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广汽传祺与丰田或本田存在很大的互补性,前者更聚焦入门级,后两者更聚焦主流车市,一旦广汽集团能促成丰田或本田入股传祺,基于传祺或新品牌,构建“合资自主”体系,引入TNGA、HEV等先进技术,全面升级价值链,实现双赢。期间如广汽本田、广汽丰田各自实现百万辆,广汽传祺基于战略伙伴,也构建起百万辆体系,2025年广汽集团实现300万辆目标的可能性还是挺大的,甚至会成功晋级至中国汽车集团的第一销量阵营。

研究团队

周丽君 易车研究院首席分析师

李懿欣 易车研究院行业分析师

前言

2019年传祺官方销量跌至38.5万辆,2020年官方目标仅有40万辆,与当初的百万辆愿景渐行渐远。但2020~2025年百万辆将成为汽车品牌参与中国主流车市竞争的基本入场券,传祺想长期立足中国主流车市,构建百万辆体系是绕不过去的课题。再加2020~2022年销量30~60万辆的中等品牌,将成为被整合的新重点对象,以及2022年乘用车股比彻底放开后,中国车市的竞争格局将变幻莫测,使得传祺重构百万辆体系迫在眉睫。

传祺通过自力更生、整合资源等升级价值链构建百万辆体系,可能需要五年、十年,甚至更长时间,但目前留给广汽传祺“主动调整”的时间不多了,可能仅剩三年(2020~2022年)。在短短的三年时间内,引入强势战略合作伙伴,更有利于强化传祺价值链,其中丰田或本田是理想合作伙伴。

传祺与丰田或本田构建战略合作关系,不是完全依赖,是相互需要。传祺需要丰田或本田的技术助力,丰田或本田需要传祺的本土助力,这是一场双赢合作

报告正文


1、提出问题:“后合资时代”变幻莫测,传祺亟需重构百万辆体系

2018~2019年传祺销量急转直下,与百万辆愿景渐行渐远

2015年广汽集团发布“1513战略”,举集团之力发展自主品牌传祺,2020年实现产能100万辆,2016年进一步提出2020年形成近20款的车型矩阵和产销超100万辆。初起时广汽传祺势头强劲,2017年一跃突破50万辆大关,但2018~2019年增长突然停滞并急转直下,2019年跌至38.5万辆。2020年官方目标仅有40万辆,再加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的冲击,实际数值可能大打折扣,总之与当初的百万辆愿景渐行渐远

年销量百万辆是传祺长期参与中国主流车市竞争的基本条件

2016~2019年中国乘用车品牌TOP10的终端销量占比由51.44%大幅升至57.46%,其中TOP10品牌平均销量124万辆。2020~2025年中国乘用车TOP10的销量占比极有可能突破70%,甚至接近75%,TOP10品牌将进一步主导中国车市。类似欧美车市,百万辆将成为汽车品牌参与中国主流车市竞争的基本入场券,传祺想长期立足中国主流车市,构建百万辆体系是绕不过去的课题

主流车市竞争愈演愈烈,广汽传祺重构百万辆体系迫在眉睫

2017~2019年中国乘用车市场份额持续集中强势品牌,力帆、海马、幻速、众泰等年销量30万辆及以下的中小型车企的市场销量,纷纷出现“断崖式下滑”。2020~2022年如中国乘用车销量持续集中强势品牌,年销量30~60万辆的中等品牌,将成为被整合的新重点对象。2019年广汽传祺销量40万辆,刚好处于新一轮被整合的重点区域,2020~2022年广汽传祺重构百万辆体系,摆脱“整合旋涡”迫在眉睫

“后合资时代”变幻莫测,迫使传祺抓紧启动百万辆重构工程

2020~2025年车市竞争愈演愈烈,且变幻莫测,尤其是2022年乘用车股比限制彻底放开后。

2018年新能源股比放开,特斯拉快速获独资机会,2019年初启动工厂建设,当年底Model 3就实现了国产,并快速称雄中国车市,2020年前2月终端销量0.59万辆,位居EV排行榜首,力压比亚迪、北汽新能源等传统“龙头车企”。2022年乘用车股比限制彻底放开后,一旦合资车企的各种“桌下”博弈快速公开化,需大量合资利润反哺的传祺等国有自主项目,自然是首当其冲或成为最大牺牲品,2020年广汽传祺就得抓紧总结经验教训,具体启动重构百万辆项目

