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時代的來臨加上中醫藥的快速發展,許多人在有一些基本的醫學知識的前提上,會使用一些中藥材泡水以改善自己的體質,比如說用黃芪泡水喝的人羣就非常多,那麼黃芪泡水喝,雖然好處很多,那還是有一些人不適合喝,到底哪些人不適合呢?主要有以下三類。

1.溼熱偏多的人

對於溼熱的人羣而言,經常會出現一些表現,比如說刷牙出血、關節疼痛、大便乾結、口臭、頭髮面部容易出油等等,這都是溼熱的表現。一旦有溼熱表現的人羣,建議少儘量不要使用黃芪,否則的話可能會使得溼熱聚集的更多,加重這種疾病表現。當然想要使用黃芪的時候也是可以搭配一些清熱利溼的藥物的,比如說常見的黃連、茵陳以及黃芩等等都是在清熱利溼方面有很好的功效的藥物,同時一些常見的方劑也有很好的功效,比如說黃連溫膽湯等。

2.陰虛的人

陰虛經常有這些表現,比如說五心煩熱、口乾舌燥、潮熱盜汗、失眠、舌紅少苔脈細數等等,這些都是陰虛的表現,而黃芪主要是用於補氣。當陰虛出現的時候,如果這時候補氣的話,可能會加重陰虛的表現,因爲補氣可能會傷及到陰,所以想要使用的話,一定要搭配一些滋陰生津的藥物,比如說麥冬、玉竹等等。

3.快要生產的孕婦儘量不要使用

在孕婦快要臨盆的時候,其實是不需要使用大量的補益藥物的,因爲在正常胎兒已經生產生長到快要臨盆的時候,其重量、體積都是比較正常的,若在這時候錯誤的使用大劑量的補益藥,特別是黃芪這類藥物爲主的話,可能會加劇孕婦在生產的時候的疼痛,同時會使得胎兒出現早產的情況,不利於生產,所以這也是需要注意的。

當然一般情況下,少量的使用黃芪都是沒有多大的問題的,怕就怕在有的人認準了這個藥物之後就會長期使用,並且是大劑量的使用,所謂物極必反,對於中藥材同樣也是適用的,一旦藥物使用過多,劑量過大的話,必然會滋生其他方面的一些問題。

【本文由“金蘭中醫學社”新媒體獨家出品,圖片來源於網絡,作者彥頁,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複製】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