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廣汽傳祺與豐田或本田存在很大的互補性,前者更聚焦入門級,後兩者更聚焦主流車市,一旦廣汽集團能促成豐田或本田入股傳祺,基於傳祺或新品牌,構建“合資自主”體系,引入TNGA、HEV等先進技術,全面升級價值鏈,實現雙贏。期間如廣汽本田、廣汽豐田各自實現百萬輛,廣汽傳祺基於戰略伙伴,也構建起百萬輛體系,2025年廣汽集團實現300萬輛目標的可能性還是挺大的,甚至會成功晉級至中國汽車集團的第一銷量陣營。

研究團隊

周麗君 易車研究院首席分析師

李懿欣 易車研究院行業分析師

前言

2019年傳祺官方銷量跌至38.5萬輛,2020年官方目標僅有40萬輛,與當初的百萬輛願景漸行漸遠。但2020~2025年百萬輛將成爲汽車品牌參與中國主流車市競爭的基本入場券,傳祺想長期立足中國主流車市,構建百萬輛體系是繞不過去的課題。再加2020~2022年銷量30~60萬輛的中等品牌,將成爲被整合的新重點對象,以及2022年乘用車股比徹底放開後,中國車市的競爭格局將變幻莫測,使得傳祺重構百萬輛體系迫在眉睫。

傳祺通過自力更生、整合資源等升級價值鏈構建百萬輛體系,可能需要五年、十年,甚至更長時間,但目前留給廣汽傳祺“主動調整”的時間不多了,可能僅剩三年(2020~2022年)。在短短的三年時間內,引入強勢戰略合作伙伴,更有利於強化傳祺價值鏈,其中豐田或本田是理想合作伙伴。

傳祺與豐田或本田構建戰略合作關係,不是完全依賴,是相互需要。傳祺需要豐田或本田的技術助力,豐田或本田需要傳祺的本土助力,這是一場雙贏合作

報告正文


1、提出問題:“後合資時代”變幻莫測,傳祺亟需重構百萬輛體系

2018~2019年傳祺銷量急轉直下,與百萬輛願景漸行漸遠

2015年廣汽集團發佈“1513戰略”,舉集團之力發展自主品牌傳祺,2020年實現產能100萬輛,2016年進一步提出2020年形成近20款的車型矩陣和產銷超100萬輛。初起時廣汽傳祺勢頭強勁,2017年一躍突破50萬輛大關,但2018~2019年增長突然停滯並急轉直下,2019年跌至38.5萬輛。2020年官方目標僅有40萬輛,再加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的衝擊,實際數值可能大打折扣,總之與當初的百萬輛願景漸行漸遠

年銷量百萬輛是傳祺長期參與中國主流車市競爭的基本條件

2016~2019年中國乘用車品牌TOP10的終端銷量佔比由51.44%大幅升至57.46%,其中TOP10品牌平均銷量124萬輛。2020~2025年中國乘用車TOP10的銷量佔比極有可能突破70%,甚至接近75%,TOP10品牌將進一步主導中國車市。類似歐美車市,百萬輛將成爲汽車品牌參與中國主流車市競爭的基本入場券,傳祺想長期立足中國主流車市,構建百萬輛體系是繞不過去的課題

主流車市競爭愈演愈烈,廣汽傳祺重構百萬輛體系迫在眉睫

2017~2019年中國乘用車市場份額持續集中強勢品牌,力帆、海馬、幻速、衆泰等年銷量30萬輛及以下的中小型車企的市場銷量,紛紛出現“斷崖式下滑”。2020~2022年如中國乘用車銷量持續集中強勢品牌,年銷量30~60萬輛的中等品牌,將成爲被整合的新重點對象。2019年廣汽傳祺銷量40萬輛,剛好處於新一輪被整合的重點區域,2020~2022年廣汽傳祺重構百萬輛體系,擺脫“整合旋渦”迫在眉睫

