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團隊

周麗君 易車研究院首席分析師

李懿欣 易車研究院行業分析師

前言

過去十多年中國車市銷量增長的高歌猛進,與二十多歲首購家用型用戶大規模湧入車市密切相關;2018下半年起至今,中國車市的突然與持續趨冷,除經濟因素外,與95後等年輕用戶的大幅減少密切相關……

人口變動是影響車市走勢的核心因素之一,車市越飽和越凸顯研究人口變動的重要性,但與部分車企負責行業研究的相關部門交流時,我們深感大家對人口與車市的關聯性研究普遍缺乏重視。部分原因是過去十多年中國車市的高歌猛進,讓不少車企忽略了人口等基礎性研究,有點想當然認爲過去的輝煌主要歸功於產品投放、渠道建設等自身因素。2019~2027年中國車市消費主體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增換購、三四十歲等新羣體將快速成爲車市的新消費主體,研究人口變動與車市走勢、企業戰略等的關聯性課題,將變得更爲緊迫,具有重要的現實價值。

本報告未必完美,期待大家的指點與批評,更期待易車能給廣大客戶提供更好服務。

1.研究說明:本報告從人口角度研究車市與車企

本報告基於人口變化,研究中國車市走勢與車企戰略規劃

汽車行業研究看似錯綜複雜、龐雜無序,但實際上有自己非常鮮明的主線,其中人口與財富是研究車市的兩大核心脈絡。汽車歸根到底是件商品,人在哪裏車市就在哪裏,財富有多大車市就有多大。本報告聚焦人口,從年齡變化切入,總結車市過往與未來走勢,思考車企過往與未來戰略規劃

本報告假定財富等不變,研究中國車市走勢與車企戰略規劃

爲便於分析,本報告以人口年齡切入,假定財富等其它影響因素不變。報告的所有觀點與判斷屬於“實驗室模式”,不能放之四海而皆準,僅供參考,力爭有啓發價值,車企在進行具體的行業分析與戰略規劃時,應結合自身的研發實力、產品佈局、銷量分佈、渠道能力,和外部的社會財富、家庭收入、經濟發展等更多變量



2.1 人口變化:2013-2018年中國購車年齡重心突破30歲

80後等湧入創造了中國車市過去十多年高歌猛進的增長神話

中國從1971年起大規模推進計劃生育政策,和以50後爲主的父輩在50年代中期後的出生數大幅減少,使得70後的出生人口數由1970年2710萬斷崖式下滑至1979年1715萬。進入八十年代,受惠於改革開放與以60後爲主的父輩出生數大幅反彈,80後出生數由不足1800萬升至2500萬上下。進入九十年代,以70後爲主的父輩遭遇計劃生育嚴格控制與九十年代的計劃生育政策進一步嚴格,90後出生人口又跌回了2000萬人以內……人口走勢與車市走勢密切相關,出生數持續提升的80後,2005~2007年大規模湧入車市,快速掀起家用消費潮,創造了中國車市近十多年高歌猛進的增長神話。未來一二十年,當80後大規模湧入增換購市場,勢必會顛覆中國車市的內部銷量結構,加劇存量之爭

2008-2017年中國人口重心由20歲上下和40歲上下升至30歲上下和50歲上下

2008年中國人口重心爲20歲上下(15~24歲)和40歲上下(35~44歲),2013年升至20多歲(20~29歲)和40多歲(40~49歲),2017年升至30歲上下(25~34歲)和50歲上下(45~54歲) ……其中30歲上下人口占比16.56%,達2.3億人,50歲上下佔17.66%,達2.5億人,後者成最大羣體……過往十年中國人口重心提升了十歲,但25歲與35歲購車需求截然不同,再加人口出生數差距顯著,大幅縮短車企戰略規劃的生命週期

2018年中國乘用車主體消費年齡達31~35歲

2013~2015年中國乘用車的核心消費年齡段都是26~30歲羣體,且隨着青年人口重心由20歲出頭向30歲靠攏,該購車年齡段的用戶佔比由20.82%升至23.1%。但隨着20多歲的青年向30多歲的中青年轉移,2018年26~30歲的購車佔比降至20.66%,31~35歲後來居上成爲新購車主體,佔比21.7%。隨着50多歲年齡段人數的增多,2018年51~60歲購車佔比由2013年4.46%翻倍至8.94%。人口年齡重心的上移,對車市影響潛移默化且實實在在,2017~2019上半年已讓好多陶醉於青年用戶的車企措手不及,紛紛陷入銷量斷崖式下滑甚至停產的困境

