來源:尋找宗國

發現浙裏

經筆者考察:遠在浙南的邊陲古鎮,百年商埠-鰲江,隨千百年文化交融,歷史傳承,風俗沿襲,形成了自己獨一無二的古鎮格局,古民居形式,而異彩紛呈,星羅棋佈的走馬樓,便組成了地方一道獨具魅力,光彩耀人的風景線。如:棧前街原29?號民國警察署,棧前街原19號?民居,震發巷7號?民居,棧前街75號陳康生民居,棧前街1號鰲江公所舊址(寧波棧),以及棧前街44-45號走馬樓…隨歲月流逝,城市化建設,已經難覓遺蹤,僅能從部分健在老房,遺留的照片中感受昔日古鎮盛況。今天就讓我們重溫一處具有代表性的鰲江走馬樓:棧前街45號(以下簡稱45號),感受“甌越明珠”的輝煌。

位於鰲江南門社區,唯一老街(南門街爲半條):棧前街中段。屋主與始建年失考(因後人遷走,社區協力尋訪亦無果)。但從大屋形制,構件年代上看,推測45號走馬樓應是鰲江(鎮內)現存歷史最悠久的四合院。

從建造風格,室內雕刻裝飾看,推測屋主系山區移民,很好地將傳統建築技藝傳承了下來,也體現了主人的傲骨清風,不流世俗,堅持最純粹,乾淨的東西,讓後人有幸能見到近1到2百年以前家鄉的古建築,如今僅能從山區,旅遊區看到極少的類似走馬樓了。

45號由前後門臺,左右廂房,正廳,小院組成。正廳爲面闊五開間,二層傳統小軒,進深五柱九檁,抬梁穿鬥式,檐柱高約2.35米支起通廊,二層設美人靠,懸山頂,蓋小青瓦,置青磚封火牆。推測現宅基地範圍應設左右廂房。前門臺爲仿傳統木斗拱門樓青磚造,高約2米,寬達2.5米,橫花崗岩石樑,門楣原有字,灰塑斗拱造型,並飾以美輪美奐的磚雕圖案。後門臺高約2米,寬約1.5米,青磚造,橫花崗岩門梁,嚴重塌頂,現僅遺一張若隱若現的灰塑匾額:長寬約40x30釐米,題字已軼。山牆開傳統直欞窗雙扇,置鏤空“孔方兄”磚雕(銅鈿磚雕),當陽光灑進洞窗,顯得格外驚豔動人。大屋外設院牆,現僅遺左邊間外一段殘牆,撥開濃密的苔蘚,牆上依稀可見美觀,細膩的類似回龍紋等幾何圖案。

筆者尋訪整個小南平原(除瑞安林垟古鎮),類似以檐廊,封火牆,扶攔美人靠爲格局的走馬樓已屈指可數,因人員聚雜,年久失修,大部已殘破不堪。如今僅有青街,順溪以及偏遠的慶元,壽寧等山區還有少量保留,且不盡相同。而鰲江作爲中心城區,仍有45號走馬樓較好地保留至今,是極其珍貴的,爲我們還原社會風土面貌,經濟文化水平提供了依據,是追溯清代歷史,見證古鰲百年商埠分娩與崛起的活化石,活標本。也是地方旅遊開發,凝聚人才引資的有利資源。遺憾的是該樓已在2018年古鰲頭舊城改造中消失...

棧前街45號走馬樓

手繪復原圖

門臺

灰塑斗拱,磚雕

正廳

花板

月梁,巨浪紋

洞窗

柱礎已被人偷換

二樓美人靠

殘留院牆

後院

攝於2010年

昔日走馬樓(參考)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