“後合資時代”變幻莫測,迫使傳祺抓緊啓動百萬輛重構工程

2020~2025年車市競爭愈演愈烈,且變幻莫測,尤其是2022年乘用車股比限制徹底放開後。

2018年新能源股比放開,特斯拉快速獲獨資機會,2019年初啓動工廠建設,當年底Model 3就實現了國產,並快速稱雄中國車市,2020年前2月終端銷量0.59萬輛,位居EV排行榜首,力壓比亞迪、北汽新能源等傳統“龍頭車企”。2022年乘用車股比限制徹底放開後,一旦合資車企的各種“桌下”博弈快速公開化,需大量合資利潤反哺的傳祺等國有自主項目,自然是首當其衝或成爲最大犧牲品,2020年廣汽傳祺就得抓緊總結經驗教訓,具體啓動重構百萬輛項目

2、分析問題:傳祺與百萬輛品牌的差距涉及全價值鏈

廣汽傳祺的“研發-上量轉換效率”大幅落後於百萬輛品牌

2015~2018年重點用於傳祺的廣汽集團研發投入由3億美元飆升至7億美元,實現翻倍增長,位於中國品牌研發投入與增長的前列,但大幅落後於大衆、豐田、本田、日產,甚至吉利等在華銷量達百萬輛的車企。雖然傳祺與大衆、豐田完全不是一個體量的對手,但都面臨着新能源、車聯網、自動駕駛等共同課題,所以理論上不得不投入接近的人力、物力、財力等,這就是新進入者的“門檻效應”。原本投入就少,更得提升新車研發-上量轉換效率,但這又成了傳祺的軟肋。目前傳祺車型投放已覆蓋緊湊型轎車、中型轎車、小型SUV、緊湊型SUV、中型SUV、緊湊型MPV、中型MPV等,堪稱主流品牌中佈局最完整的,可惜2017~2019年傳祺上市新車在當年底(12月)的銷量成績普遍落後於百萬輛品牌

受制於產銷規模,傳祺模塊化平臺的潛能落後於百萬輛品牌

2017~2019年傳祺GPMA平臺不斷升級與快速普及,從對外宣傳字面看,該平臺具有類似大衆MQB、豐田TNGA等國際知名模塊化平臺的同等功效,可大幅縮短研發週期、提升零部件通用率、優化製造效率等。但受制於產銷規模,2019年傳祺銷量僅40萬輛,大幅落後於百萬輛品牌,GPMA平臺的潛能大大受限。對照豐田的TNGA,如GPMA還有些沒學到位的,其潛能將進一步受限

廣汽傳祺的產品類單車投訴係數整體高於百萬輛品牌

和自己比比,近幾年傳祺的製造水平有了大幅提升,和優秀競品比比,傳祺還需努力。2019年廣汽傳祺的產品單車投訴係數爲6.3%,雖比日產低點,但高於大衆、本田、豐田、吉利等百萬輛品牌。投訴是衡量車企製造水平、產品品質的一扇窗,不等於全部,僅供參考。再加有些海外車企,進入中國市場後,不願意“欺負”中國品牌,不乏“自廢武功”者

廣汽傳祺單店年銷量落後於百萬輛品牌,勉強算解決“溫飽”

2019年銷量突破百萬輛的大衆、本田、豐田、日產、吉利五大品牌的單店年銷量均突破千輛,不過廣汽傳祺單店銷量僅有704輛。理論上網點年銷量突破1000輛,基本能過上“小康生活”,傳祺勉強算解決“溫飽問題”。這與傳祺渠道培育期短有很大關係,多數經銷商集中2016~2018年加盟,屬於典型的“童子軍”。也正因爲如此,2019年傳祺犧牲部分自身利潤,拿出真金白銀集中資源加速渠道升級,這在中國車市非常少見

