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態是最好的養生。

再好的藥物不如合理膳食,再好的膳食也不如擁有好心態。

心態就是人的精神狀態,心態好,自然熱情飽滿,充滿活力,好運自然會來。

保持良好的心態,其本質還是看一個人如何面對自己的不良情緒以及生活中的負面影響,這要經過歲月的歷練,需要一定的定力和修爲。

記載明代大儒王守仁言行的《傳習錄》一書中,有一個人眼睛有疾病,整天擔憂,王守仁對他說:“爾乃貴目賤心”,說他這是看重眼睛而輕視本心。

學生陳九川也臥病在牀,王守仁問他:“生病這件事,正確面對它很難,你感覺怎麼樣?”

陳九川回答:“這個功夫確實很難。”王陽明說:“常快活,便是功夫。”意思是,常常保持快活愉悅的心態,真就是功夫。

人要活得快樂,就必須保持一個好的心態。積極的心態能幫助我們獲取健康、財富與幸福。

人的心態過了關,生活上纔有認同,情感上纔有歸屬,纔是讓人快快樂樂的最根本原因。

心態不好,意味着思維的侷限、眼界的狹窄、判斷力的偏差、信念的不足。

心態不好的人,容易隨隨便便,隨便應付生活、隨便應付工作。生活變得糟糕,就是從得過且過開始的。

心態不好的人,目光短淺。每天只看到眼前的痛苦,做困獸之鬥,卻無法看見前方更遠的路。

心態不好的人,笑容很少。少了享受生活的心境和樂觀豁達的心態,一點陰霾,就遮擋了心底所有陽光。

只有內心豐盈富饒,強大寬闊,纔有靈魂的高貴,才能抵達想去的遠方。

整天計較一些雞毛蒜皮的事,心會很累。遇事不妨瀟灑、大度一點,保持愉悅的心情和內心滿足感。

在紛繁蕪雜的生活中,好心態無疑是一劑心靈的良藥。

願我們時刻保持好心態,讀書、跑步、努力工作、關心身體,成爲最好的自己,日子過得更舒心灑脫,身體纔會健康長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