2、分析问题:传祺与百万辆品牌的差距涉及全价值链

广汽传祺的“研发-上量转换效率”大幅落后于百万辆品牌

2015~2018年重点用于传祺的广汽集团研发投入由3亿美元飙升至7亿美元,实现翻倍增长,位于中国品牌研发投入与增长的前列,但大幅落后于大众、丰田、本田、日产,甚至吉利等在华销量达百万辆的车企。虽然传祺与大众、丰田完全不是一个体量的对手,但都面临着新能源、车联网、自动驾驶等共同课题,所以理论上不得不投入接近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这就是新进入者的“门槛效应”。原本投入就少,更得提升新车研发-上量转换效率,但这又成了传祺的软肋。目前传祺车型投放已覆盖紧凑型轿车、中型轿车、小型SUV、紧凑型SUV、中型SUV、紧凑型MPV、中型MPV等,堪称主流品牌中布局最完整的,可惜2017~2019年传祺上市新车在当年底(12月)的销量成绩普遍落后于百万辆品牌

受制于产销规模,传祺模块化平台的潜能落后于百万辆品牌

2017~2019年传祺GPMA平台不断升级与快速普及,从对外宣传字面看,该平台具有类似大众MQB、丰田TNGA等国际知名模块化平台的同等功效,可大幅缩短研发周期、提升零部件通用率、优化制造效率等。但受制于产销规模,2019年传祺销量仅40万辆,大幅落后于百万辆品牌,GPMA平台的潜能大大受限。对照丰田的TNGA,如GPMA还有些没学到位的,其潜能将进一步受限

广汽传祺的产品类单车投诉系数整体高于百万辆品牌

和自己比比,近几年传祺的制造水平有了大幅提升,和优秀竞品比比,传祺还需努力。2019年广汽传祺的产品单车投诉系数为6.3%,虽比日产低点,但高于大众、本田、丰田、吉利等百万辆品牌。投诉是衡量车企制造水平、产品品质的一扇窗,不等于全部,仅供参考。再加有些海外车企,进入中国市场后,不愿意“欺负”中国品牌,不乏“自废武功”者

广汽传祺单店年销量落后于百万辆品牌,勉强算解决“温饱”

2019年销量突破百万辆的大众、本田、丰田、日产、吉利五大品牌的单店年销量均突破千辆,不过广汽传祺单店销量仅有704辆。理论上网点年销量突破1000辆,基本能过上“小康生活”,传祺勉强算解决“温饱问题”。这与传祺渠道培育期短有很大关系,多数经销商集中2016~2018年加盟,属于典型的“童子军”。也正因为如此,2019年传祺牺牲部分自身利润,拿出真金白银集中资源加速渠道升级,这在中国车市非常少见

广汽传祺走量车型矩阵落后于百万辆品牌

想构建百万辆体系,培育更多走量车型是绕不过去的课题,这正是传祺最尴尬的,其车型布局不见得比百万辆品牌少,但走量车型不见得比谁多。2019年大众在华有高达13款年销量过10万辆的车型,且重心加速由轿车向SUV、由紧凑级别向中型级别等转移,本田、吉利、丰田的走量车型矩阵也相对庞大且分布均衡。传祺“省吃俭用”推了一堆的车,可惜仅有一款GS4销量超过10万辆

广汽传祺的服务类单车投诉系数整体高于百万辆品牌

同样受制于渠道培育期太短,对比百万辆品牌,传祺的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2019年本田、丰田、大众、吉利、日产等百万辆品牌的服务类单车投诉系数,分别为0.71%、0.79%、0.98%、1.12%、1.29%,广汽传祺为1.32%,均高于百万辆品牌。投诉仅是衡量服务水平的一扇窗,并非全部,仅供参考