2008~2017年青年用戶不斷壯大入門級車市

2008年人口重心集中20歲上下和40歲上下,前者開始步入談婚論嫁階段,孕育出巨大的首購家用消費市場,菱悅、悅翔、和悅等中國品牌緊湊型轎車,和新寶來、朗逸、悅動等海外品牌緊湊型轎車快速上量。後者孕育出較大的公商務需求,中高級車轎車蓬勃發展;2013年人口重心移至20多歲與40多歲,前者由結婚向生子過渡,對品質與多功能提出更高要求,推動了緊湊型轎車的優勝劣汰,孕育出對SUV、MPV等多功能車型的巨大需求。後者降低了對中高級轎車等的需求,刺激了中高級SUV車市與豪華品牌的下沉;2017年人口重心集中30歲上下與50歲上下,前者開始步入二胎時代,對品質訴求進一步提升,加速了入門級緊湊型轎車、中國品牌SUV與MPV等車市的銷量大幅下滑,刺激了中高級轎車與中高級SUV的需求,加速了豪華品牌的下沉。後者推動了豪華品牌份額的快速提升

2.2 人口變化:2019-2027年中國購車年齡重心將突破35歲

90後人口持續下滑,將使2019~2025年中國車市長期低靡

90後~10後的出生人口數量漸趨平緩:90後由於受以70後爲主的父輩被計劃生育等影響,出生數快速跌進2000萬;理論上00後出生數應強勁反彈,因爲以80後爲主父輩出生數大幅提升,但受高校大規模擴招等影響,00後出生數逐漸穩定在1600萬;理論上10後出生數應下滑,因爲以90後爲主父輩出生數持續下滑,但受惠於80後、70後等大規模湧入二胎陣營,10後在中前期的出生數相對穩健,後期受2016年起房價突飛猛進等衝擊,出生數波動劇烈……人口數量與車市走勢密切相關,80後出生數的大幅提升,將中國車市推向世界巔峯,90後出生數的大幅下滑,將使2019~2025年中國車市長期低靡,乘用車銷量或跌破2000萬輛,加速優勝劣汰。00後與10後出生數的漸趨平緩,有利於車企持續推進中長期戰略和優秀車企的脫穎而出。未來20年,車企在中國車市要做好短期應對艱鉅挑戰和戰略規劃長期化的兩手準備

2017-2027年中國人口重心將由30歲上下和50歲上下升至40歲上下和60歲上下

2017-2027年中國人口年齡分佈將持續上移,低人口重心由30歲上下(25~34歲)升至40歲上下(35~44歲),高人口重心帶由50歲上下(45~54歲)升至60歲上下(55~64歲)。30歲與40歲用戶的購車需求存在巨大差異,前者更注重高品質與多功能的家用需求,後者更聚焦高端、品質與實用,且以個人需求爲主,2017~2027年人口重心的持續上移,將對車企的車型研發、渠道建設、售後服務等提出新要求,迫使車企加速回歸以用戶爲中心的原點。隨着高人口重心帶逐步跨越60歲,將對需人爲駕駛的傳統車市形成新衝擊,但有利於培育自動駕駛等新市場。未來自動駕駛在中國最大的消費羣體不是年輕人,而是老年人

2018-2027年中國乘用車用戶年齡重心將超過35歲

2018年車市消費重心在31~35歲,終端銷量佔比21.7%,其次是26~30歲,佔比20.66%。隨着人口重心的上移,2022年36~40歲的終端銷量貢獻將大幅提升,2027年36~40歲將成爲新核心消費羣體,意味着中國車市的消費重心將超過35歲。過去十年中國絕大多數車企的核心戰略目標是滿足20多歲青年的購車需求,未來十年的戰略目標將是更好滿足30多歲中青年的購車需求,該趨勢對吉利、長城等廣大中國品牌的戰略升級提出更高要求,對現代、別克等海外品牌的戰略調整提出更多要求,對奧迪、奔馳等豪華品牌的戰略下探提出更新要求

2017~2027年中青年用戶將不斷壯大中高級車市

2017-2027年中國低人口重心將由30歲上下(25~34歲)升至40歲上下(35~44歲),高人口重心帶將由50歲上下(45~54歲)升至60歲上下(55~64歲)。該趨勢加速中國車市由首購爲主向增換購爲主轉型,導致以滿足首購爲主的緊湊型轎車的份額大幅下滑,推動緊湊型SUV優勝劣汰,助力以滿足增換購爲主的中高級市場不斷壯大,其中高端緊湊型轎車、中型轎車、高端緊湊型SUV、中型SUV等細分車市將不同程度受益。品質消費將成爲主流理念,節能車等將迎來爆發式增長,豪華車市將出現大規模優勝劣汰。隨着老司機羣體的快速壯大與存量之爭的愈演愈烈,2019~2027年將真正拷問車企把“以用戶爲中心”的理念掛在嘴上還是放在心裏

