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看花,但我不會養花。

  賞過無數次的花,也養過無數次的花,可是,養着養着,都養沒了。唯有一盆君子蘭,幾乎年年送我嬌豔的驚喜。

  

  今年的君子蘭又開了,開在疫情還沒有結束的日子,迷人的綠葉,對對伸展着墨綠的生機,亭亭玉立的花柄擎起橘紅的花團,舀着暖陽,再次送來春的明媚,溫馨的橘紅色彩,家裏又多了生命的氣息,律動着生命的豐盈。按捺不住情不自禁的喜悅,給它拍了個美照,雖然不是第一次開花,但也別樣的心歡。

  宅在家防疫的日子,開學後,網上除了給學生上那點課,依舊瀏覽疫情新聞,捧起書本,翻幾頁書,心裏還是牽掛疫情。在360圖書館裏看幾篇美文,寫點小文。上午、下午,陽臺,成了我活動的空間。陽臺僅有5平方米左右,除了一臺偶爾當針用的縫紉機,一個閒置的旅行箱,就是幾盆花了。

  突然一個下午,驚喜地發現,花盆裏的君子蘭,疊綠的中間漸漸地冒出了骨朵,一朵兩朵三朵四朵……目光聚集,緊簇的花骨朵悄然撩起無比的喜悅,這是朝思暮想的結果,禁不住喜上眉梢,不久時日,這盆君子蘭會開出豔豔的嬌媚。

  還是上初中的時候,從掛曆上看到一幅君子蘭的圖畫。那幅畫,如同陽臺上開着的花兒,竟然一模一樣。那時,聽母親說君子蘭名貴,不好養活,一直有個心願,想目睹真實的君子蘭。直到畢業,在班主任老師家遇到真正的君子蘭,不過,那時只有葉片,沒有開花。老師說,君子蘭每年只生兩枚葉片,等長到七對葉片時方可蓄積開花的能力。那時老師家的君子蘭只有五對葉片,要看到花,還得等兩年。一年後,老師突然調離工作地,回了遠在他鄉的老家,我再也沒有機緣去看那盆君子蘭。於是,產生一個心願,自己也養一盆君子蘭。

 

   婚後,記不清哪一年開始,從友人家裏得到一株君子蘭。那時,這株才三片葉子,我悉心移栽花盆裏,慢慢的養着,等待着她的萋萋芳華。

  終於有一年的春天,君子蘭開花了。於是,年年,在春天裏期待君子蘭的那束橘紅。

  可是,在2015年的春天,家裏卻少了那抹橘紅的光彩。原因是2014年的那個冬天,家裏的暖氣重新改造,她一直生活在23度恆溫的臥室裏,後來從同學那得知,君子蘭最適合放陽臺養殖,恆溫倒不利於生長,也不會蓄養花蕾,於是,搬出去,再也沒有挪動過地方。

  2018年年底,一個寒冷的天氣,那盆君子蘭遭受夜裏寒氣的侵襲,全部耷拉腦袋,萎蔫了。過了幾天,所有的葉片枯黃,發乾。目睹心愛的君子蘭,心裏一片煩亂,惋嘆,疼惜一齊襲來,我遺憾地說:“可惜了,忘記把君子蘭搬到室內,君子蘭凍死了。”老公聽後,看了看說:”看來不行了,扔了吧。“我說,先放那,開春後再說。”

  收拾衛生,我找到小鏟深挖君子蘭盆中的土層,當挖到君子蘭根部,用手摸摸依舊是硬硬的觸覺,驚詫之時,幻想這盆君子蘭還會有生機,生葉,開花。於是,用剪刀剪去所有的枯葉,延續以往的習慣,定期澆水,終於,在萬木蒼翠時,那盆奄奄一息的君子蘭又發出兩片新葉,竊生生地窺視原本屬於自己的世界,陽臺上多了欣欣向榮的歡喜。暑假,竟然又多出幾對翠綠,又旺盛生命的綠色,這不正是驗證了那句民諺:“須知葉落根未死,待看春來芽又生”嗎。

  前幾日,君子蘭的橘紅嫣然了我的心歡,君子蘭是在奄奄一息時,葉子全部凍得如寒霜襲過,錯誤的判斷,要扔了的瞬間,一句話,一個舉動,一個念想,留住了她的生命。放棄,產生一場悲劇;竭力拯救,磨練意志,挽回的是生命,是轉悲爲喜的結局。

  君子蘭粲然地開了,這讓人不禁聯想到疫情期間,多少染病的危重症患者,是醫護人員的大愛,抱着不言放棄的信念,蒸騰着溼漉漉的汗水,賦予春天般的溫暖,把一個個病危者從死神的魔掌了搶回,帶給康復後的患者以及親人別樣的心歡,激動的淚水默默流淌着:大愛無私,大愛無邊。(1470字)

2020.3.21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