廣汽傳祺走量車型矩陣落後於百萬輛品牌

想構建百萬輛體系,培育更多走量車型是繞不過去的課題,這正是傳祺最尷尬的,其車型佈局不見得比百萬輛品牌少,但走量車型不見得比誰多。2019年大衆在華有高達13款年銷量過10萬輛的車型,且重心加速由轎車向SUV、由緊湊級別向中型級別等轉移,本田、吉利、豐田的走量車型矩陣也相對龐大且分佈均衡。傳祺“省喫儉用”推了一堆的車,可惜僅有一款GS4銷量超過10萬輛

廣汽傳祺的服務類單車投訴係數整體高於百萬輛品牌

同樣受制於渠道培育期太短,對比百萬輛品牌,傳祺的服務水平有待進一步提升。2019年本田、豐田、大衆、吉利、日產等百萬輛品牌的服務類單車投訴係數,分別爲0.71%、0.79%、0.98%、1.12%、1.29%,廣汽傳祺爲1.32%,均高於百萬輛品牌。投訴僅是衡量服務水平的一扇窗,並非全部,僅供參考

傳祺構建百萬輛體系,迫切且艱鉅,不得不全面升級價值鏈

廣汽傳祺與大衆、豐田、本田等百萬輛品牌的差距,涉及研發、採購、製造、渠道、產品、服務等,幾乎涵蓋了整條價值鏈的核心板塊。其實傳祺價值鏈全面落後百萬輛品牌,完全在情理之中,甚至都用不着論證,問題的關鍵是,該差距是有時間限制的,不能一味拖延。如2020~2022年傳祺無法解答,可能會先陷入被動,如2020~2025年無法解答,可能連解答的機會都沒了。傳祺重構百萬輛體系,不僅迫在眉睫,而且任務艱鉅


3、解決問題:引入戰略伙伴是傳祺構建百萬輛體系的捷徑

2015~2019年傳祺一直努力升級價值鏈積極構建百萬輛體系

廣汽傳祺與百萬輛品牌有多少差距、如何縮小等課題,其實廣汽集團與廣汽傳祺有清晰的認識與明確的應對:2015年集團發佈“1513”戰略,舉集團之力發展自主,成立投資基金、發佈互聯網生態圈議案、投資340億元擴大傳祺車型等;2016年具體合作Uber、樂視等;2017年聯手華爲、騰訊等;2018~2019年產能擴大至百萬輛,發佈e-TIME計劃,深化與豐田合作……廣汽的好多合作與改革都走在自主車企的前列

2015~2019年傳祺升級價值鏈構建百萬輛體系呈現“四三特徵”

2015~2019年傳祺爲了升級價值鏈構建百萬輛體系,做了好多事情,且有四大鮮明特徵:一是僅僅圍繞三大主題,投資、佈局等主要圍繞廣汽傳祺展開,整合廣本、廣豐等集團內部資源,聯合華爲、騰訊等外部強勢企業;二是有三大策略,夯實自主根基,整合合資資源,外部合縱連橫;三是有三大表現,能花錢,如新車研發、產業基金、互聯網生態圈等都投入巨資,也愛趕時髦,如電商、生態、出行等新概念剛出來,廣汽都會第一時間嘗試和佈局,更喜歡好交友,廣汽的朋友圈中Uber、樂視、騰訊、華爲等“網紅型企業”一個都不少;四是有三大風險,雖然廣汽很努力了,但自主根基還是不牢固,銷量波動大。雖然一直在努力整合廣本、廣豐等合資資源,但效果一直欠佳,始終是各自爲戰。雖然朋友沒少交,但類似Uber、樂視等容易給自己挖坑的狐朋狗友也不少。廣汽“四三特徵”的主線是發展自主,但對合資整合有限等,讓自主主線大打折扣

2015~2019年傳祺升級價值鏈構建百萬輛體系 “三大經驗”