3.1 車市走勢:2008~2018年首購快速推進汽車普及

微小型轎車:2008年至今隨低人口重心帶由20歲上下升至30歲上下,微小型轎車份額持續大幅下滑

2008至2019上半年,微小型轎車份額由20%多,一路持續下滑至5%以內,由核心市場淪落爲邊緣化市場,期間奇瑞、夏利、長安鈴木等以微小型轎車爲主的車企,紛紛遭遇較大沖擊。2008年至今中國低人口重心帶由20歲上下升至30歲上下,滋生出結婚、生子、增換購、高端等新購車需求,導致空間狹小、品質偏低的微小型轎車的市場份額大幅萎縮,並逐漸收縮於一二線大城市

緊湊型轎車:2008年至今隨低人口重心帶由20歲上下升至30歲上下,緊湊型轎車加速優勝劣汰,並呈現逐漸萎縮趨勢

2008~2013年中國低人口重心帶由20歲上下升至20多歲,青年紛紛進入談婚論嫁階段,再加購置稅減半、節能減排補貼等政策刺激,期間緊湊型轎車的份額一直維持在40%以上的高位。2013~2017年隨着低人口重心帶由20多歲升至30歲上下,收入與生子增多,提升了對品質、多功能等購車訴求,車市重心開始轉向SUV、MPV,導致緊湊型轎車份額逐漸萎縮,2019上半年跌至31.36%,現代、福特等遭遇衝擊

中型轎車:2008年至今隨低人口重心帶由20歲上下升至30歲上下,中型轎車迎來複興

2008~2017年中型轎車份額由20.62%高位下滑至8.41%低位,因爲期間車市核心羣體都以首購爲主的20多歲青年用戶爲主,增換購和高收入羣體爲主的中型轎車並不是車市重點。但2017~2019上半年低人口重心帶加速跨越30歲,增換購與更高消費佔比隨之提升,中型轎車快速復興,2019上半年份額升至9.9%,全年有望突破10%,同時市場重心由偏公商務的邁騰、帕薩特等向偏家用的新雅閣、新凱美瑞等轉移

小型SUV:2008年至今隨低人口重心帶由20歲上下升至30歲上下,小型SUV逐漸成爲新興市場

2008~2019上半年小型SUV的終端銷量份額由0.86%持續升至8.87%,其對比微小型轎車、緊湊型轎車有更好的通過性、多功能、時尚設計等優勢,對比緊湊型SUV、中型SUV有價格優勢,在低人口重心帶由20歲上下升至30歲上下的過程中,小型SUV能較好滿足單身、兩口小家庭等羣體的購車需求,快速成爲新興市場。同時隨着上述羣體由20多歲升至30歲上下,促使小型SUV銷量重心由低端品牌向主流品牌轉移

緊湊型SUV:2008年至今隨低人口重心帶由20歲上下升至30歲上下,緊湊型SUV逐漸成爲核心主力市場

2008~2019上半年緊湊型SUV銷量份額由4.78%飆升至22.48%,一躍成爲僅次於緊湊型轎車的新主流細分車市,歸功於期間低人口重心帶由20歲上下升至30歲上下,孕育出結婚、生子等巨大購車需求。2013~2017年長安、哈弗、吉利、傳祺、榮威、寶駿等廣大中國品牌紛紛加碼緊湊型SUV,實現銷量突飛猛進。但近一兩年隨人口重心加速跨越30歲,對品質、品牌等提出更高訴求,緊湊型SUV重心轉向海外品牌

中型SUV:2008年至今隨人口重心帶由20歲上下和40歲上下升至30歲上下和50歲上下,中型SUV蓄勢待發

2008~2019上半年,中型SUV份額增勢越發強勁,2019上半年達9.85%,全年有望突破10%,部分歸功於人口重心快速升至30歲上下與50歲上下。前者孕育出品質、多功能、二胎等新購車需求,後者進一步提升豪華消費,高低兩大人口重心帶,共同提升中型SUV市場份額,並促使銷量重心由低端品牌向海外普通品牌、豪華品牌轉移


3.2 車市走勢:2019-2027年增換購將快速提升車市消費品質

存量市場:2019-2027年中年化趨勢,加劇存量之爭

2018年中國再購用戶佔比49.55%,非常接近50%,2019年八九不離十會超過50%,2022年很有可能突破60%。2019-2027年隨着中國人口年齡重心由30歲上下和50歲上下升至40歲上下和60歲上下,將推動購車年齡重心由30歲上下升至30多歲(31~40歲),再加年齡越大再購比例越高,勢必會激化中國車市的存量之爭。期間留住自身老用戶與搶奪競品老用戶,將成爲中國車市主流車企的核心課題

品質訴求:2019-2027年中年化趨勢,強化品質訴求

2019上半年隨着年齡段的不斷提升,中國車市廣大用戶對品質訴求越發強烈,25歲及以下和26~30歲兩大年齡段對品質訴求僅位居第五,31~35歲年齡段升至第四,36歲及以上各大年齡段對品質訴求都位居第一。2019~2027年中國購車主力的低人口重心帶將由30歲上下升至40歲上下,購車主力將升至35~39歲,品質將快速成爲廣大消費者的最大購車訴求,意味着過去多年哪怕偷工減料也能維持高銷量和利潤的玩法將快速失效,純粹的價格戰也未必能獲得較好的市場銷量。車企唯有迴歸原點,真正強化產品品質,才能更好決勝未來中國車市

