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陽虛、經常感覺手腳冰涼的朋友,陽氣本身就少,身體判斷了這一點後,會自發的把陽氣供給最需要的臟腑,比如心臟,不能分出多餘的能量給衛氣,就容易出現衛氣不固的情況。與同爲補氣藥,但主要補五臟之氣的人蔘不同,黃芪是專門補衛氣的,它走肌表,補氣的速度很快,就像是戰場上的先行軍一樣,偏向於“守”,可以快速把身體調整到應對外邪的最好狀態。

霜降 | 深秋“固”衛氣,就是在提高身體的免疫力

原創: 栗子 少點鹽

插畫/莉香

霜降一到,秋天就要畫上句號了。古人認爲霜是殺伐,霜降之後就是殘秋了,寒風帶動着枯葉一片片的往下落,世間萬物都呈現出一副頹敗的美感。

霜降並不意味着蕭索,而是大自然給予生命的最後一波豐收,讓我們還有機會爲即將到來的冬藏努力做準備。

這幾天,我出門遛彎時發現,市場上堆積了好多可愛的果子,尤其是被霜打過的柿子,變得格外嬌嫩,買一兩個回家品嚐,清甜的滋味給了身體很好的慰藉~

每年的霜降

都要注意給自己“固”衛氣

-

每到這個秋冬轉換的時期,我都要提醒大家,要注意“固”衛氣了。

因爲“寒氣”入侵身體,最先傷到的就是衛氣。

衛氣屬於陽氣的一部分,就好像身體的“衛士”一樣,時常浮在我們體表幫助身體抵禦外邪,是身體面臨寒氣的第一道門檻,我們可以把它理解爲“免疫力”。

當衛氣能夠正常發揮自己守衛的作用時,身體就算被寒風入侵,也只是打幾個噴嚏,感冒了也可以很快調整好狀態。

一旦衛氣虛弱了,不能固守在體表,外界的寒氣就會乘虛而入,或是從肌膚上,或是從口、鼻處鑽進身體,開始擾亂氣血的運行,出現各種各樣的身體不適應:

1.變得疲勞,老是想要睡覺,平時稍微運動一下就會氣喘吁吁。

2.不悶熱,不運動的時候,也會容易出汗,也就是中醫講的“自汗”。

3.抗病能力低下,容易反覆感冒,纏綿很久都調理不好。

4.大多數人有着麻煩的過敏體質,尤其是季節轉換的時候,很容易過敏。

5.經常被冷風一吹就容易打噴嚏、咳嗽,皮膚上出現細細密密的小疙瘩,就像起了疹子一樣。

如果你符合以上列舉出來的其中2條,就可以判定是有衛氣不固的情況。

說到這裏,不少朋友應該會問,爲什麼我的衛氣會變虛弱呢?主要原因有兩個。

本身就是陽虛體質

陽虛、經常感覺手腳冰涼的朋友,陽氣本身就少,身體判斷了這一點後,會自發的把陽氣供給最需要的臟腑,比如心臟,不能分出多餘的能量給衛氣,就容易出現衛氣不固的情況。

所以陽虛的朋友會怕冷,就算是大夏天,也把自己裹得嚴嚴實實的。

產後、或者生病

這部分朋友,可能平時陽氣沒有特別虛弱,但因爲生產、或者生病,身體爲了修復損傷,短時間大量的耗氣了,不能及時的供給衛氣能源,人就很容易被外邪騷擾。

所以民間有坐“月子”的習俗,實際上就是防止外界的邪氣入侵媽媽們的身體,而不是真正要把媽媽們裹得嚴嚴實實。

此時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幫助衛氣恢復守衛的作用,這需要兩個步驟的工作。

第一步,要先給自己補氣,相當於招兵買馬,給身體充盈後援能力。

第二步,要把身體防護起來,因爲此時身體就像一個敞開的大門,各種外邪都會趁虛而入,身體也會動員全部能力去抵禦外邪,減慢修復的速度。

玉屏風散,能夠益氣固表的小補茶

-

如果你有衛氣不固,身體免疫力低的情況,就可以爲自己準備一壺“玉屏風散”。

它最早出自宋代醫家張松的《究原方》,有益氣固表的作用,不僅可以給身體補氣,還可以像“屏風”一樣,抵禦外邪,因此取名叫做“玉屏風散”,名字非常的雅緻、有趣。

玉屏風散是由三味藥材組成的,分別是黃芪、白朮以及防風,性質很溫和,是日常都可以喝的小補茶。

茶方里的黃芪性溫,有補氣的作用。

與同爲補氣藥,但主要補五臟之氣的人蔘不同,黃芪是專門補衛氣的,它走肌表,補氣的速度很快,就像是戰場上的先行軍一樣,偏向於“守”,可以快速把身體調整到應對外邪的最好狀態。

金代著名的醫家張元素,對黃芪的藥效總結得最好。他說:“黃芪甘溫純陽,其用有五:補諸虛不足,一也;益元氣,二也;壯脾胃,三也;去肌熱,四也;排腫止痛,活血生血,內託陰疽,爲瘡家聖藥,五也。”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但凡氣弱體虛的朋友可以用黃芪來補充能量,增強免疫力。蘇東坡在他三十九歲,謫居密州時,生了一場大病,就是每天用黃芪粥來補養病後虛弱的身體。

白朮,《本草匯言》說它“脾虛不健,術能補之,胃虛不納,術能助之”,主要補脾胃之氣,可以滋養脾胃,讓脾胃恢復運行,它輔助黃芪,能爲衛氣提供源源不斷的能量。

而防風,有解表的作用,可以把身體防護起來,避免被外邪所傷,最擅長解決外感風寒導致的,頭痛、身痛、關節冷痛、拉肚子等身體不適。

食材:黃芪 4g / 白朮 4g / 防風 2g

做法

先把防風、白朮、黃芪稍微用溫水過濾一下,祛除掉上面的雜質。晾乾後投入壺底。

往壺裏倒入20%左右的開水,等待5秒左右,茶水的顏色慢慢變深,之後再倒入80%。看着食材在水壺中翻滾的樣子,整個人的心情也會特別舒適。

黃芪、防風這些食材都比較偏甜潤,因此茶的味道也是潤潤的,喝進口中,感覺身體也會被滋潤的很舒服~

生活中,你還可以這樣給身體固衛氣

-

除了飲食之外,我們還可以藉助外力,通過一些日常的小方法,幫助身體補氣,恢復衛氣的正常運行,以此來抵禦外邪。

艾灸,給身體補充陽氣

既然衛氣是陽氣的一部分,我們就可以通過艾灸的方式,給身體補充陽氣,爲衛氣提供源源不斷的能量。

這個時候艾灸,主要是艾灸氣海穴。氣海穴,也就是丹田,古人有“氣海一穴暖全身”的說法,認爲它有溫陽益氣的作用。

氣海穴處於人體正中央,是生氣之源,因此對於陽虛,體虛導致的各種不適應,它都有一定的調理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秋天艾灸的時間不宜太長,一次30分鐘,每週1~2次就好。灸完後可以喝一杯溫開水或者蜂蜜水,防止乾燥。

艾草泡腳,幫助驅散寒氣

《遵生八箋》雲:“八月望後少寒,即用微火暖足,勿令下冷”。

霜降之後,地氣越發寒冷,不適合穿過於單薄的鞋子了。每天晚上睡覺時,可以用熱水泡泡腳。如果覺得自己寒氣比較重,可以加一點艾草,水的溫度不要太高,40度左右就好。

過程中,可以按摩一下湧泉穴,然後雙手握住小腿肚肌肉,稍用力向外上方邊翻邊按摩,反覆操作,至小腿發熱爲止,可以更好幫助提振衛氣,驅除寒冷。

-EN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