2015~2019年爲升級價值鏈構建百萬輛體系,傳祺做了很多,但效果可圈可點,基於過往經歷,至少可以總結出三大寶貴經驗:一是絕對自主不等於自主品牌就能得到很好發展,理論上傳祺也可以允許優秀戰略伙伴入股;二是同一個集團不等於自主與合資業務就能很好整合,這個問題不解決,一旦合資股比徹底放開,部分大型國有汽車集團可能會快速土崩瓦解,大家千萬別把頭埋進土裏,撅起屁股假裝沒看見;三是合作強勢企業不等於自身就能變得強勢,例如廣汽合作了華爲、騰訊等不少全球優秀企業,但並沒有阻止2019年傳祺銷量的大幅下滑。基於上述“三大經驗”,2020~2022年廣汽集團與廣汽傳祺有必要思考下述三大問題:傳祺是否允許優秀企業入股?傳祺如何與廣豐、廣本發生“化學反應”?傳祺如何確保戰略伙伴只選對的不選貴的?

2020~2022年傳祺升級價值鏈構建百萬輛體系 “三大新課題”

2020~2022年廣汽傳祺持續升級價值鏈構建百萬輛體系,除了認真總結自身經驗,也得努力思考外部行業的挑戰與機遇,其中三大新課題是傳祺無法迴避的:一是如何應對中國乘用車市場的長期低靡?目前傳祺的車型大矩陣佈局,很大程度是建立在假設中國車市長期保持快速增長的基礎上,一旦急轉直下,尤其是持續整體萎靡,將徹底打亂傳祺節奏;二是如何應對中國乘用車市場的“後合資時代”?目前廣汽與豐田、本田合作看似穩定,徹底放開股比後,誰也說不好。一旦合作惡化,資金鍊斷裂,再加傳祺尚處輸血期,屆時對傳祺的衝擊將是致命的;三是如何應對海外強勢品牌的大規模下探?目前傳祺立足未穩,極易遭受大衆等強勢品牌的下探衝擊

2020~2022年引入強勢戰略合作伙伴等,是傳祺升級價值鏈構建百萬輛體系的“理想策略”

基於三大經驗、三大新課題,結合自身優勢、劣勢與外部機會、挑戰等分析,傳祺面臨一場艱難選擇:自力更生、整合資源還是引入戰略伙伴。另外傳祺要想立足中國車市、構建百萬輛、升級價值鏈等,“主動調整”的時間可能僅剩三年(2020~2022年),就是一眨眼的功夫,剩下的每分每秒都特別寶貴

引入強勢戰略伙伴是傳祺構建百萬輛“研發”體系的一條捷徑

傳祺構建百萬輛研發體系,可通過逐步優化自身體系、整合資源、引入戰略伙伴等實現:外部紅利消失、自身基礎薄弱等影響,傳祺逐步優化自身研發體系的難度極大,耗時耗力,成功率低;雖然外部企業樂於分享先進(技術)部件,但自身消化吸收能力有限,傳祺整合研發資源成本高昂、效果有限,成功率一般;2022年中國乘用車市場的股比限制將徹底放開,中國車市競爭格局將迎來大調整,再加傳祺在中國車市有一定根基,且與國際車企存在較強互補性,兩者存在戰略合作的空間,且成功率高

引入強勢戰略伙伴是傳祺構建百萬輛“採購”體系的一條捷徑

傳祺構建百萬輛採購體系,可通過逐步優化自身體系、整合資源、引入戰略伙伴等實現:由於競品加速模塊化與提升採購規模,以及傳祺自身規模有限議價能力差,逐步優化自身採購體系的成功率低;傳祺加速內部零部件整合,擴大外部採購合作的成功率一般;傳祺與同屬廣汽集團的廣豐、廣本存在一定聯合採購的基礎,成功率高