價格訴求:2019-2027年中年化趨勢,對價格訴求略微減弱

2019上半年價格是各大年齡段都非常關注的因素,但隨着年齡上移,價格的重要性略微下滑,36歲及以上年齡段最關注因素成了產品品質,價格位居第二。2019-2027年隨着中國人口重心帶由30歲上下和50歲上下升至40歲上下和60歲上下,購車主力不斷接近40歲,老司機越來越多,車企的價格戰固然重要,但切勿建立在犧牲產品品質的基礎上,以免適得其反

成本訴求:2019-2027年中年化趨勢,車市消費更趨理性

2019上半年隨着年齡段上移,人們對燃油經濟性、維修保養等使用成本的關注不斷提升。2019-2027年隨着中國人口重心帶由30歲上下和50歲上下升至40歲上下和60歲上下,購車主力不斷接近40歲,廣大車企應把技術突破、產品賣點提煉等,進一步聚焦燃油經濟性、維修保養等緊密關係使用成本等環節,同時具有可靠性、節能效果突出等良好口碑的品牌,將獲得更好發展機會

3.3 車市走勢:2019-2027年車市中年化將創造諸多新機遇

中國品牌高端戰略:2019~2027年中年化趨勢,爲中國高端品牌戰略提供更大舞臺

人口重心上移推動車市價格帶上移,2016年12萬元以上價區線索佔比58.13%,2018年升至67.29%,2022年有望進一步升至78.94%。2019上半年中國品牌佔了大盤線索的27%,但份額仍舊高度聚焦12萬元以內的入門市場,佔了中國品牌線索的72.04%。2019~2027年如中國品牌不能大規模進入主流車市,只能坐等市場份額被“時代”進一步蠶食。原本被視爲錦上添花、上探嘗試的WEY 、領克、星途等高端品牌,可能會被長城、吉利、奇瑞等中國車企重新定義,將承擔起更多使命,甚至擔當起中國品牌未來十年的主打品牌或主力軍的角色

中高級車市:2019~2027年中年化趨勢助力中高級車市發展

過去十年隨着首購與結婚生子爲主的20多歲年輕用戶快速成爲中國車市的消費主力,以緊湊型轎車、緊湊型SUV爲代表的入門車型,快速成爲中國車市的消費主體,湧現出新捷達、朗逸、哈弗H6等代表性車型。未來十年2019~2027年,隨着三四十歲羣體成爲中國人口主體,以增換購、高端消費等爲主中青年、中年等將成爲中國車市的新主體,以中型轎車、中型SUV等爲主的中高級車市,有望成爲新核心細分車市

高級輔助駕駛:2019-2027年中年化趨勢,增加輔助駕駛訴求

2008款~2019款含ESP、自適應巡航、主動安全系統等在內的高級輔助駕駛的標配率由11.49%飆升至43.14%,大幅提升了駕駛的便捷性與安全性。2019-2027年中國人口年齡重心將由30歲上下和50歲上下升至40歲上下和60歲上下,高齡與老年人口的大幅增加,勢必會增加對更智能駕駛的訴求,高級輔助駕駛設備的標配率有可能突破70%,主動安全系統等將由豪華品牌向普通品牌普及,爲廣大供應商提供新機遇,加速零部件體系的轉型升級

節能車:2019~2027年中年化趨勢,大幅擴大節能車消費

2018年卡羅拉油電混動車型30歲及以上年齡銷量佔比74.74%,大幅高於燃油版車型的68.39%,凱美瑞油電混動車型30歲及以上年齡銷量佔比78.05%,同樣大幅高於燃油車型的64.55%。2019-2027年隨着中國人口年齡重心由30歲上下和50歲上下升至40歲上下和60歲上下,將推動購車年齡重心由30歲上下升至30多歲,由於後者對燃油經濟性等訴求更強烈,將持續激活油電混動等節能車需求

新能源:2019-2027年中年化趨勢,助力新能源消費升級

2018年特斯拉、蔚來、威馬、北汽、上汽等的30歲以上用戶佔比紛紛超過80%,新能源車市整體水平高達80.87%,明顯高於燃油車的70.33%。新能源用戶的消費能力相對更強,一旦有更好選擇,市場份額會加速集中少數優秀品牌。2019-2027年隨着中國人口年齡重心持續上移,和更多強勢品牌湧入,將助力新能源車市的消費升級,同時以入門品牌爲主的新能源傳統競爭格局將被快速顛覆

