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喫蛤蜊喝啤酒”

隨着天氣轉暖,又到了喫蛤蜊的時候,記者從城陽紅島街道辦獲悉,今年,紅島蛤蜊提前半月上市,

清明節前後,蛤蜊肉質八九成肥度,進入大量上市期,日交易量達100噸。

捕撈:出海4小時滿載而歸

凌晨3時,紅島街道西大洋碼頭,捕撈蛤蜊的漁船陸續出港。經過大約半個小時的航行,漁船到達作業區。“開始下網!”隨着船長一聲令下,船工們忙碌起來,將帶着鐵耙的巨型網兜拋入海中。漁船再次啓動,拖行一段距離後,隨着網兜收起蛤蜊被拽上船。

蛤蜊從漁船吊運到車上

漁民告訴記者,捕撈上來的蛤蜊要先放進漁船上的水箱裏“清洗”,水箱裏裝有海水和泥沙,通過不斷攪拌“洗”掉蛤蜊表層的雜質,同時去掉夾雜在蛤蜊中的空殼。在海上忙碌了三四個小時後,滿載蛤蜊的漁船陸續開始回港。“今天一共出動5條捕撈船,捕獲蛤蜊2萬餘斤。”養殖戶張正山說。

記者瞭解到,蛤蜊每天的捕撈量不是固定的,而是根據客戶“訂單”來確定。每次出海前,每個商販都會將採購的蛤蜊數量提前發給養殖戶,據此計算出一個總量。今年受疫情影響,居民出門的少了,購買量下降,商販的採購數量也隨着下降。前期日捕撈量只有去年同期的一半,這幾天,隨着疫情好轉,捕撈量逐漸增多。

交易:蛤蜊一上岸即遭“瘋搶”

上午8時,紅島西大洋南碼頭,前來進貨的大貨車絡繹不絕。“回來了!回來了!”隨着商販手指的方向,滿載蛤蜊的漁船陸續靠岸,碼頭上一時間熱鬧起來。此時,漁船上的蛤蜊已經裝好網兜,船工將吊鉤固定在網兜上,隨着吊臂的緩慢移動,成兜的蛤蜊離開漁船,經過在海水中反覆沖洗,再轉移到貨車上。

商販堆積採購的蛤蜊

商販爬上車斗,用力扯動網兜,隨着一陣噼裏啪啦的聲音,蛤蜊應聲“流”了出來,在車斗內堆起“小山”。隨着蛤蜊上岸,等候多時的商販一下子聚攏過來。“往這裏裝,多裝一點!”“好了,好了,給我留一些!”一時間,鐵鍁聲、叫喊聲夾雜在一起,不到半個小時,滿滿一網兜蛤蜊被瓜分完畢。

既然蛤蜊已經提前預定,爲何商販還如此搶貨?對於記者的疑惑漁民表示,蛤蜊在碼頭批發後,經過商販二次挑揀,會被送到批發市場進行二次批發,有的直接被送到農貿市場。而消費市場是不確定的,頭一天需求量小,可能第二天的量就大了,這樣商販在碼頭上的採購量就會加大,反之採購量就會少,但客戶的預訂貨量基本能得到滿足。

門道:有些蛤蜊越小越肥

每年3月份開始,隨着天氣轉暖,紅島蛤蜊逐漸增肥。“清明”過後,蛤蜊開始大量上市,五一前後進入交易高峯。過了10月份,隨着氣溫下降,蛤蜊的肥度開始降低,交易量就會逐漸減少。因此“清明”時節是紅島蛤蜊從上市到大量上市的分水嶺。

蛤蜊上岸前先要經過海水沖洗

記者瞭解到,今年,紅島蛤蜊在碼頭的批發價在每斤2.5元到4.4元一斤,比去年同期每斤平均高出1.5元。對此養殖戶認爲,一方面蛤蜊的養殖成本增高,另一方面與蛤蜊肉質肥有關。養殖戶趙宇昌是當地的養殖大戶,他告訴記者,當地的蛤蜊苗多是從福建引進,去年的蛤蜊苗價格有所上漲,再加上部分區域出現蛤蜊死亡現象,導致養殖成本增高。

