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卫青”这个名字,大多数人心中都会出现一个完美的常胜将军形象。古代有人这样评价他:“同时将帅推徐继,盖代勋庸数卫青”。

他虽然出身贫寒,但是却靠自己的军事才能获得大司马大将军这样的的官位,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奇正兼擅,不居功自傲,从不贪恋权势,亲力培养外甥霍去病,不但得到当时汉武帝极力的宠信,还赢得后人的一片赞赏,实在是一个伟大的人! 卫青这一生所获得的功勋,几乎都与攻打匈奴有关。据《史记》记载,卫青曾经七战匈奴,七次全胜,打破了汉初以来匈奴不败的神话。其中最为人所称道的一场战役,就是卫青初次征讨匈奴的“茏城大捷”。 元光六年,匈奴人气焰嚣张,起兵攻打上谷,国家危机,汉武帝十分头疼,就任命年轻的卫青为“车骑将军”,迎战匈奴。当时的匈奴不可一世,根本不把卫青这个新任将军放在眼里,谁料到,“青至茏城,斩首虏数百。”

这是卫青首次出征,但是却敢以身犯险,在与自己同行的公孙敖,公孙贺和李广都失败的情况下,他可以斩杀匈奴七百余人,何其威武。此战之后,匈奴人气势大弱,汉武帝封赏卫青为关内侯,从此,他便开启了自己戎马倥偬的一生。

从茏城大捷之后,卫青又曾经历过奇袭高阙,漠北大战等许多重大的战役,并且全部都大获全胜,名动长安,权势滔天。但是卫青一向稳重谨慎,并不会依靠权势欺压百姓。相反,他十分得敬重贤才。《史记》载:“大将军青既益尊,姊为皇后,然黯与亢礼。” 当时卫青地位很高,姐姐卫子夫又是皇后,他算是皇亲国戚,所以汉武帝就下令让百官对他行礼,偏偏有一个叫汲黯的人,只对他微微行礼,并不尊敬,有人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却说难道有人向大将军行礼,他却因此不受到尊敬了吗?卫青听到这种言论之后,并没有责备汲黯,反而认为他不卑不亢,不向权势低头,是一个贤人,后来十分地礼遇他。

卫青深知自己作为臣子,权势很高,有功高震主的嫌疑,所以他尽力低调,从来不在朝中结交党羽,更不会养门客。 《史记》记载苏建语余曰:“吾尝责大将军至尊重,而天下之贤大夫毋称焉,愿将军观古名将所招选择贤者,勉之哉。大将军谢曰:‘自魏其、武安之厚宾客,天子常切齿。人臣奉法遵职而已,何与招士!’”

大家都知道,历来权力大的官员都希望能够稳固自己的地位,于是向朝廷中安插自己的人手,在府中养很多的幕僚。这样的行为看似对自己有利,实则很容易引起君主的忌惮,而权力过大也会引起自己的膨胀,谋生篡位的想法,从而导致国家动荡。

而反观卫青呢,身居高位还清醒自知,能够明白自己作为臣子应该怎么去做才对君主更好,对国家更好,这点实在是让人敬佩万分!

霍去病作为汉朝历史上另一位天才将军,有着极高的军事天赋,十七岁就带兵打仗,战果累累,升官也很快,十分得自己舅舅卫青的喜爱。后来汉武帝准备再次征讨匈奴,举大军想一次打败匈奴的全部主力。而卫青跟霍去病正是两个将军的唯一首选。《史记》记载:元狩四年春,上令大将军青、骠骑将军去病将各五万骑,步兵转者踵军数十万,而敢力战深入之士皆属骠骑。骠骑始为出定襄,当单于。 而真正到达前线决战的时候,传回来的消息说,匈奴的单于在左边。这个时候,卫青反而下达了一个非常奇怪的命令:立刻跟霍去病调换了战略目标,让霍去病去打功劳最大的单于。

同时卫青不用精锐部队,将自己所带领的五万部队中的精锐都给了副将霍去病,让他随意调遣,以获得军功,自己仅仅留下少数部队。这是多么让人赞叹的举动!卫青此时无论是官职还是权力都是比霍去病要大的,但是他为了培养自己的外甥,毅然把自己的军队送出去,相当于把军功也送了出去,自己去啃最难啃的骨头。 结果卫青遭遇了匈奴的主力大军,虽然在一番殊死搏斗中取得了胜利,但是还是损失严重。此战结束之后,汉武帝不但没有奖励打胜仗的卫青,反而有些冷落了他,再反观霍去病那边,年纪轻轻就“封狼居胥”,势头正劲。 但是我们不禁想问一句,没有卫青的“慷慨”地无私奉献霍去病能够打这么大的胜仗,赢得如此大的荣耀吗?在那个“无功不得封侯”的年代,谁有权势就跟谁是在再常不过的事情了,所以“青门故人门下多去,事去病”。

卫青尽心尽力地培养霍去病,甚至在自己门前冷落之时,依旧没有去和霍去病争,反而更加地欣慰,可见其胸怀之广大。这已经不仅仅是对外甥的不争,更是一个臣子在朝堂的不争。正是他这种不争,造成了两强并大但是汉朝朝堂依然稳定的局面。 不过霍去病也深知舅舅对自己的好,所以在后来李敢行刺卫青之后,他射杀李敢为舅报仇,在当时被传为舅甥和睦的佳话。 后来长安城里有一句话叫做生男无喜,生女无怨,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就是说卫氏一族的荣誉全都来源于卫子夫的宠爱,其实不然。笔者认为,卫氏的风光无限,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来源于卫青,因为就算卫子夫再得宠,如果没有实际的功劳,卫家也就是外戚罢了。

而正是有了卫青,不但自己功劳巨大,远击匈奴,在这一代让家族荣耀;还能压制心中对权势的执念,在朝堂上获得赞美,君主眼中获得器重;还有精心竭力培养霍去病,不惜损害自己的威望,让下一代也能发光发热。

他的一生就是摆正了自己的位置,他明白为臣当忠,为将当善,为长当慈,所以他这一生获得了无数好评,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楷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