女性用戶:2019-2027年中年化趨勢,持續提升女性貢獻

女性購車年齡段也在積極上移,2013~2018年31~39歲女性用戶佔比由36.39%升至43.41%。品牌越高端女性貢獻越大,2018年女性對豪華品牌的貢獻高達44.07%,GLA、CLA等具體車型的貢獻都在70%左右。2019~2027年隨着低人口重心帶與購車主力紛紛達到40歲上下,以及晚婚、離婚、剩女等現象愈演愈烈,女性獨立購車佔比持續增加。期間豪華品牌想持續提升銷量離不開女性,海外普通品牌想鞏固市場份額離不開女性,中國品牌想快速上探也離不開女性。目前最棘手的問題是,多數汽車品牌對女性用戶“非常不友好”

二胎用戶:2019-2027年中年化趨勢,大力刺激二胎車市

2017~2018年中國二孩佔比超過50%,2019-2027年隨着中國人口年齡重心由30歲上下和50歲上下升至40歲上下和60歲上下,將進一步提升二孩佔比,刺激二孩購車消費,助力七座SUV、MPV等細分車市發展,尤其是節能突出的中高級與多功能細分車市

50歲及以上:2019-2027年高齡化趨勢,促進50歲及以上(中老年及以上)購車與出行消費

2018年中國民用汽車千人保有量170輛上下,低於多數國家,主要原因之一是中國人口年齡結構加速老化,以及年齡越大買車概率越低。2019~2027年中國人口將持續老化,近40%人口超50歲,20%多人口超60歲。2019~2027年激活50歲及以上羣體的購車激情,將成爲中央與地方政府的核心課題之一,與其通過汽車下鄉等刺激消費,不如進一步挖掘中老年及以上羣體的購車潛力。激活50歲及以上的羣體的消費熱情,也是中國車市千人擁有量突破200輛衝擊300輛的關鍵。期間抓住50歲及以上羣體的購車商機,將成爲多數車企的核心課題之一

老年代步車:2019-2027年高齡化趨勢,助力老年代步車升級

不完全統計,2018年山東低速電動車產量將近70萬輛,再加河北、河南等,保守估計2018年全國老年代步車(低速電動車)銷量在300萬輛。2019-2027年中國近40%人口將超50歲,20%多人口將超60歲,爲老年代步車提供更廣闊發展空間,估計需求量突破500萬輛。期間隨着老年羣體消費能力的不斷提升,爲更多主流車企湧入老年代步車市場創造新機遇,共同助力該細分車市轉型升級,也爲新能源開拓新藍海

自動駕駛:自動駕駛普及將最大限度挖掘出行消費潛力

在傳統自駕模式中,由於身體、年齡等原因,老弱病殘羣體幾乎不可能成爲車市消費羣體,即便廣大女性羣體的購車行爲也會大大受限。2019~2027年是自動駕駛測試的關鍵階段,也是我國加速步入老齡社會的關鍵期,由於自動駕駛可涵蓋絕大多數羣體的出行需求,最大限度挖掘車市消費潛力,希望廣大車企的自動駕駛測試,能更緊密結合老年等羣體的實際出行場景。未來自動駕駛以共享模式爲主,還是私有模式爲主,或兩種模式並存,有待進一步驗證


4.車企戰略:2019~2027年多數車企的核心戰略將由“年輕化”轉向“中年化”

中國品牌:2013~2018年SUV戰略助中國品牌抓住年輕化機遇

2008-2013年中國低人口重心帶由20歲上下升至20多歲,快速湧現結婚購車需求,菱悅、悅翔、和悅等中國品牌緊湊型轎車銷量快速提升,但很快遭遇新寶來、朗逸、朗動等品牌與品質更突出的合資車型的強勢打壓。2013-2017年中國低人口重心帶由20多歲升至30歲上下,繼結婚購車,又湧現生子、增換購等大量新需求,對多功能訴求更強烈,期間SUV戰略助力多數中國品牌有效抓住青年消費新機遇,哈弗H6、長安CS75、傳祺GS4、寶駿730等中國品牌SUV、MPV銷量突飛猛進

中國品牌:2019~2027年中年機遇將成中國品牌新核心課題

2016~2018年隨着購車主力的低人口重心帶加速跨過30歲,推動車市消費重心由12萬元以內的入門價區向12~35萬元的主流價區挺進。中國品牌高度聚焦12萬元以內價區,長城、吉利、長安、寶駿等中國品牌紛紛遭遇突如其來的市場壓力。2019~2027年低人口重心帶將由30歲上下持續向40歲上下移動,推動車市消費重心持續聚焦12~35萬元價區。期間中國品牌將面臨前所未有、迫在眉睫的轉型升級壓力,按目前市場形勢與自身產品結構,中國品牌的市場份額極有可能由35%下滑至25%。中國品牌的高端戰略絕非錦上添花,而是生死存亡之戰。理論上WEY、領克、星途等高端品牌的戰略意義,要大於哈弗、吉利、奇瑞等入門級品牌