“從事蛤蜊養殖這麼多年,這種情況近20年還是頭一次出現!”趙宇昌欣喜地說,以往養殖戶都是放苗,等蛤蜊長大了再捕撈上市。今年,在養殖過程中,養殖戶紛紛發現,自然苗長成的蛤蜊多了,而且在部分養殖區域,佔總量的三分之一以上,這可能與水質改善和氣候有關。因此,總體上今年蛤蜊豐收了。

同時,今年蛤蜊上市時間較早,提前了約半個月,漁民推測這與今年氣溫偏高有關,氣溫高則水中微生物豐富,而微生物正是蛤蜊生長的食物。漁民稱,蛤蜊的產量與氣候、生長環境、降水量等諸多因素有關。今年蛤蜊肥得早,質量好的蛤蜊已達八九成肥,而往年達到這個肥度要到五一前後。

紅島蛤蜊肉質達八九成肥

批發價每斤2.5元至4.4元爲何差別這麼大?對此養殖戶和商販都有清晰的認識。“別看這些蛤蜊個頭大,但肉質偏瘦,口感就差了些。”一名商販指着一輛車上的蛤蜊解釋道,看外表就知道,這些是兩年生的蛤蜊,外殼比較厚,只有五六成肥,批發價每斤只有2.5元,到了零售市場價格也上不去。而很多一年生的蛤蜊,雖然個頭較小,但皮薄肉多,已達到八九成肥度,肉質比較鮮美,批發價4元以上供不應求。

商販:銷售回暖一天賣掉200斤

隨後,記者來到城陽一處大型農貿市場。蛤蜊、琵琶蝦、八帶、海虹、海蠣子、海螺、扇貝等小海鮮品種繁多,魚類則有鮁魚、鯧魚、小黃花、刀魚等。“隨着天氣轉暖,貝殼類小海鮮陸續上市,其中賣得最好的就是紅島蛤蜊。”一名商販說,目前上市的新鮮魚類還比較少,主要是鯧魚和小黃花,新鮮鮁魚不是每天都有,大量上市還得再等幾天,其他魚類還是以冰貨爲主。

隨着天氣轉暖各種小海鮮在碼頭交易

商販告訴記者,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市場上銷售的蛤蜊以紅島蛤蜊爲主,少量來自乳山、日照,而往年佔據“半壁江山”的東北蛤蜊則少有身影,估計與疫情期間交通運輸不暢有關;另外今年紅島蛤蜊上市早、肉質肥,特別好賣。

“價格上,質量好、個頭大的紅島蛤蜊每斤賣到7.5元,稍小一點的13元兩斤,比去年同期價格要高,但並不愁賣。”商販說,令人高興的是,前期,受疫情影響,居民出門買菜的人少,每天的銷售量不足去年同期的一半。隨着清明節的臨近,加上疫情得到控制,市場上人氣越來越多,銷售量開始猛增,一天下來,僅自己一個攤位就賣出200多斤蛤蜊。

行情:日交易百噸“五一”後達高峯

記者瞭解到,紅島街道擁有灘塗5.3萬畝,漁船530艘,漁業從業人員3800餘人。“疫情以來,在水產銷售方面,街道和社區都積極協助養殖戶拓寬銷售渠道,通過連接批發市場、零售終端和電商平臺促進水產銷售,確保疫情防控和漁業生產兩手抓。”紅島街道辦工作人員說。

商販分裝採購的蛤蜊

在古代,清明時節是漁民準備出海的日子,這個時候也是很多小海鮮肉質鮮美的時候。隨着“清明”的臨近,紅島蛤蜊也進入大量上市期。據統計,目前蛤蜊的日交易量已達百噸,越來越接近去年同期的交易量。隨着疫情得到控制,以及蛤蜊的捕撈量加大,“五一”過後蛤蜊交易將達到高峯,每天交易最高可達200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