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by J W on Unsplash

关键词:社交 Social Skills

Q:我儿子今年8岁,上小学二年级,别的什么都好,就是经常会跟老师打小报告,谁上课偷偷吃东西,谁写作业不认真,谁乱扔东西之类的,就连谁背后说了老师坏话他也会去告老师。

可能是因为老师有时候会特意让他帮忙监督其他孩子吧,他特别高兴,每次都执行得很认真,有一次,他还因为举报一个孩子上课说话,受到了老师的表扬。

说实话,我不是很喜欢他打小报告的这种行为,总感觉像叛徒、告密者的行径,而且从小我也没鼓励过他这么做,不知道为什么他会这么热衷。

我也跟他说过,让他不要管别人的事,管好自己就行了,结果他还反驳我,明明是他们没有遵守规矩,自己指出了他们的错误,难道不对吗?我哑口无言。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喜欢打小报告的关系,孩子在班里的人缘也不是很好,这也是我最担心的事情。都已经二年级了,都没有听说他有什么课特别要好的朋友。

有时候,他甚至还会被排挤,比如大家一起玩的时候,他也很想加入,但就是没人理他,他觉得很委屈,然后,又去告老师了。老师顶多就是口头上说那些孩子几句,总不能逼着人家跟我儿子玩吧。

孩子能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矩是好事,但他总打别人的小报告,我也担心他会吃亏,交不到朋友。但孩子说的也有道理,是人家孩子自己做错了,他还不能说吗?更何况,也是老师让他负责监督的。

我隐约觉得这样不妥,又说不清楚哪里不妥,不知道这种情况,我到底是应该鼓励还是制止?

简简周 如果孩子特别喜欢打小报告,背后通常会有很多具体的原因。从你的描述来看,老师交给他的任务以及对他打报告所给予的积极反馈,也会强化孩子的这个行为。

首先,孩子爱打小报告,可能就是想要获得成年人的认可。

孩子的天性都是追求上进、渴望做个好孩子的,当他不知道从哪里可以获得大人的认可,又在无意中因为遵守纪律被肯定时,他就有可能继续重复这个行为,以获得更多赞赏。

问题是,成年人对于这个行为的想法常常也是矛盾的,一方面觉得孩子守纪律、讲规则,是负责任的表现,另一方面又觉得这么做有告密和谄媚的嫌疑,所以发自内心地不是很喜欢。

这种矛盾传递到孩子那里,也会是混乱的,孩子不会自动理解到这些,反而会有很多困惑。

其次,孩子打小报告还有可能是在抑制自己的行为冲动。

遵守纪律的孩子,不代表没有上课讲话、偷吃东西的冲动,但他需要很强的自我约束力来对抗这种冲动。当他看到别的孩子违反纪律,做了他潜意识里想做但不敢做的事,就会感到焦虑,甚至觉得无法忍受。

越是追求完美,能够严格管控自己冲动的孩子,往往也越不能容忍其他孩子打破规则。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孩子在同伴中没能找到合适的位置。他想要改善在小群体里的地位,以更好地融入集体,于是,用这样的方式来寻求成年人的帮助。

当孩子感受到被排挤,而自己又不知道怎么处理时,他就有可能向老师告状,以获得老师的帮助。但多数时候,这样的做法只会让孩子彻底站到同伴们的对立面去,而老师的做法也不一定能够真正支持到孩子。

你可以根据自己所掌握的孩子情况,尝试判断看看,孩子到底为什么爱打小报告。

在这个问题上,作为成年人,我们也有无可推卸的责任。我们常常会跟孩子说,遇到事情一定要告诉大人,找父母或是报告老师,但我们从没有告诉过孩子,我们真正不希望他保密的,其实是那些有危险的、严重的事情。

我们自己首先需要区分,如果是出于保护自己和别人的安全,又或者真的需要得到大人的帮助,那么,告诉父母或是报告老师都是必要的,也应该鼓励。

但对于只是为了给别人找点麻烦或是看不顺眼就打小报告,则不在鼓励的范围内。

连大人也不容易厘清的问题,更不能指望孩子会自动知晓。当你发现孩子喜欢打小报告时,你需要认真观察一下,孩子到底出于什么样的动机会有这样的行为。

如果孩子是为了获得成人的关注和认可,那么,我们需要主动看见他在其他方面的优点,帮助他在“打报告”之外找到更多的自信和自我肯定。

如果孩子难以接受别人做了那些他严格约束自己不能去做的事情,那么,他内心可能会有很多困惑和复杂的情绪需要处理。

如果是因为在社交上出现了麻烦,他可能更需要得到一些社交技能的指导,以及获得更多社交机会,而这些可能需要父母多做一些,比如,帮孩子创造校园之外的社交机会,教给孩子一些和别人交朋友的技巧,提升孩子的自尊自信,等等。

无论原因为何,请记得,他真正需要的都是你的帮助和指引,而不是被责骂,更不要让他在不明所以的情况下,就背负上“叛徒”、“告密者”这样的标签。

- 今日坐诊 -

简简周

壹父母联合创始人

游戏育儿讲师、儿童游戏治疗师、亲子关系顾问

专栏作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