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魏麗惠指出,在世界上預防宮頸癌成績顯著的國家案例中,都是推行了疫苗應用和篩查的結合,“比如澳大利亞,1991年就開始了全民兩年一次的細胞學篩查,在2016年疫苗上市以後,對17歲以下的男孩女孩免費接種,現在爲止疫苗接種率70%以上。她還建議,未來國產宮頸癌疫苗的上市,可以把價格成本降下來,應當鼓勵把宮頸癌疫苗接種納入國家免疫計劃。

原標題:婦產科專家:宮頸癌預防不能只依賴疫苗,還需結合篩查普及

近日,第五屆癌症早期篩查與防治跨界高峯論壇在杭州舉行。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婦產科主任魏麗惠教授在會上提到,宮頸癌的預防不能依賴宮頸癌疫苗,宮頸癌篩查有待進一步普及落地。

“宮頸癌疫苗上市以來,市場熱度特別高,希望疫苗能夠消滅宮頸癌,其實不然。”魏麗惠指出,在世界上預防宮頸癌成績顯著的國家案例中,都是推行了疫苗應用和篩查的結合,“比如澳大利亞,1991年就開始了全民兩年一次的細胞學篩查,在2016年疫苗上市以後,對17歲以下的男孩女孩免費接種,現在爲止疫苗接種率70%以上。所以這個年齡段的青少年HPV(人乳頭瘤病毒)感染率從21%下降到1%。宮頸癌的發病率明顯下降,澳大利亞有可能成爲全球第一個消滅宮頸癌的國家。”

宮頸癌疫苗是人乳頭瘤病毒(HPV)疫苗的俗稱,宮頸癌是由高危型HPV病毒的持續感染引起。

在會後的採訪中,魏麗惠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表示,宮頸癌疫苗屬於預防性疫苗,對於已經被感染的人羣,作用有限。但也不是完全無效。因爲在中國的多型別感染的人羣爲少數,70%-80%的感染者屬於單型別病毒感染。換言之,單型別感染者接種疫苗之後,沒有被感染的型別依然可以起到預防效果。

魏麗惠強調,在宮頸癌防治領域,應當採取分層性的策略,對於未感染病毒的青少年人羣鼓勵以接種疫苗爲主;而對於成年人應當普及宮頸癌篩查的意識。

她還建議,未來國產宮頸癌疫苗的上市,可以把價格成本降下來,應當鼓勵把宮頸癌疫苗接種納入國家免疫計劃。

對於宮頸癌疫苗納入國家免疫計劃的期待,魏麗惠向澎湃新聞記者指出,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資金問題。可以參考的是乙肝疫苗,隨着國產疫苗的推出,價格大幅下降,成爲了所有新生兒都能接種的標配。“我希望宮頸癌疫苗也有這樣的一個過程,乙肝疫苗被納入國家免疫計劃經歷了20多年,希望在宮頸癌疫苗上可以縮短這個過程。”

國內已經上市的宮頸癌疫苗包括葛蘭素史克生產的二價HPV疫苗,以及美國藥廠默沙東生產的四價和九價HPV疫苗。

今年7月,由廈門萬泰滄海、廈門大學以及萬泰生物聯合申報的二價HPV疫苗的技術審評工作已基本完成。若成功獲批上市,這款二價HPV疫苗將是國內首個上市的國產宮頸癌疫苗,將使我國成爲繼美國和英國之後第三個具備宮頸癌疫苗自主供應能力的國家。

另據國家藥監局和國家衛健委此前公佈的數據,截至2018年4月18日,國內企業共12家申報預防宮頸癌的HPV疫苗(15個受理號)陸續申報,分別有2價、3價、4價、6價、9價、11價和14價疫苗。

在宮頸癌篩查方面,魏麗惠指出,經過10年時間政府倡導的兩癌篩查,宮頸癌篩查從意識上已經大大普及了,但還是有死角,不篩查的還是大有人在,“一個女性一生查一次可以預防50%的宮頸癌,意識很重要,現在反覆宣傳,但中國的覆蓋率還不到40%。”

公開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宮頸癌的新發病例爲9.890萬,死亡病例爲30.5萬;到2015年,中國宮頸癌的新發病例上漲至10.643萬,死亡病例上漲至47.7萬。目前宮頸癌也是威脅女性健康的前三大癌種之一。

專注於癌症早篩產品研發的初創公司——諾輝健康的CEO朱葉青則在採訪中表示,宮頸癌篩查難以普及與篩查的複雜性有一定關係,如果能把篩查的過程變得像使用驗孕棒一樣便捷,可以在家中自主完成,將大大幫助宮頸癌篩查率的提高。

該公司正在進行首個尿液HPV檢測產品“宮證清”的研發。該產品可以目前已經進入了預臨牀階段。

“(傳統的宮頸癌篩查)需要一些專業人士指導纔可以完成,新的方法是在家裏通過尿液取樣,不用專業人員指導,對女性更方便一點。”朱葉青稱,“(宮證清)剛剛預臨牀實驗,保守估計市場化還需要兩年,因爲首先要規範化,該走的流程總得走,不過不排除在批准之前實驗室做小批量的科研服務。” 

今年5月,諾輝健康完成C輪融資,是中國癌症早篩領域迄今獲得的最大一筆投資,由鼎珮投資集團領投,君聯資本、軟銀中國、啓明創投等跟投,共同投資6600萬美元。記者獲悉,諾輝健康成立6年時間共獲得超1億美元的3輪融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