传祺构建百万辆体系,迫切且艰巨,不得不全面升级价值链

广汽传祺与大众、丰田、本田等百万辆品牌的差距,涉及研发、采购、制造、渠道、产品、服务等,几乎涵盖了整条价值链的核心板块。其实传祺价值链全面落后百万辆品牌,完全在情理之中,甚至都用不着论证,问题的关键是,该差距是有时间限制的,不能一味拖延。如2020~2022年传祺无法解答,可能会先陷入被动,如2020~2025年无法解答,可能连解答的机会都没了。传祺重构百万辆体系,不仅迫在眉睫,而且任务艰巨


3、解决问题:引入战略伙伴是传祺构建百万辆体系的捷径

2015~2019年传祺一直努力升级价值链积极构建百万辆体系

广汽传祺与百万辆品牌有多少差距、如何缩小等课题,其实广汽集团与广汽传祺有清晰的认识与明确的应对:2015年集团发布“1513”战略,举集团之力发展自主,成立投资基金、发布互联网生态圈议案、投资340亿元扩大传祺车型等;2016年具体合作Uber、乐视等;2017年联手华为、腾讯等;2018~2019年产能扩大至百万辆,发布e-TIME计划,深化与丰田合作……广汽的好多合作与改革都走在自主车企的前列

2015~2019年传祺升级价值链构建百万辆体系呈现“四三特征”

2015~2019年传祺为了升级价值链构建百万辆体系,做了好多事情,且有四大鲜明特征:一是仅仅围绕三大主题,投资、布局等主要围绕广汽传祺展开,整合广本、广丰等集团内部资源,联合华为、腾讯等外部强势企业;二是有三大策略,夯实自主根基,整合合资资源,外部合纵连横;三是有三大表现,能花钱,如新车研发、产业基金、互联网生态圈等都投入巨资,也爱赶时髦,如电商、生态、出行等新概念刚出来,广汽都会第一时间尝试和布局,更喜欢好交友,广汽的朋友圈中Uber、乐视、腾讯、华为等“网红型企业”一个都不少;四是有三大风险,虽然广汽很努力了,但自主根基还是不牢固,销量波动大。虽然一直在努力整合广本、广丰等合资资源,但效果一直欠佳,始终是各自为战。虽然朋友没少交,但类似Uber、乐视等容易给自己挖坑的狐朋狗友也不少。广汽“四三特征”的主线是发展自主,但对合资整合有限等,让自主主线大打折扣

2015~2019年传祺升级价值链构建百万辆体系 “三大经验”

2015~2019年为升级价值链构建百万辆体系,传祺做了很多,但效果可圈可点,基于过往经历,至少可以总结出三大宝贵经验:一是绝对自主不等于自主品牌就能得到很好发展,理论上传祺也可以允许优秀战略伙伴入股;二是同一个集团不等于自主与合资业务就能很好整合,这个问题不解决,一旦合资股比彻底放开,部分大型国有汽车集团可能会快速土崩瓦解,大家千万别把头埋进土里,撅起屁股假装没看见;三是合作强势企业不等于自身就能变得强势,例如广汽合作了华为、腾讯等不少全球优秀企业,但并没有阻止2019年传祺销量的大幅下滑。基于上述“三大经验”,2020~2022年广汽集团与广汽传祺有必要思考下述三大问题:传祺是否允许优秀企业入股?传祺如何与广丰、广本发生“化学反应”?传祺如何确保战略伙伴只选对的不选贵的?

2020~2022年传祺升级价值链构建百万辆体系 “三大新课题”

2020~2022年广汽传祺持续升级价值链构建百万辆体系,除了认真总结自身经验,也得努力思考外部行业的挑战与机遇,其中三大新课题是传祺无法回避的:一是如何应对中国乘用车市场的长期低靡?目前传祺的车型大矩阵布局,很大程度是建立在假设中国车市长期保持快速增长的基础上,一旦急转直下,尤其是持续整体萎靡,将彻底打乱传祺节奏;二是如何应对中国乘用车市场的“后合资时代”?目前广汽与丰田、本田合作看似稳定,彻底放开股比后,谁也说不好。一旦合作恶化,资金链断裂,再加传祺尚处输血期,届时对传祺的冲击将是致命的;三是如何应对海外强势品牌的大规模下探?目前传祺立足未稳,极易遭受大众等强势品牌的下探冲击

2020~2022年引入强势战略合作伙伴等,是传祺升级价值链构建百万辆体系的“理想策略”

