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并不是提倡父母去故意去打打孩子。

而是告诉父母一个道理,孩子应该有惩罚,如果只有说教,那显然是不够的。

以前私塾中先生的戒尺,当孩子犯了错误,直接就是打手心,所以孩子很敬畏老师,但是的确能够学出成绩。

当今的环境,人们故意夸大了打孩子的种种负面作用,从而形成了一种风气,那就是:只要是打孩子,就不是好父母。

其实对于“棒棍底下出孝子”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如果孩子没有惩罚,那不就是要无法无天了吗!尤其是这3个行为家长别惯着,6岁以后很难在改

李玫瑾教授在谈到一些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弊端时,曾讲道:“有些家长他在该管的时候不管,不该管的时候却开始管。”

李玫瑾教授还进行了解释和对比:

“男孩三四岁跟你闹,这孩子闹吧,他能怎么跟你闹?大不了在地下打滚。但是等他十四岁了,这个孩子还会跟你闹,他会怎么跟你闹?第一,他离家出走;第二,他跳楼自杀,还有服毒自杀。”

所以当家长看到孩子有这样3种行为的时候,一定要帮忙改正。

1、威胁家长

东东就是一个不达目的不放手的一个孩子,一旦看中的玩具就必须要,如果家长不给买就威胁家长。

家长同意买后,东东立马就坐在地上哭闹起来,大声叫着:“我都要,我都要!不给买我就不走。”最后甚至打起滚来。

面对孩子的威胁,父母要动之以情表示理解,可以用温柔的语言引导孩子,告诉孩子我们知道他的诉求、感受。

家长帮助孩子建立起是非判断体系,做出规范而正确的行为。

2、爱撒谎

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撒谎几乎是每个孩子都会犯的错误。

儿童心理学家通过实验发现,早在两岁多的时候,就已经有30%的儿童开始出现撒谎行为了,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个比例会不断攀升。

孩子出现对抗情绪,为了宣泄自己的不满,故意说谎,以示抗议,父母在要求孩子诚实的同时,首先自己应该以身作则,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个好榜样。

大人有时候也免不了犯错,即使面对孩子,也要做到勇敢承认。

3、乱发脾气

如果孩子已经开始发脾气,家长第一要做的,当然是保持冷静,否则父母暴躁的情绪会激起孩子更坏的情绪。

如果孩子仍然难以平静,可以试着抱抱他,让他暂时不要想这件事,用其他新鲜事物转移注意力。

所以说,孩子闹腾的时候,大人最好就保持安静,然后接纳他的情绪。

最主要的是让孩子自己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家长引导在重要,也要看孩子自己的能力,家长不能引导孩子一辈子。

所以最后还是要看孩子自己的控制能力,教育孩子就应该要让他们知敬畏,守规矩,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得到真正的成长。

家长要怎么帮助孩子管理自己的情绪

给孩子个台阶儿下

在孩子发完脾气之后就不要再提这件事了,如果他想要尽快结束发脾气的过程,就要及时表扬他。

不要翻旧账,不要针对他的坏脾气教导他,更不要坚持让他道歉或者承认错误,或进行任何形式的惩罚。

孩子发泄完之后,他通常很希望能够得到家长的安抚,多抱抱他,让他感受到父母不变的爱,这会让他很快忘掉发脾气过后的挫败感。

引导孩子坏脾气,这样做最见效

父母在引导孩子坏情绪的时候,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先询问孩子发脾气的原因,而不是第一反应指责孩子,实际上这也是一个引导孩子理性思考的动作。

在孩子对事情的不合理看法中,父母给予同理心和共情,常常会让孩子更好地打开心扉,最终能帮助孩子对自己的坏脾气和坏行为有一个客观的自我评价。

绘本就是让孩子接受知识最快最有效的好助手。近几年,绘本作为一种教育方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家庭所认可接受。

通过对绘本的学习,孩子可以学习到了生活中常遇到的问题的处理办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这套《儿童情绪管理绘本》。是我为孩子选择的绘本,可以帮助孩子有效的管理自己的情绪,10本书只需要60元,孩子的学习就是天性。

本套绘本是根据3-6岁孩子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结合该年龄段孩子的生活日常,从性格、行为、习惯等方面入手,通过生动有趣的小故事。

运用简练的文字融道理于其中,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性格。整套绘本配以精美、可爱的图画,趣味十足,更能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是孩子与家长们必不可少的亲子读物。点击下面卡片,就可以得到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