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书治要》10则经典名言,寓意深刻,领悟了就懂得人。《群书治要》为魏征及虞世南等人编写,其撷取六经、四史、诸子百家中有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精要,汇编而成,“治要”,即治国必须遵循的纲要、理论与方法。

1. 不以小故妨大美。

选自唐·魏征《群书治要·体论》。看待别人,不要因为一个小的缺点,就否定其大的优点。

2. 不为苟得以偷安,不为苟免而无耻。

选自唐·魏征《群书治要·体论》。苟得:苟且求得。苟免:苟且求免。不要为了眼前的安逸,苟且求得,而不顾将来的祸患。

3. 不面誉以求亲,不愉悦以苟合。

选自唐·魏征《群书治要·体论》。不要当着本人面去赞美人家,以求别人对自己的欢心,也不要毫无原则的去附和别人。

4. 不曲道以媚时,不诡行以徼名。

选自唐·魏征《群书治要·政论》。诡:欺诈。徼:求。不做不正直的事来讨好世俗,不用欺诈的手段来骗取名誉。

5. 食不重味,衣不杂采。

选自唐·魏征《群书治要·贾子》。不重味是指花样不多。吃的东西没有过多的花样,穿的衣物没有过多的花纹。

6. 国以民为根,民以谷为命。

选自唐·魏征《群书治要·政论》。国家以人民为根本,老百姓以谷物为生命。

7. 敬一贤则众贤悦,诛一恶则众恶惧。

选自唐·魏征《群书治要·体论》。敬重一个有才能、德行好的人,其他的贤人都会高兴;惩罚一个恶人,也会使其他恶人产生畏惧。

8.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选自唐·魏征《群书治要·新序》。以天下人的快乐作为自己的快乐,以天下人的忧患作为自己的忧患。

9. 民存则社稷存,人亡则社稷亡。

选自唐·魏征《群书治要·申鉴》。社稷:国家的代称。有百姓存在,就有国家存在;百姓没有了,国家也就灭亡了。

10.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选自唐·魏征《群书治要·老子》。你对别人不讲诚信,别人对你自然也不讲诚信。

11. 杀一以惩万,赏一而劝众。

选自唐·魏征《群书治要·阴谋》。杀掉一人,是为了惩戒更多的人;奖赏一人,是要起到鼓励众人的作用。

12. 赏不劝谓之止善,罚不惩谓之纵恶。

选自唐·魏征《群书治要·申鉴》。该奖赏的不奖赏,等于叫人不要做好事;该惩罚的不惩罚,就叫做纵容恶人。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