基于三大经验、三大新课题,结合自身优势、劣势与外部机会、挑战等分析,传祺面临一场艰难选择:自力更生、整合资源还是引入战略伙伴。另外传祺要想立足中国车市、构建百万辆、升级价值链等,“主动调整”的时间可能仅剩三年(2020~2022年),就是一眨眼的功夫,剩下的每分每秒都特别宝贵

引入强势战略伙伴是传祺构建百万辆“研发”体系的一条捷径

传祺构建百万辆研发体系,可通过逐步优化自身体系、整合资源、引入战略伙伴等实现:外部红利消失、自身基础薄弱等影响,传祺逐步优化自身研发体系的难度极大,耗时耗力,成功率低;虽然外部企业乐于分享先进(技术)部件,但自身消化吸收能力有限,传祺整合研发资源成本高昂、效果有限,成功率一般;2022年中国乘用车市场的股比限制将彻底放开,中国车市竞争格局将迎来大调整,再加传祺在中国车市有一定根基,且与国际车企存在较强互补性,两者存在战略合作的空间,且成功率高

引入强势战略伙伴是传祺构建百万辆“采购”体系的一条捷径

传祺构建百万辆采购体系,可通过逐步优化自身体系、整合资源、引入战略伙伴等实现:由于竞品加速模块化与提升采购规模,以及传祺自身规模有限议价能力差,逐步优化自身采购体系的成功率低;传祺加速内部零部件整合,扩大外部采购合作的成功率一般;传祺与同属广汽集团的广丰、广本存在一定联合采购的基础,成功率高

引入强势战略伙伴是传祺构建百万辆“制造”体系的一条捷径

传祺构建百万辆制造体系,可通过逐步优化自身体系、整合资源、引入战略伙伴等实现:消费升级,但竞品制造水平提升显著,传祺以一己之力难以有效超越,成功率低;依托合资利润,传祺具有短期升级制造水平的能力,但受制规模,难以快速盈利,成功率一般;引入强势战略伙伴,助力传祺快速升级制造水平,成功率高

引入强势战略伙伴是传祺构建百万辆“渠道”体系的一条捷径

传祺构建百万辆渠道体系,可通过逐步优化自身体系、整合资源、引入战略伙伴等实现:优质渠道资源加速聚焦强势品牌,加大传祺逐步优化渠道的难度,成功率低;吸引大型优质经销商集团,助力传祺提升网点运营能力,成功率一般;基于强势品牌的号召力、技术与制造能力,助力渠道快速升级,成功率较高

引入强势战略伙伴是传祺构建百万辆“产品”体系的一条捷径

传祺构建百万辆产品体系,可通过逐步优化自身体系、整合资源、引入战略伙伴等实现:竞品不断挤压传祺份额,增加培育爆款产品矩阵的难度,成功率低;努力培育中型SUV、中型MPV等,抓住消费重心上移机遇,成功率一般;国际车企借助本土力量,补齐自身在华短板,为传祺引入战略伙伴提供可能,成功率较高

引入强势战略伙伴是传祺构建百万辆“服务”体系的一条捷径

传祺构建百万辆服务体系,可通过逐步优化自身体系、整合资源、引入战略伙伴等实现:已积累200多万老用户资源,但受制于渠道能力,增加优化服务的难度,成功率一般;渠道变革,新服务业态涌现,为传祺提升服务创造机遇,成功率一般;引入强势战略合作伙伴,加速升级传祺服务体系,成功率较高

引入强势战略伙伴是传祺短期内构建百万辆体系的一条捷径

传祺通过自力更生、整合资源等升级价值链构建百万辆体系,可能需要五年、十年,甚至更长时间,但目前留给广汽传祺“主动调整”的时间不多了,可能仅剩三年(2020~2022年)。在短短的三年时间内,引入强势战略合作伙伴,更有利于强化传祺价值链

丰田或本田是传祺升级价值链构建百万辆体系的理想战略伙伴

传祺与丰田或本田的互补性比较强,前者聚焦入门级别,后两者聚焦主流级别,前者聚焦中小城市,后两者聚焦中大型城市等;传祺与丰田或本田都有一定的规模优势,可以更好分担研发、采购、制造等成本;另外传祺与丰田或本田已有广泛合作,还有不少良好成果。当然,战略级别的合作,不是小孩过家家,更不可能一厢情愿,需要满足双方的长期利益诉求,并能建立一套可持续的合作机制