吉利汽車:2016-2018年年輕化機遇助吉利銷量突破百萬輛

2009年吉利推出帝豪EC7,抓住了低人口重心帶由15~19歲向20~24歲上移孕育出的結婚購車等新機遇,但很快遭到合資緊湊型轎車打壓,甚至連重中之重的多品牌戰略直接被扼殺在搖籃裏。不幸中的萬幸是,在李書福同志的堅強領導下,吉利排除萬難,不僅穩住了陣腳,還實現了銷量結構由小型轎車主導向緊湊型轎車的歷史性轉型。吉利銷量崛起集中2015~2018年,受惠於合作沃爾沃大幅提升的產品力,與低人口重心帶由25歲向30歲上移孕育出的生子、多功能、品質等新購車需求,助力博越、帝豪GS、遠景SUV等新一代SUV產品快速上量,共同推動吉利年銷量突破百萬輛,成爲中國品牌新領軍品牌。雖然吉利沒有明確提出SUV戰略,但SUV對吉利銷量突破100萬輛功不可沒

吉利汽車:2019~2027年中年機遇助吉利銷量衝擊200萬輛

2015~2018年吉利官方銷量分別取得51萬輛、76萬輛、125萬輛、150萬輛的好成績,主要受惠於自身的3.0產品與外部的低人口重心帶由21~25歲向26~30歲上移,孕育出的結婚生子、多功能、高品質等新購車需求。2018下半年~2019上半年以緊湊級別、8~12萬元價區和BMA平臺爲主的吉利現有產品結構突然有點“水土不服”,出現銷量停滯甚至下滑現象,吉利及時將2019年151萬輛的銷量目標下調至136萬輛。2019~2027年購車主力的低人口重心帶將紛紛跨過30歲,甚至邁進40歲,對品質、節能等提出更高要求,甚至湧現大量二胎等新需求。中年機遇將給嘉際等家用車型、星越等個性車型、CMA平臺、領克品牌、更安全更節能更環保之造車理念等提供更大舞臺,爲吉利由入門品牌向主流品牌晉級、由緊湊級向中級大規模挺進、由8~12萬元價區向12~35萬元價區大規模挺進、與大衆豐田本田現代等同場競技、衝擊200萬輛銷量目標等創造千載難逢的歷史性機遇。2019~2027年的中年機遇相信是吉利與李書福期待已久的一場大決戰,且只能成功!

長安汽車:2013~2018年SUV等助力長安抓住年輕化機遇

2009~2010年奔奔、悅翔等微小型轎車,助力長安迅速捕捉到低人口重心帶20歲上下羣體釋放出的購車新機遇。同時長安緊鑼密鼓開展全新一代產品研發,構建起五國九地研發體系,發佈BlueCore動力品牌,一切都聚焦於全新品牌戰略與新高端產品,並於2012年實現落地,上市了逸動、CS35兩款重磅車型。以及CS75、CX70、睿騁等的持續跟進,與推進商轉乘戰略,助力長安迅速捕捉到低人口重心帶由20歲上下向20多歲上移釋放出的結婚生子購車等新機遇。2016年長安乘用車銷量脫穎而出,在中國品牌陣營中率先突破100萬輛。但2017~2018年隨着低人口重心帶繼續向30歲上下挺進,對多功能、品質等提出更高要求,導致長安轎車與MPV紛紛出現銷量下滑,僅有SUV相對堅挺

長安汽車:2019~2027年中年機遇助力長安整合戰略規劃

從2017年的香格里拉計劃,到2018年的“一個核心+四大轉型“,再到2019年的藍鯨動力,長安汽車和長安集團不缺各類戰略規劃與目標。如能有一條主線,將上述各大戰略規劃有效整合起來,相信長安汽車會有更好的發展空間,離2025年銷售600萬輛,市佔率15.7%,其中自主350萬輛,國內第一,全球前十等目標也會更進一步。2019~2027年中國車市的中年化機遇,與長安上述戰略規劃對品質、高端、節能等訴求,有不少共鳴之處,有利於長安整合現有戰略規劃,推動長安汽車市場上探,角逐主流車市

比亞迪:2008~2018年年輕化機遇比亞迪起個大早趕個晚集

2008-2013年中國低人口重心帶由20歲上下升至20多歲,車市迎來首購家庭消費大潮,捷足先登的比亞迪F3快速雄起,但2009-2010年多渠道、多車系等冒進舉措,和期間大衆、現代、別克等海外品牌的強勢反撲,比亞迪的強勁勢頭被扼殺在搖籃裏。2013~2018年低人口重心帶由20多歲升至30歲上下,比亞迪率先佈局SUV、MPV等多功能車型,一定程度彌補了轎車的下滑勢頭。期間比亞迪的戰略重心快速轉向新能源,不斷升級產品品質,但至今並未有效提升比亞迪的市場銷量,年銷量始終徘徊於40萬輛上下的低位

