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那是九十年代中期,在中關村一帶活動,趕上某位大佬請客,我跟着蹭飯,隨着大夥兒走到了某川菜館門前,時值開春時節,天氣很好,大佬披着件大衣,很有形式感地一揮手“就坐外面吧”,大家隨聲附和,落座片刻菜已點好,不一會兒,一個大盤子上來,盤中一隻碩大的豬肘,油光鋥亮,香飄四座,起筷一嘗,哦喲,軟爛得不得了,汁濃味厚,當時在座幾位都是大小夥子,頃刻間,一隻肘子喫得只剩一根大骨頭,還順帶喝掉一瓶二鍋頭。現在在家是不可能弄這麼複雜、這麼肉感的大蹄膀了,不過,我們每年年末有教師會餐,指定在學校食堂的招待餐廳,2020年餐費標準是每人五十元,那麼點菜就要仔細計算,餐廳有道菜“徽州鹹蹄膀”,這蹄膀是先用鹽醃製,再蒸熟,臨上桌前再油炸,表面焦脆,內裏鹹香,份量足、解饞,非常符合“硬菜”之標準。

小時候春節的團圓宴上,肘子是必有的大菜,而且上桌後秒光,後來百姓們生活好了,飯桌上花樣多得好像天天過年,再加上更注意健康問題,這些年春節家宴基本上都是主打素菜,肉是真心喫不動了,即便面前擺着色澤誘人的肘子,也忘了饞的滋味。但這並不妨礙人們依然懷念硬菜有“肘”、人比黃花瘦的從前啊。

——深夜君

- 正文 -

那是九十年代中期,在中關村一帶活動,趕上某位大佬請客,我跟着蹭飯,隨着大夥兒走到了某川菜館門前,時值開春時節,天氣很好,大佬披着件大衣,很有形式感地一揮手“就坐外面吧”,大家隨聲附和,落座片刻菜已點好,不一會兒,一個大盤子上來,盤中一隻碩大的豬肘,油光鋥亮,香飄四座,起筷一嘗,哦喲,軟爛得不得了,汁濃味厚,當時在座幾位都是大小夥子,頃刻間,一隻肘子喫得只剩一根大骨頭,還順帶喝掉一瓶二鍋頭。春風得意總是短暫的,兩個小時後就覺得肚子不對勁,衝進廁所飛流直下,折騰了一下午。看來那時候腸胃缺乏油水的潤澤,經不起突如其來的肥膏厚味。

肘子,南方人也稱蹄膀,是南北皆宜童叟無欺的好東西。國人相信,肘子富含的膠原蛋白可延緩機體衰老,美容養顏,特別是對哺乳期女性能起到催乳的作用。上海人有一種說法,男女相親成功,在婚禮上要送媒人十八隻蹄膀,以感謝媒人的奔走,勞費的腳力;另一說是要媒人兩邊奔走說合,要和兩邊家庭喫很多次飯,說成喫十八隻蹄膀。

那麼問題來了,媒人拿到了噶許多蹄膀回家,怎麼喫呢?上海人從牙縫裏輕輕擠出三個字“醃篤鮮”。五花鹹肉爲“醃”,一隻蹄膀爲“鮮”,再加上春筍、百葉結一起長時間燉煮,取其聲音爲“篤”,“醃篤鮮”這三個字是姆媽或妻子無聲的愛意,是家的溫度,是每個上海人心中的白月光。

九十年代最後那半年,我寓居於上海天山路遵義路,樓下有家食品店,熟食窗口整日擺放着幾隻碩大的“走油蹄膀”,表皮皺皺的,是經過油炸的,每天路過,每天看到,但從沒買過,因爲那蹄膀太大了,想來很肥膩。現在想起來實在是走了寶了,既然叫“走油”,一定是油膩盡去呀。現在這東西很少見了,不知道淮海路上每日阿姨爺叔大排長龍的光明邨有沒有這“走油蹄膀”。

現在在家是不可能弄這麼複雜、這麼肉感的大蹄膀了,不過,我們每年年末有教師會餐,指定在學校食堂的招待餐廳,2020年餐費標準是每人五十元,那麼點菜就要仔細計算,餐廳有道菜“徽州鹹蹄膀”,這蹄膀是先用鹽醃製,再蒸熟,臨上桌前再油炸,表面焦脆,內裏鹹香,份量足、解饞,非常符合“硬菜”之標準。

文 / 王昭炎

圖片 / 王昭炎

BGM / 花開無聲 - 陳曉東

關於投稿

1、深夜談喫接受日常投稿,歡迎與20萬喫貨分享你的美食故事

3、深夜談喫不是商業機構,沒什麼收入,支付不了稿酬,還請見諒

4、稿件字數800~2000字爲宜。如可能,儘量爲文章內容自己拍幾張好看的相片,若不能提供相片,深夜君幫你找合適的也可以

5、文章發表後,一切權利歸原作者,若你需將文章作他用,可聯繫我們開放白名單等相應操作

本賬號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賬號

深夜談喫是覆蓋千萬受衆的WeMedia自媒體聯盟成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