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诸如袁绍、曹操、诸葛亮、庞统等人,年轻时都曾受到他人品评,从而一炮而红。由此可见,人物品评之风对古代才子,产生了颇为显著的影响,这其实便是它所承载的历史价值与意义。

三国时代有一种特殊的风气,叫做人物品评。一般来说,青年才子经过前辈名士点评,便能立刻身价倍增,成为名士阶层中的新贵人物。

汉末的清流名士,好像是一个圈子。只有得到圈内人士赞同与认可,年轻才子才能接触到更高一层的文化人士。这个现象,在当时颇为普遍。诸如袁绍、曹操、诸葛亮、庞统等人,年轻时都曾受到他人品评,从而一炮而红。

一、曹操与诸葛亮的成名之路

魏武帝曹操少年成名,也离不开人物品评。青年时代的曹操,有些“轴”,还是个“混不吝”。因此陈寿在《三国志·武帝纪》中说:“太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但曹操也有热血,也有激情。

在太学中的时候,年轻时候的曹操便勇敢上书汉灵帝,请求为党人代表陈蕃翻案。虽然没起到多大成效,但足以让一些人改变自己的看法。太尉桥玄、名士何顒便对曹操称赞有加,认为将来能安定天下的人,必定是曹操了。

桥玄非常喜爱曹操这个后辈,他甚至宣称:“吾见天下名士多矣,未有若君者也!君善自持。吾老矣!愿以妻子为讬。”经过桥玄一番评价,曹操也算是小有名气了。但桥玄觉得还不够,于是他又建议曹操,去向许劭求一道评价。

许劭,东汉中后期最具盛名的人物品评家之一,他与堂兄许靖主持的月旦评,是当时的一场盛会。曹操找到许劭,后者本不想评价,但碍于曹操几次三番请求,还加以威胁,许劭只好无奈道:“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能臣,奸雄,这都是极高的评价,曹操听了这话,遂大笑而去。

果不其然,经过许劭一番点评,曹操立即身价倍增,成了洛阳城中炙手可热的青年才俊之一。就连朝廷,也对曹操多加赞赏,还加封其为典军校尉。后来董卓掌权,亦是拉拢曹操、袁绍等人。可见名气对当时的名士来说,是何等重要了。

与曹操经历相同的,还有诸葛亮。众所周知,诸葛亮虽躬耕于南阳,但胸有大志。在叔父诸葛玄死后,诸葛亮便将主意打到了荆州名士庞德公身上。后者见诸葛亮为人懂礼节、知进退,不仅颇有雅量,还才华斐然,遂对他很是器重。

在庞德公的引荐之下,诸葛亮成功拜名士司马徽为师。另外,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也是当地名士,于是在庞德公、司马徽、黄承彦三位大佬的推举下,诸葛亮的名声愈发响亮。

在一次宴会中,庞德公将其与侄子庞统放在一起并列,并称此二者为“伏龙”与“凤雏”。消息传出后,诸葛亮与庞统声名鹊起,成了荆州世家豪族的座上客。二、起源于春秋好议之风

汉末三国重视人物品评,不是没有道理的。实际上,这反映了当时的一种社会现象。从更深层次的原因考虑,这与汉代选官制度息息相关。

汉代选拔人才,以察举制为主,征辟制为辅。这两种方式,都对人才的名气很有要求。所谓察举制,即州郡长官在地方上挑选人才。当然,才干和家世都是他们考核的标准。

试想一下,古代消息渠道很是落后,州郡长官想要了解地方上有哪些才子,肯定要从名气大的开始挑选。当时人总认为:“盛名之下无虚士”。所以才子的名气越大,便越容易被察举官所推荐。

当然,两汉时期的察举征辟制,也并非是人物品评的根源所在。若再继续往前追溯,便能发现这种情况起源于春秋好议之风。在先秦时期的典籍《诗经》之中,人们便通过这种作诗的方式,来表达对君子的赞美,以及对小人的鄙夷。

春秋战国时代,随着各路诸侯争霸,导致他们对人才也愈发看重。而传统的世官制显然不利于人才的引进,于是他们开始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提拔有才之士加入自己的幕府。才能突出者,如张仪等人,便能封侯拜相,成为实权人物,动辄之间掀起一国风云。

以上,便是士族阶层的崛起原因。而士族游走于各国之间,他们虽然没有强大的武力,但他们的议论、谋略乃至口才,有时候却比一支强大的军队更有威慑力。正因如此,春秋时期的好议之风,也在一定情况下推动了时局变化。三、人物品评对后世的影响

三国时代的人物品评,直接造成了魏晋时代的清谈之风。一部《世说新语》,让世人见识到了魏晋名士的风骨,他们游览山水,不问世事,却又以清谈的方式影响着朝局变化。有些人觉得清谈误国,但在笔者看来,这个时代的精神面貌,的确令人向往。

纵观魏晋清谈,他们在三国品评之风的基础上,又引入了美学的概念。传统的人物品评,注重德行操守;而魏晋清谈,更加看中人本身的优点,提倡自然本真之美学。刘劭主张“圣之为称,明智之极名也”,“夫圣贤之所美,莫美于聪明”,便是对人的智慧给予充分肯定。

当然,除了这种追求天性之美外,人物品评的功能与效用,依旧在后世有遗存。在盛唐时期,后辈才子依旧能通过这种方式,使自己名气大增。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年轻时入京应举。在他刚到洛阳时,便以诗人拜谒了文坛大佬顾况。后者听说白居易的名字,不由得调侃道:“米价方贵,居亦弗易。”可当顾况读到白居易所写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首诗后,又大为赞赏:“道得个语,居即易矣。”

经过顾况这番点评,白居易立即身价倍增,成了洛阳城内炙手可热的青年才俊。不久之后,他果真中举,一步迈入仕途,可谓如愿以偿。由此可见,人物品评之风对古代才子,产生了颇为显著的影响,这其实便是它所承载的历史价值与意义。

参考文献:

《左传》

《诗经》

《三国志》

《后汉书》

《全唐诗》

《新唐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