比亞迪:2019~2027年中年化機遇比亞迪又起了個大早

2019~2027年中國人口重心帶將上移至40歲上下和60歲上下,購車核心年齡段將由25~35歲持續上移至30~45歲。目前比亞迪基於新能源優勢,在搶奪中年化新機遇中已佔得先機,2018年近40%線索分佈於12萬元以上價區,高於多數品牌。2008~2018年在年輕化機遇的搶奪中,比亞迪之所以起個大早趕個晚集,核心原因是無論燃油車還是新能源車,比亞迪都缺乏明確的用戶主線。在2019~2027年的新爭奪中,如比亞迪喫一塹長一智,將寶貴的戰略資源集中於新用戶,極有可能成爲中國品牌的新領軍品牌

海外普通品牌:2008~2018年海外普通品牌成敗皆緊湊型轎車

2008-2013年購車主力的低人口重心帶由20歲上下升至20多歲,結婚購車快速湧現,大衆、別克、現代、福特、豐田等有更強產品力、品牌力的海外普通品牌,紛紛推出緊湊型轎車,快速搶得市場先機,助力海外普通品牌佔了大盤終端銷量65%~75%。2013-2017年低人口重心帶由20多歲升至30歲上下,生子、增換購等新需求大量湧現,對多功能、品質等提出更高要求,但期間部分海外品牌大行偷工減料,再加中國品牌大規模推進SUV戰略,部分海外品牌出現銷量斷崖式下滑,佔大盤終端銷量比例跌至51.11%

海外普通品牌:2019~2027年中年機遇助海外普通品牌迴歸原點

2016~2018年隨着購車主力的低人口重心帶加速跨過30歲,推動車市消費重心由12萬元以內的入門價區,向海外普通品牌集中的12~35萬元主流價區挺進,助力大衆SUV戰略、兩本油電混動等搶得先機,但銷量重心聚焦緊湊型轎車的多數海外普通品牌,仍舊舉步維艱。2019~2027年低人口重心帶將由30歲上下持續向40歲上下移動,增換購、高品質、二胎、節能等將成爲車市新核心訴求,理論上具備更強產品力、品牌力的現代、起亞、別克、雪佛蘭、標緻、雪鐵龍等多數海外品牌,將獲得一次千載難逢的絕地反擊機遇,關鍵取決於上述品牌誰能更好迴歸原點,及時反思與調整之前基於福睿斯、科沃茲、新凱越等的年輕化舉措

大衆汽車:2008~2018年年輕化成就大衆在華十多年輝煌

2008-2013年中國人口重心由20歲上下、40歲上下升至20多歲與40多歲,大衆基於TSI+DSG、南方戰略等,全面升級“轎車戰略”,聚焦最核心的首購用戶,構建起新捷達、新桑塔納、新速騰、高爾夫、朗逸、凌渡等緊湊型轎車矩陣,終端銷量突飛猛進。2013-2017年中國人口重心由20多歲和40多歲升至30歲上下和50歲上下,快速滋生多功能、高端車型等新需求,初期大衆遭遇了來自中國品牌SUV、豪華品牌等競品的擠壓。2015-2016年快速調整戰略,2017年起大規模投放SUV,至2018年基本穩住銷量下滑勢頭,同時大衆SUV戰略漸入佳境

大衆汽車:2019~2027年SUV戰略助力大衆捕捉中年新機遇

大衆汽車在華具備鷹一樣捕捉市場新機會的能力,2008~2018年大規模發動了以緊湊級爲主的轎車戰略,快速捕捉到20多歲年輕用戶大規模湧入中國車市的新機遇。2017~2019年當中國車市的消費重心快速向三四十歲等更高年齡段上移之際,大衆又果斷佈局SUV戰略,並於2019年二季度快速成爲SUV車市的第一銷量品牌。吉利、長城等廣大想挑戰大衆的中國品牌,已經輸在搶奪中年新機遇的起跑線上!2019~2027年SUV戰略將持續助力大衆捕捉中年新機遇,並推動價區上移

豐田汽車:2012~2018年豐田在華大規模佈局節能車

遭遇油門踏板、釣魚島等多個事件衝擊後,豐田於2011年開始迴歸原點,進一步注重產品質量,2012年在華推出雲動戰略,將戰略重心轉向以油電混動、小型車等爲核心的節能路線,在常熟建立研發與核心零部件國產基地,並於2015年率先試水卡羅拉與雷凌兩款油電混動車型,迎合了部分對品質有更強烈訴求的年輕用戶的購車所需。節能戰略推動豐田在華銷量持續提升,2018年超過130萬輛