引入強勢戰略伙伴是傳祺構建百萬輛“製造”體系的一條捷徑

傳祺構建百萬輛製造體系,可通過逐步優化自身體系、整合資源、引入戰略伙伴等實現:消費升級,但競品製造水平提升顯著,傳祺以一己之力難以有效超越,成功率低;依託合資利潤,傳祺具有短期升級製造水平的能力,但受制規模,難以快速盈利,成功率一般;引入強勢戰略伙伴,助力傳祺快速升級製造水平,成功率高

引入強勢戰略伙伴是傳祺構建百萬輛“渠道”體系的一條捷徑

傳祺構建百萬輛渠道體系,可通過逐步優化自身體系、整合資源、引入戰略伙伴等實現:優質渠道資源加速聚焦強勢品牌,加大傳祺逐步優化渠道的難度,成功率低;吸引大型優質經銷商集團,助力傳祺提升網點運營能力,成功率一般;基於強勢品牌的號召力、技術與製造能力,助力渠道快速升級,成功率較高

引入強勢戰略伙伴是傳祺構建百萬輛“產品”體系的一條捷徑

傳祺構建百萬輛產品體系,可通過逐步優化自身體系、整合資源、引入戰略伙伴等實現:競品不斷擠壓傳祺份額,增加培育爆款產品矩陣的難度,成功率低;努力培育中型SUV、中型MPV等,抓住消費重心上移機遇,成功率一般;國際車企藉助本土力量,補齊自身在華短板,爲傳祺引入戰略伙伴提供可能,成功率較高

引入強勢戰略伙伴是傳祺構建百萬輛“服務”體系的一條捷徑

傳祺構建百萬輛服務體系,可通過逐步優化自身體系、整合資源、引入戰略伙伴等實現:已積累200多萬老用戶資源,但受制於渠道能力,增加優化服務的難度,成功率一般;渠道變革,新服務業態湧現,爲傳祺提升服務創造機遇,成功率一般;引入強勢戰略合作伙伴,加速升級傳祺服務體系,成功率較高

引入強勢戰略伙伴是傳祺短期內構建百萬輛體系的一條捷徑

傳祺通過自力更生、整合資源等升級價值鏈構建百萬輛體系,可能需要五年、十年,甚至更長時間,但目前留給廣汽傳祺“主動調整”的時間不多了,可能僅剩三年(2020~2022年)。在短短的三年時間內,引入強勢戰略合作伙伴,更有利於強化傳祺價值鏈

豐田或本田是傳祺升級價值鏈構建百萬輛體系的理想戰略伙伴

傳祺與豐田或本田的互補性比較強,前者聚焦入門級別,後兩者聚焦主流級別,前者聚焦中小城市,後兩者聚焦中大型城市等;傳祺與豐田或本田都有一定的規模優勢,可以更好分擔研發、採購、製造等成本;另外傳祺與豐田或本田已有廣泛合作,還有不少良好成果。當然,戰略級別的合作,不是小孩過家家,更不可能一廂情願,需要滿足雙方的長期利益訴求,並能建立一套可持續的合作機制

促成豐田或本田戰略入股,構建廣汽“自主合資”新合作機制

市場換技術理念,就像端着理想當飯喫。只有實實在在的股份,才能換來技術,只有允許擁有先進技術的外方入股自主板塊,纔有可能促成大型國有車企的“化學反應”,做大做強自主板塊。2020~2022年是廣汽傳祺“主動重構”競爭優勢的關鍵期,建議打破傳統自主思維,積極促成豐田或本田的戰略性入股,構建“自主合資”新模式

廣汽“自主合資”聚焦入門車市,與豐田或本田形成合力

廣汽傳祺與豐田或本田存在很大的互補性,前者更聚焦入門級,後兩者更聚焦主流車市,一旦廣汽集團能促成豐田或本田入股傳祺,基於傳祺或新品牌,構建“合資自主”體系,引入TNGA、HEV等先進技術,全面升級價值鏈,實現雙贏