促成丰田或本田战略入股,构建广汽“自主合资”新合作机制

市场换技术理念,就像端着理想当饭吃。只有实实在在的股份,才能换来技术,只有允许拥有先进技术的外方入股自主板块,才有可能促成大型国有车企的“化学反应”,做大做强自主板块。2020~2022年是广汽传祺“主动重构”竞争优势的关键期,建议打破传统自主思维,积极促成丰田或本田的战略性入股,构建“自主合资”新模式

广汽“自主合资”聚焦入门车市,与丰田或本田形成合力

广汽传祺与丰田或本田存在很大的互补性,前者更聚焦入门级,后两者更聚焦主流车市,一旦广汽集团能促成丰田或本田入股传祺,基于传祺或新品牌,构建“合资自主”体系,引入TNGA、HEV等先进技术,全面升级价值链,实现双赢

4、合作价值:传祺与丰田或本田相互成就,实现双赢

引入战略合作伙伴丰田或本田,助力广汽集团创新自主模式

理论上丰田或本田更有可能成为广汽传祺的理想战略合作伙伴,但真要促成这件事,还是挺难的,至少挺复杂的。一是广汽和丰田或本田都有自己的小算盘,不是纸上谈兵就能谈成的。二是广汽还是大型国有车企,传统观念中独立发展自主品牌就像国有车企的“硬性任务”,否则广汽高层就可能被贴上“政治不合格”的标签。要想更好应对变幻莫测的“后合资时代”,不仅广汽,整个国有车企都需要一场思想大解放。就像曾经有一份真诚的爱情放在你面前,你没有珍惜,失去的时候,才追悔莫及

引入战略伙伴丰田或本田,助力传祺“跨越式”提升产品力

近十年广汽传祺通过“偷师”丰田和本田,诸如传祺GPMA“描摹”丰田TNGA,取得了研发体系与产品体系的长足进步,但更好的产品并没有确保销量的持续增长,2018~2019年传祺销量急转直下。说明“偷师”能学个一招半式,但很难融会贯通,难以彻底缩短传祺与海外品牌的产品力差距,对传祺未来十年的第四代、第五代产品提出“跨越式”发展的迫切要求,至少得赶超吉利、长城等核心竞品

引入战略伙伴丰田或本田,助力传祺角逐存量市场

2019年中国车市的再购占比首次突破50%,未来只会持续提升,2025年可能突破70%,该趋势将进一步增加传祺等广大中国品牌的市场压力。虽然有意继续选购中国品牌的用户有不少,但受制于品牌号召力、产品技术等,真正鼓起勇气掏腰包的并不多。存量用户拥有更丰富的购车经验,对技术、品牌、服务等有更高的要求,引入战略伙伴丰田或本田,对传祺角逐存量市场寓意深远

引入战略伙伴丰田或本田,助力传祺抢占“后合资时代”先机

在合资时代,依托五五股比限制,大量外资车企被迫与国有车企成立合资公司,后者基于此积极发展自主业务,诞生了不少长期依赖合资利润反哺的“巨婴自主车企”。2022年放开股比限制,势必会危及大型国有车企自主业务的传统生存模式,也将成为颠覆传统车企竞争格局的新起点。积极引入战略伙伴丰田或本田,除了助力传祺应对“后合资时代”的挑战,也有利于抢占先机

引入战略伙伴丰田或本田,助力广汽集团晋级“TOP3阵营”

基于广汽本田、广汽丰田的稳健表现,2016~2019年广汽集团一跃成为中国乘用车领域第二阵营的领军集团,2019年终端销量超过200万辆,大幅领先北汽集团、长安集团等传统劲敌,逐步靠近上汽、一汽、东风组成的第一阵营。2020~2025年北汽集团与长安集团绝地反击的可能性非常小,上汽、一汽、东风充满变数,期间广汽集团的日系能维持稳健增长,自主板块能绝地反击,广汽集团晋级TOP3的可能性较大

