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说蜀国谁是生有反骨之人,人们必定会想起魏延。诸葛亮死后他起兵谋反,最终被杀。

不过笔者却认为,魏延被扣上“谋反”的帽子实在有些委屈,他之所以起兵完全是因为与杨仪之间的矛盾,被杨仪给阴了。

今天笔者给大家讲一个蜀国的“最强反骨仔”——马超。

受小说影响,世人对蜀汉政权的文臣武将,是比较有好感的。正如威风凛凛的马超,也曾收获了不少粉丝。可在正史记载中,马超的"骚操作"却令人大跌眼镜。

一、强而无义的马超

在小说中,马超起兵反曹,是为了报父仇而来。可在正史上,马腾尚未遇难时,马超便已经起兵反曹了。换言之,他明明知道自己的族人在曹操眼皮子底下,还一意孤行地强行反叛。

据《三国志·张既传》注引《魏略》记载,马超这个反骨仔,是这么劝说韩遂起兵的:"今超弃父,以将军为父,将军亦当弃子,以超为子。"

由此可见,马超的个人品行便有待怀疑了。在推行孝道的汉末三国,马超说出这样的言语,无疑是离经叛道的。正因如此,同时代之人对马超的评价,多是"强而无义","勇而无仁",“生有反骨”。

不怪世人对马超有所偏见,只怪后者的功利性有些重了,让所有人都难以对他放下心来。渭南之战后,马超投奔张鲁。一开始,张鲁打算重用他,还打算将自己女儿许配给他。但很快就有人提出反对意见:丢弃妻子这件事,马超不是第一次做了。

听了此话,张鲁如何再信任马超。后者得到冷处理,不得不另投新主,来到了刘备麾下。马超没有想到,自己的后半辈子,便栽在刘备手中。2、 刘备对马超的防范

见到马超来投,刘备还是蛮高兴的。据相关史料记载,刘备攻打成都时,恰好马超来到阵前。刘璋等人见了马超,非常震惊,前者自知无力回天,索性开了城门投降刘备。这是马超入蜀后的第一次亮相。在此之后,马超除了在下辨之战中出现了一次,便再无什么表现了。

说实在的,马超的确是一员不可多得的虎将。但因为他的个人品行,哪怕刘备这样大气的君王,也不敢重用他。但刘备还要顾及自己的名声,于是他想出了一个好主意:只给马超足够的荣耀,而不给他实权。

刘备攻取汉中后,百官联名上表,马超位居首位。刘备自立为汉中王后,马超被册封为左将军,仅次于关羽的前将军,还隐隐略高于张飞的右将军。后来刘备称帝,马超也是骠骑将军,堪称是荣耀之极。

但背地里,马超却非常寂寥,因为刘备防了他一辈子。

马超的主要任务,便是镇守西南边境,防止羌人来袭。除此之外,在一些重要战事中,皆不见马超的身影。《三国志·彭羕传》中便说马超"常怀忧惧",否则的话,他又怎么会向刘备告密?

彭羕在临走之前,去见了马超。席间喝醉了酒,遂说了几句牢骚话。但马超却吓得不轻,反手来了一波举报。刘备听了马超的告密,虽然表面上夸赞他,但心里对他这种出卖朋友的人更警惕了。3、 马超后人的背叛之举

据《三国志·马超传》记载,马超临终之前,终于悔过,他希望刘备能善待自己的族人:"臣门宗二百馀口,为孟德所诛略尽,惟有从弟岱,当为微宗血食之继,深讬陛下,馀无复言。"

对此,刘备不置可否。马超虽然混了些,但他的堂弟马岱,还是比较忠厚的。只是刘备没有想到,马岱的后人间接葬送了蜀国。

据孙盛《蜀世谱》记载,蜀国后期,马岱一路做到平北将军,也算是蜀国的重要将领了。只是蜀国史料有所缺乏,在这之后,马岱却忽然消失了踪迹。不过从马岱的后人来看,其子马延、其孙马邈依然位居在蜀国的重要岗位上,便知马岱应当不是死于政治斗争,很有可能便是病逝或战死。

马岱的儿子马延没有辜负父亲的威名,跟随大将军姜维作战,一路升迁到振威将军,后战死在战场中。但是马延的儿子马邈,便有些丢人了。

蜀景耀六年(263年),邓艾偷渡阴平入蜀,并在绵阳之战中歼灭诸葛瞻等蜀国主力部队。随后,邓艾继续前进,不费吹虎之力便来到了成都城下。

鲜为人知的是,邓艾进军绵阳之所以这么顺利,是因为镇守江油关的守将马邈投降了。

不妨做一个假设,倘若马邈有其父、其祖为国捐躯的气节,那么邓艾即便攻克江油关,也要花费一段时间。到时候诸葛瞻在绵阳做出相应部署,结局会不会大不一样呢?

而马邈投降邓艾的行为,与诸葛瞻死战不退的表现,也形成了鲜明对比。

参考文献:《三国志》、《蜀世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