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國璋當大總統的時候鬧了一個大笑話,這就是“賣魚事件”。

據傳,中南海的魚是前代皇家所放養,其中還有一條三尺長的紅魚和一條大鯉魚,上面繫着金圈,掛着金牌,一向就不曾爲人所捕撈。馮國璋入主中南海後,派人將湖中的魚一網打盡,然後命人在市場上高價賣出,一時間北京各飯莊都在叫賣“總統魚”,而所售之款盡入了馮國璋的私人腰包。當時有人寫了一個對子嘲諷說:“宰相東陵伐木,元首南海賣魚!”

當然,在軍閥混戰時期,民國的大總統也確實不好做,因爲各地稅收很少有正常解送中央的,而開口問中央要錢的卻多如牛毛。由於政局不穩,民國政府除了袁世凱時期有兩年做到了收支平衡,其他大部分時間都是靠舉債度日。

馮玉祥在他的回憶錄裏就曾記載,黎元洪做總統的時候經常抱怨:“唉,總統真不是人當的,這個月我又賠了3萬多!這樣計算,我每年就要賠上36萬。長此以往,我實在不能支持了。唉,你們看,這個月,我的煤礦股票和鹽票的利息,差不多都賠貼光了。東也捐款,西也募錢,叫人無法應付。每月進個十萬八萬,僅只捐款一項,就不夠開銷!”

民國政府的收入不穩定,也難免要影響到總統的個人利益。馮國璋做地方大員的時候對財政上的事情一向敏感,他知道大總統其實是名義好聽,一旦經濟匱乏,沒錢可花,那時的滋味就不好受了。因此,馮國璋在入京代理大總統前特別向段祺瑞提了一個條件,那就是將崇文門監督一職要到自己名下,因爲崇文門監督是個肥缺,每個月可以穩定地收到20萬元商業稅,可供總統府的開支

但是,一個月區區20萬的收入固然可以解決總統府的開支,但對於很多國務大事來說是無濟於事的。因此,馮國璋也難免像黎元洪一樣,有時候就要自掏腰包了。據馮國璋的幕僚惲寶惠回憶,爲了錢的事情,馮國璋還與多年的老兄弟王士珍鬧過彆扭。

事情是這樣的,王士珍當時做總理,馮國璋想讓他派個人到廣西督軍陸榮廷那裏去調停下南北衝突,但王士珍請示川資如何開銷的時候,馮國璋卻又不肯出這筆錢,而是讓國務院自己去解決。王士珍聽後,私下裏大發脾氣,他憤憤地說:“這件事還不爲的是他,我又不貪圖什麼!我一天到晚狗顛屁股垂似的,爲的是誰?這一點錢,他還不往外拿!”

最後,這筆款項還是由國務院開銷,但王士珍對馮國璋的吝嗇意見很大,這大概也是他總理沒幹多長時間的原因之一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