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囧妈》推出了线上免费春节档的先河之后,一些本来打算在院线上映的新片子都开始对线上流媒体的传播方式产生了好奇。

除了《囧妈》外,2月1日,《肥龙过江》在优酷、爱奇艺等平台正式推出,也意味着本片成为了第二部在线上推出的院线级影片,拉开了院线电影转流媒体的大门,也间接证明了大制作影片在特殊时期推出线上点映的可行性。

《囧妈》的推出,把字节跳动旗下一众App,包括但不仅限于西瓜视频的受众流量拉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相当于对产品本身的一种硬性推广,无论对《囧妈》的制作方还是收购方,都是一件好事,属于合作上的双赢。

《肥龙过江》同样也是如此。

而如今这部在西瓜视频上新推出的电影《大赢家》,同样也是抱着这样一个目的来的,只不过相比于《囧妈》的宣传作用,《大赢家》的推出则更像是一个拓宽线上电影产品基数的行为,如同《囧妈》和徐峥的强联系性,《大赢家》也因为和大鹏、柳岩的深度合作而备受瞩目。

而这类作品都一个共同点,至于这个共同点是什么,我们先从大鹏开始说起。

从最初的《煎饼侠》开始,到17年由大鹏自导自演的《缝纫机乐队》,再到2019年的口碑之作《受益人》,一直到如今这部《大赢家》,大鹏所走的创作路线,始终是世俗化的。

所有发生的故事,都是平凡的小市民,或遭遇困难,或怀揣梦想,为了个某个目的或某个人,坚定不移的走下去,直到终点。

《煎饼侠》里的土味英雄,《缝纫机乐队》里的底层乐队,《受益人》里的无奈帮凶,以及这部《大赢家》里的银行小职员,各有梦想,却又都被现实所桎梏,无法让梦想成真。描写大世界里的小人物,是大鹏主演或参演的电影里的核心焦点,这样的人物角色,朴素、真实、土气,但也足够接地气,也更适合在像是今日头条、西瓜视频这样的大平台上传播。

徐峥的电影,同样也有这样的角色,《人在囧途》的成功,无疑就说明了这一点,后来的“囧系列”的成功,也多亏电影够土气,够幽默,把平凡生活里的闹心事,统统都化为了观众的开心果,描述平凡并不复杂,复杂的是如何让烦恼变成一种让人开心的东西。

徐峥的作品很好的做到了这一点。大鹏则让它又往前推进了一步。

小人物的梦想有时候是很荒唐的,《大赢家》里,一个平凡的银行职员严谨,为了完成上司交给的任务,执拗而严肃,不懂变通,但偏偏就是这样一个傻里傻气的老实人,却把大家都玩的团团转,这种幽默的反差就足以让观众开怀大笑。

在这样的片子里,逻辑并不重要的,重要的是通俗。

我们如何去帮助这个老实人严谨完成他的梦想,就像《煎饼侠》里的主角要实现儿时成为“煎饼侠”的梦想一样,越荒唐的梦想越难以实现,但假如实现了,就显得尤为珍贵。

《煎饼侠》里俗气的梦想故事,套在《大赢家》里,同样也是适合的,我们不应该反对或阻碍一个拥有梦想的人实现他的梦想,如果可以的话,尽量去帮助他,伸出援手,让这个荒唐的梦走到最后。

徐峥的故事里,讲的高阶层的人落到谷底的故事,而在大鹏的故事里,平凡的人始终平凡着,从头到尾都没有改变,但令人欣慰的是,他们做出了努力,并在这种中学到了一些东西。

这点,尤其珍贵。

说了这么多,其实你不难发现,无论是徐峥,还是大鹏,都将焦点对准了平凡的小人物,小人物身上散发的光芒,虽然未必耀眼,但足够特别,同时,这也与今日头条、西瓜视频这种背后拥有庞大的用户群相匹配,让平台显得更接地气,也更有活力。

高大上未必是成功的唯一标准,忠实用户群和粉丝才是未来竞争的核心砝码,相比于专业的影迷群体,普通的电影观众的占比要比前者多得多,而他们,才是目前大流量时代真正拥有话语权的人。

如今,越来越多的喜剧电影,无论是老的、经典的,还是新的、院线的,统统都挤到了流媒体这个大平台上,目前来看,疫情防控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过渡期。

在这段时间里,电影院始终是无法盈利的,之前定档的各类电影,只能另寻生路,线上的推广和点映,未必是件坏事,况且在这种特殊时期,电影产业内部注定会产生某种变化,未来线上线下电影市场的比例究竟会如何,谁也说不准。

格局这种事,还是留给专业的人去分析把。咱们能做的,就是呆在家里,看看电影,静静等待疫情过去,除此之外,什么都做不了。

所以,不仅仅《囧妈》会成为爆款,《大赢家》也注定会成为这场漫长的疫情攻坚战中的香饽饽,而在不久之后,肯定还会有新的线上新片出现,弥补新片与旧片间的“档期缝隙”,到时候,我们一定还是闲不下来,总有娱乐消遣的方式出现,电影只是其中一种,而不是唯一的。

到目前为止,线上电影平台的展出,仍然比不上游戏产业的输出,这是必然的,毕竟电影娱乐本身也是一件拥有一定门槛的东西,但随着平台的完善和优质影片的上架,再加上疫情的影响,电影院等实体产业无法在短期内恢复等等,都为线上平台的成长提供了机会。

同时,如果平台本身能有效的增加用户对平台的粘度,以及适时推出具有高热度与高质量的影片作品的话,那么,NETFLIX的成功复刻也未必是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大赢家》让我想到了很多东西,除了以上提到的这些,关于线上平台的可行性的思考,以及《大赢家》本身的作品价值等等,都是特别值得讨论的点,在这里,我就不展开,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这个平台的发展,或许我们正在经历一场时代的转折也说不定!

最后,回到标题里:《大赢家》,它赢了吗?

对于我而言,它确实赢了,相比《囧妈》赢了“票房”,输了口碑不同,《大赢家》属于双丰收,在豆瓣上的评分达到了6.8分,已经到了及格线,从这一点上来说,电影本身质量是得到大部分人认可的,虽然很多人说它俗。

但要我来说,恰恰就是这一点“俗”,让它更接地气。

仅凭这一点,就足够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