4、合作價值:傳祺與豐田或本田相互成就,實現雙贏

引入戰略合作伙伴豐田或本田,助力廣汽集團創新自主模式

理論上豐田或本田更有可能成爲廣汽傳祺的理想戰略合作伙伴,但真要促成這件事,還是挺難的,至少挺複雜的。一是廣汽和豐田或本田都有自己的小算盤,不是紙上談兵就能談成的。二是廣汽還是大型國有車企,傳統觀念中獨立發展自主品牌就像國有車企的“硬性任務”,否則廣汽高層就可能被貼上“政治不合格”的標籤。要想更好應對變幻莫測的“後合資時代”,不僅廣汽,整個國有車企都需要一場思想大解放。就像曾經有一份真誠的愛情放在你面前,你沒有珍惜,失去的時候,才追悔莫及

引入戰略伙伴豐田或本田,助力傳祺“跨越式”提升產品力

近十年廣汽傳祺通過“偷師”豐田和本田,諸如傳祺GPMA“描摹”豐田TNGA,取得了研發體系與產品體系的長足進步,但更好的產品並沒有確保銷量的持續增長,2018~2019年傳祺銷量急轉直下。說明“偷師”能學個一招半式,但很難融會貫通,難以徹底縮短傳祺與海外品牌的產品力差距,對傳祺未來十年的第四代、第五代產品提出“跨越式”發展的迫切要求,至少得趕超吉利、長城等核心競品

引入戰略伙伴豐田或本田,助力傳祺角逐存量市場

2019年中國車市的再購佔比首次突破50%,未來只會持續提升,2025年可能突破70%,該趨勢將進一步增加傳祺等廣大中國品牌的市場壓力。雖然有意繼續選購中國品牌的用戶有不少,但受制於品牌號召力、產品技術等,真正鼓起勇氣掏腰包的並不多。存量用戶擁有更豐富的購車經驗,對技術、品牌、服務等有更高的要求,引入戰略伙伴豐田或本田,對傳祺角逐存量市場寓意深遠

引入戰略伙伴豐田或本田,助力傳祺搶佔“後合資時代”先機

在合資時代,依託五五股比限制,大量外資車企被迫與國有車企成立合資公司,後者基於此積極發展自主業務,誕生了不少長期依賴合資利潤反哺的“巨嬰自主車企”。2022年放開股比限制,勢必會危及大型國有車企自主業務的傳統生存模式,也將成爲顛覆傳統車企競爭格局的新起點。積極引入戰略伙伴豐田或本田,除了助力傳祺應對“後合資時代”的挑戰,也有利於搶佔先機

引入戰略伙伴豐田或本田,助力廣汽集團晉級“TOP3陣營”

基於廣汽本田、廣汽豐田的穩健表現,2016~2019年廣汽集團一躍成爲中國乘用車領域第二陣營的領軍集團,2019年終端銷量超過200萬輛,大幅領先北汽集團、長安集團等傳統勁敵,逐步靠近上汽、一汽、東風組成的第一陣營。2020~2025年北汽集團與長安集團絕地反擊的可能性非常小,上汽、一汽、東風充滿變數,期間廣汽集團的日系能維持穩健增長,自主板塊能絕地反擊,廣汽集團晉級TOP3的可能性較大

引入戰略伙伴傳祺,助力豐田或本田分攤在華研發、採購等成本

廣州是豐田與本田在華覈心基地,廣豐的60萬輛產能和廣本的77萬輛產能清一色集中於廣州,並圍繞珠三角形成了完善的配套體系,廣州也承擔着本田、豐田部分在華研發職責。廣汽傳祺的產能大頭與研發總部都在廣州,形成一定規模的周邊配套體系。傳祺與豐田或本田在研發、採購、製造等領域,存在較大整合空間

引入戰略伙伴傳祺,助力豐田或本田強化入門車市,對抗競品

本田、豐田雖然強勢,但並不能覆蓋在華所有主流細分車市,尤其是入門級別。但入門車市正成爲本田、豐田在華覈心競品大衆的新增長點,後者基於新品牌捷達等,加速佈局入門車市。