豐田汽車:2019~2027年油電混動助力豐田捕捉中年新機遇

2016~2018年油電混動等車型推動豐田價區重心大幅上移,並跟上大盤節奏。2019~2021年豐田在華將全面普及油電混動,並試水純電動等節能產品,再加新中型SUV、新中高端MPV等車型持續國產,將助力豐田價區持續上移,更好抓住中年新機遇。2019~2027年有可能成爲豐田、本田等大規模佈局節能產品的車企在華髮展的黃金階段,年銷量有望突破200萬輛,危及大衆在華地位

豪華品牌:2013~2018年年輕化助豪華品牌份額突破10%

在歐美日市場,豪華品牌的平均年齡超過50歲,在中國僅有30多歲。奔馳前總裁蔡澈曾透露,奔馳在華平均年齡只有35歲,比德國低25歲,核心原因是近十年中國核心購車羣體越來越聚焦年輕用戶。2008~2017年購車主力低人口重心帶由20歲上下升至30歲上下,奧迪、奔馳、寶馬等及時推進年輕化戰略,不斷投放設計更時尚,車型級別更低的國產車,共同推動豪華品牌的市場份額由5.49%翻倍升至10.62%。2017~2019上半年豪華品牌份額再接再厲升至13.81%,林肯、凱迪拉克、英菲尼迪、謳歌等紛紛亡羊補牢,加速年輕化

豪華品牌:2019~2027年中年機遇助豪華品牌份額挑戰20%

2017~2027年中國車市消費主力的低人口重心帶將由30歲上下升至40歲上下,意味着青年紅利將畫上句號,開啓中年主導時代,增換購將成爲主體。同時隨着高人口重心帶由50歲上下升至60歲上下,也將進一步拓展豪華品牌的發展空間。理論上豪華品牌將成爲未來十年中國車市中年化的主要受益陣營,市場份額有可能突破20%,但實際上會對豪華品牌當下的年輕化戰略、低級別車型等提出新挑戰與新要求,甚至加劇豪華品牌陣營內部的優勝劣汰。2019~2027年“中年機遇”不同於年輕化的利益均沾,會加速提升豪華車市的集中度,並把豪華用戶的平均年齡提升至40歲以上。2019~2022年是豪華車市年齡主體切換的關鍵期,是雷克薩斯、特斯拉等新銳品牌挑戰傳統格局的機遇期,也是孕育WEY、領克等高端品牌的黃金期。“中年機遇”會讓部分過度年輕化或偷工減料的豪華品牌在未來幾年非常尷尬

奔馳:2015~2018年年輕化助力奔馳強勢反超奧迪在華銷量

2015~2018年奔馳大力推進年輕化戰略,不僅國產了GLA、CLA等低級別車型,而且加速C級、E級、GLC等主力車型的外觀、內飾等的全面年輕化。年輕化助力奔馳吸引了大量25~35歲年輕消費羣體,其中多數爲年輕女性,並於2018年終端銷量達到66.62萬輛,一舉反超奧迪的65.19萬輛

奔馳:2019~2027年中年化爲奔馳在華髮展創造新機遇

2017~2027年中國高人口重心帶將由50歲上下升至60歲上下,將進一步壯大豪華車市,爲奔馳等創造新機遇。低人口重心帶將由30歲上下升至40歲上下,也將進一步壯大豪華車市,爲奔馳等創造新機遇。期間奔馳在華的平均消費年齡極有可能超過40歲,將對以往年輕化主導的企業戰略提出新要求,加快融入中年消費訴求

沃爾沃:2016~2018年沃爾沃受惠年輕化有限,但培育出60系、90系兩大走量產品體系

2008~2018年沃爾沃在華銷量整體水平處於低位,於近兩年才突破10萬輛,不僅離奧迪、奔馳、寶馬的60多萬輛相去甚遠,也被雷克薩斯、凱迪拉克等同是第二陣營的品牌壓制。期間沃爾沃並未大規模推進年輕化戰略,緊湊級等低級別車型的銷量貢獻逐步萎縮,但培育出60系、90系等兩大走量產品體系

沃爾沃:2019~2027年中年機遇助力沃爾沃更好挖掘節能、環保、安全等自身傳統賣點

隨着消費年齡上移,人們對品質、節能、安全、使用成本、環保等產品本身的訴求進一步增強,其中節能、安全、環保等都是沃爾沃的傳統核心賣點。2019~2027年隨着人口重心上移至40歲上下和60歲上下,理論上有利於發揮沃爾沃的傳統優勢,但目前豐田、本田等正大規模推進油電混動技術,中國品牌也開始大規模普及電子安全配置等,沃爾沃的優勢並不顯著。2019~2020年沃爾沃急需一場“文藝復興”,不僅與吉利進一步強化技術研發等領域的大整合迫在眉睫,而且要理性反思當下有點“亡羊補牢”意味的年輕化戰略,以免再次踩空新機遇點



瞭解更多資訊請下載易車APP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