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中醫藥報官方號

漱水不欲咽,指病人口燥咽乾,只想用水漱口,而不欲嚥下,常見於熱性病熱入營血或瘀血內阻的病證。《傷寒論·辨陽明病脈證並治》:“陽明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者,此必衄。”《金匱要略·驚悸吐衄下血胸滿瘀血病脈證治》:“病人胸滿,脣痿舌青,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無寒熱,脈微大來遲,腹不滿,其人言我滿,爲有瘀血。”《溫病條辨·下焦篇》第20條“時欲漱口不欲咽,大便黑而易者,有瘀血也,犀角地黃湯主之。”

口渴不欲飲,指口雖渴但不想飲水。常見於:①溼溫病初起,溼邪偏盛時,溼鬱不化,脾氣不升,津液不布所致,常伴見身熱不揚、胸脘痞悶、舌苔白膩等。②溫病熱入營分,營陰蒸騰,上潮於口,也表現爲口乾反不欲飲或不甚渴飲。常伴見身熱夜甚、心煩時有譫語,舌紅絳、脈細數等。③瘀熱搏結,津液不足和有形瘀滯並存,阻滯氣機,津不能上承,出現口渴但漱水不欲咽,伴見胸脅或少腹硬滿刺痛,舌紫晦或有瘀斑,脈沉澀。

口渴不欲飲與漱水不欲咽,二者是同一種疾病的不同臨牀表述?還是不同疾病之不同臨牀表現?弄清這個問題,需從源頭入手,先要搞清口燥與口渴的關係。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熱勝則腫,燥勝則幹。”故口燥亦即口乾也。《中醫藥基本名詞》解釋口乾:“指自覺口中津液不足,但沒有飲水要求,或飲水很少的表現。”口渴,“指自覺口中乾燥而欲飲水的表現。”《景嶽全書·傳忠錄》:“凡病人問其渴否,則曰口渴。問其欲湯水否,則曰不欲……此口乾也,非口渴也。”《國家中醫藥名詞術語成果轉化與規範推廣》把口渴定義爲:“病症名,簡稱渴。”以口中乾燥,喜飲水漿爲主證者,稱爲口渴。多因陰津虧損、臟腑熱甚所致。另外,血虛失濡,水溼、痰飲、瘀血阻滯及脾腎陽氣不足,水津不化,津不上承皆能導致口渴。李經緯等主編的《中醫大詞典》解釋口乾:“口乾即口渴”;口渴:“渴指自覺口咽乾燥之症狀”“渴指口咽乾燥而欲飲之症”。東漢以竹簡爲文字記載工具,惜字如金,如果口乾表示津虧而不想飲水,那麼張仲景用“口乾”兩個字就可以代替“漱水不欲咽”,而絕不會多寫三個字。《傷寒論》320條曰:“少陰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乾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321條曰:“少陰病,自利清水,色純青,心下必痛,口乾燥者,可下之,宜大承氣湯。”口燥咽乾既有燥實內結,灼傷津液之因,又有腎陰不足之果。張仲景未言,但必有漱水欲咽,口渴欲飲之症。所以,東漢時期,口燥、口乾及口渴,三者所表達的意思完全相同,即口中乾燥,喜飲水漿。故張仲景常“燥、幹、渴”並稱,如大陷胸湯之“舌上燥而渴”,白虎加人蔘湯之“大渴,舌上乾燥而煩”“渴欲飲水,口乾舌燥者”等。

從病機角度講,在瘀血證及熱入營血證中,可以同時見到但漱水不欲咽和口渴不欲飲的症狀。在溼溫病證中,能不能同時見到上述兩個症狀?溼溫病與熱入營血證均爲陰陽相合,陽入於陰。熱入營血證爲熱邪深入於營陰,因熱邪傷津,故口乾燥而渴。熱蒸營陰而使肌體暫時得到濡潤,故見漱水不欲咽與渴不欲飲的症狀。溼溫病爲熱邪入於溼邪之中,溼裹着熱,熱蒸着溼,溼邪瀰漫,氣機不暢,津不上承,故口乾燥而渴。

張仲景有“自利而渴屬少陰”“自利不渴屬太陰”的明訓,臟腑角度講,渴主要是由於腎的氣化功能失常所致,溼溫病是以脾胃爲病變中心,未影響及腎。津液化生有源,故在見到口渴不欲飲同時,亦應該見到漱水不欲咽。張博聞、文曉娟在2016年《全科口腔醫學雜誌》發表《“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機理淺析》一文中明確提出:“口燥與口渴是病者自我感受,其描述程度因人而異,故筆者認爲二者可同等而論之,口燥即口渴;漱水不欲咽即不引飲”“‘但欲漱水不欲咽’與‘口渴不引飲’爲同一症狀”。此觀點與筆者之認識不謀而合,望有識之士斧正。

文丨山西省運城市中醫醫院 王金成

編輯 | 李芮

審覈 | 馬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