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羊網記者 豐西西 通訊員 伍曉丹“中國的科學家有確鑿的證據表明,喫生蜈蚣可能導致管圓線蟲感染。這種寄生蟲可以穿透大腦和脊髓,從而引發腦膜炎,甚至還可能會導致癱瘓和死亡。”近日,美國《紐約時報》、 《發現》雜誌、Science News、CNN等知名媒體先後報道了中國一項最新的醫學科研成果。

該論文以Eating Centipedes Can Result in 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 Infection: Two Case Reports and Pathogen Investigation(《喫生蜈蚣可能導致管圓線蟲感染——兩例病例報告及病原學調查》 )爲題,首次於當地時間7月30日發表於《美國熱帶醫學與衛生雜誌》。

項目研究人員之一、論文的第一作者,正是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神經內科醫師陸伶俐博士。通訊作者爲南方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李華教授。

案例:母子倆先後感染管圓線蟲引發腦膜炎

一切源於幾年前,陸伶俐博士收治的兩名特殊患者——一名46歲的中年男性和他78歲的母親。首先來醫院的是老人,主訴連續幾個星期頭痛得厲害,而且非常嗜睡,發展到存在一定程度的認知障礙。

治療團隊對患者的腦脊液進行了研究。“很明顯不對勁,正常人的腦脊液是無色透明的,而患者的腦脊液呈黃色,而且十分渾濁”,進一步檢測發現,腦脊液中白細胞、蛋白增多。“當時結合初步的檢查檢驗結果,以及頸部僵硬等症狀,我們考慮可能是腦膜炎。”陸伶俐博士表示。

當檢查排除了病毒或細菌、結核等病因後,爲了尋找其他潛在的可能病因,陸伶俐博士團隊對患者的腦脊液進行了細胞學進一步分類檢測,發現腦脊液中嗜酸粒細胞顯著增多,最關鍵的是,管圓線蟲抗體陽性,這意味着患者有管圓線蟲(一種寄生蟲,又叫鼠肺蟲)感染。

一位78歲的老年人,明確沒有食用過蝸牛等軟體動物史,爲什麼會突然得管圓線蟲病?正在醫生們費解的時候,老人兒子的入院爲他們提供了線索。

老人入院幾周後,她一向健康的兒子也因持續了20多天的輕微頭痛,前來珠江醫院神經內科就診,而其腦脊液的檢查結果,與母親一致。經詳細詢問,原來他和母親在此前都喫過生蜈蚣。原因是他聽別人說,喫生蜈蚣可以預防冬天感冒。

所幸,經過21天的抗寄生藥物阿巴達唑和兩週療程的類固醇地塞米松治療,母子兩人都順利痊癒出院。

研究:喫生蜈蚣很可能導致管圓線蟲感染

喫生蜈蚣與管圓線蟲感染,究竟是偶然,還是有一定程度的因果關係?兩者特殊的聯繫,引起了陸伶俐博士的興趣。於是,她聯合南方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李華教授等人開始了相關研究。

管圓線蟲通常存在於老鼠的肺動脈,也因此常被稱爲鼠肺蟲。不過,它們的生命週期比較複雜,在老鼠等齧齒動物體內“安家”之前,需要在“中間宿主”(如蝸牛一類的軟體動物)中生活一段時間。

爲了證實猜想,他們從患者購買到蜈蚣的農貿市場購買了20只蜈蚣。結果,居然在其中的7只蜈蚣樣本中都發現了管圓線蟲3期幼蟲,且每隻蜈蚣平均含有56條3期管圓線蟲幼蟲。進一步提取蜈蚣的DNA,採用PCR擴增方法,他們發現蜈蚣體內有管圓線蟲相應基因。

陸伶俐博士研究團隊研究發現,蜈蚣可能確實可以成爲管圓線蟲的暫時宿主,將這種寄生蟲傳播給人類。不過,至於能否像蝸牛一樣,本身就可以作爲管圓線蟲的中間宿主,仍需要進一步研究來證實。

一方面,蜈蚣與管圓線蟲感染存在着千絲萬縷的聯繫;但另一方面,因藥用價值,蜈蚣在中藥裏又佔據了一席之地。據瞭解,在傳統中藥中,已有幾個世紀使用乾的或粉末狀蜈蚣來治療各種疾病如百日咳、破傷風、心血管疾病和風溼性疾病的歷史。

對此,陸伶俐博士解釋,用於中藥的蜈蚣通常是被曬乾了或做成粉末狀,在製作過程中,寄生蟲早就被殺死了,是不會再傳播給人類的。“至於用野生的生蜈蚣來治病,還是要小心慎重。”

作者:豐西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