引入战略伙伴传祺,助力丰田或本田分摊在华研发、采购等成本

广州是丰田与本田在华核心基地,广丰的60万辆产能和广本的77万辆产能清一色集中于广州,并围绕珠三角形成了完善的配套体系,广州也承担着本田、丰田部分在华研发职责。广汽传祺的产能大头与研发总部都在广州,形成一定规模的周边配套体系。传祺与丰田或本田在研发、采购、制造等领域,存在较大整合空间

引入战略伙伴传祺,助力丰田或本田强化入门车市,对抗竞品

本田、丰田虽然强势,但并不能覆盖在华所有主流细分车市,尤其是入门级别。但入门车市正成为本田、丰田在华核心竞品大众的新增长点,后者基于新品牌捷达等,加速布局入门车市。

引入战略伙伴传祺,对丰田或本田无异于一箭双雕,不仅能弥补自身短板,还能积极预防竞品

引入战略伙伴传祺,助力丰田或本田北上与下探,扩大市场

传祺与丰田或本田的市场销量分布,存在较大互补性,传祺更聚焦中小城市,且在山东、河北、河南等北方省市的销量分布明显高于后两者,如能引入战略伙伴传祺,有利于丰田或本田下沉和北上

引入战略伙伴传祺,助力丰田或本田降低政治风险,平稳运作

2010~2013年钓鱼岛事件等持续恶化中日关系,间接冲击本田、丰田在华表现;2014~2019年中日关系持续改善,大幅优化丰田、本田在华表现;2020~2019年是本田、丰田在华赶超大众,冲击300万辆的关键时期,但中美持续交恶、钓鱼岛冲突时隐时现等,给中日关系增添不确定因素,给本田、丰田在华稳定发展埋下隐患。培育本土品牌,有利于丰田或本田降低中日关系交恶等政治风险,确保在华持续平稳发展

引入战略伙伴传祺,助力丰田或本田整合在华布局,升级价值链

丰田正紧锣密鼓推进在华布局,包括加速普及TNGA、打造常熟基地、合作比亚迪、联合滴滴等,核心策略是整合在华资源,构建丰田生态体系。由于中国车市全球第一,且丰田具备持续发力的潜力,建议丰田进一步升级对华策略,向构建本土生态衍生,其中核心环节之一包括打造本土品牌

传祺与丰田或本田构建战略合作,有利于实现双赢

传祺与丰田或本田构建战略合作关系,不是完全的传祺依赖本田或丰田,是相互需要。传祺需要丰田或本田的技术等助力,实现触底反弹,丰田或本田也需要传祺的本土力量助力,实现在华持续稳健发展。传祺如能与丰田或本田构建起战略关系,将是一场双赢合作


5、愿景:助力传祺、丰田或本田、广汽集团构建可持续性竞争体系

升级为战略伙伴,丰田或本田助力传祺重构百万辆竞争体系

虽然在十三五规划中,广汽传祺的百万辆产销目标几乎以失败告终,但在接下来的十四五规划中,实现产销量百万辆目标仍是广汽传祺的核心课题,其中引入战略伙伴迫在眉睫。2020年建议传祺与丰田或本田全面交流与评估,2021年签订初步签署战略协议并积极协调相关资源,2022年具体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成立合资公司,加速推进各项具体事宜,争取2023~2025年投放全新车型,实现销量的触底反弹

升级为战略伙伴,传祺助力丰田或本田构建300万辆竞争体系

虽然按照目前丰田、本田在华的强势表现,未来十年实现在华300万辆似乎指日可待。但该过程充满变数,除了核心竞品大众加速向SUV转型与积极布局入门车市,时好时坏的中日关系等也为丰田、本田在华的持续发展埋下诸多隐患。合作或培育本土品牌,构建一个强大的本土生态体系,理应成为2020~2029年丰田、本田在华的核心战略

打造“后合资时代”新优势,助力广汽集团晋级第一阵营

虽然2020年广汽集团冲击300万辆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在十四五规划中,相信广汽集团还会矢志不渝冲击300万辆。期间如广汽本田、广汽丰田各自实现百万辆,广汽传祺基于战略伙伴,也构建起百万辆体系,2025年广汽集团实现300万辆目标的可能性还是挺大的,甚至会成功晋级至中国汽车集团的第一销量阵营





了解更多资讯请下载易车APP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