引入戰略伙伴傳祺,對豐田或本田無異於一箭雙鵰,不僅能彌補自身短板,還能積極預防競品

引入戰略伙伴傳祺,助力豐田或本田北上與下探,擴大市場

傳祺與豐田或本田的市場銷量分佈,存在較大互補性,傳祺更聚焦中小城市,且在山東、河北、河南等北方省市的銷量分佈明顯高於後兩者,如能引入戰略伙伴傳祺,有利於豐田或本田下沉和北上

引入戰略伙伴傳祺,助力豐田或本田降低政治風險,平穩運作

2010~2013年釣魚島事件等持續惡化中日關係,間接衝擊本田、豐田在華表現;2014~2019年中日關係持續改善,大幅優化豐田、本田在華表現;2020~2019年是本田、豐田在華趕超大衆,衝擊300萬輛的關鍵時期,但中美持續交惡、釣魚島衝突時隱時現等,給中日關係增添不確定因素,給本田、豐田在華穩定發展埋下隱患。培育本土品牌,有利於豐田或本田降低中日關係交惡等政治風險,確保在華持續平穩發展

引入戰略伙伴傳祺,助力豐田或本田整合在華佈局,升級價值鏈

豐田正緊鑼密鼓推進在華佈局,包括加速普及TNGA、打造常熟基地、合作比亞迪、聯合滴滴等,核心策略是整合在華資源,構建豐田生態體系。由於中國車市全球第一,且豐田具備持續發力的潛力,建議豐田進一步升級對華策略,向構建本土生態衍生,其中核心環節之一包括打造本土品牌

傳祺與豐田或本田構建戰略合作,有利於實現雙贏

傳祺與豐田或本田構建戰略合作關係,不是完全的傳祺依賴本田或豐田,是相互需要。傳祺需要豐田或本田的技術等助力,實現觸底反彈,豐田或本田也需要傳祺的本土力量助力,實現在華持續穩健發展。傳祺如能與豐田或本田構建起戰略關係,將是一場雙贏合作


5、願景:助力傳祺、豐田或本田、廣汽集團構建可持續性競爭體系

升級爲戰略伙伴,豐田或本田助力傳祺重構百萬輛競爭體系

雖然在十三五規劃中,廣汽傳祺的百萬輛產銷目標幾乎以失敗告終,但在接下來的十四五規劃中,實現產銷量百萬輛目標仍是廣汽傳祺的核心課題,其中引入戰略伙伴迫在眉睫。2020年建議傳祺與豐田或本田全面交流與評估,2021年簽訂初步簽署戰略協議並積極協調相關資源,2022年具體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成立合資公司,加速推進各項具體事宜,爭取2023~2025年投放全新車型,實現銷量的觸底反彈

升級爲戰略伙伴,傳祺助力豐田或本田構建300萬輛競爭體系

雖然按照目前豐田、本田在華的強勢表現,未來十年實現在華300萬輛似乎指日可待。但該過程充滿變數,除了核心競品大衆加速向SUV轉型與積極佈局入門車市,時好時壞的中日關係等也爲豐田、本田在華的持續發展埋下諸多隱患。合作或培育本土品牌,構建一個強大的本土生態體系,理應成爲2020~2029年豐田、本田在華的核心戰略

打造“後合資時代”新優勢,助力廣汽集團晉級第一陣營

雖然2020年廣汽集團衝擊300萬輛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在十四五規劃中,相信廣汽集團還會矢志不渝衝擊300萬輛。期間如廣汽本田、廣汽豐田各自實現百萬輛,廣汽傳祺基於戰略伙伴,也構建起百萬輛體系,2025年廣汽集團實現300萬輛目標的可能性還是挺大的,甚至會成功晉級至中國汽車集團的第一銷量陣營





瞭解更多資訊請下載易車APP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