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城銀信認爲,因地制宜地實施產業扶貧是各地脫貧的關鍵所在。我國貧困地區分佈於全國不同省級行政區內,各地自然條件、資源條件相差較大,因此在扶貧工作中,只有做到“對症下藥”,纔有可能做到“藥到病除”。而在這一過程中,市場化運作變得越來越重要。

中城銀信表示,脫貧攻堅工作除了要積極貫徹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外,同時也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參與,強化政府、市場、社會等多方對精準扶貧工作的重視。除了政府主導以外,市場化運作可以更加有效地發揮貧困地區的潛在資源或獨特資源優勢,並將其轉化爲效益,真正實現產業精準扶貧。

中城銀信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也始終牢記着企業要承擔的社會責任,企業的一些項目展開也緊緊圍繞“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重要思想。因爲一直深耕於光伏太陽能發電領域,因此中城銀信選擇了光伏扶貧。與旅遊扶貧、電商扶貧一樣,作爲一種新模式,光伏扶貧利用貧困地區荒山荒坡、農業大棚或農業設施等建設光伏電站,使貧困人口能直接增加收入,真正做到精準扶貧。

目前,中城銀信正在運作當中的梅河口“光伏+三產融合” 示範基地項目正是利用當地光照資源,建設了集中式光伏發電站,並全面推動農牧業及清潔能源產業的跨界融合,結合農牧業、旅遊觀光開展多種“光伏+”應用。

梅河口“光伏+三產融合” 示範基地項目由中城銀信旗下梅河口中城銀信光伏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啓動建設,佔地面積約1萬畝,一期投資2.3億元。目前25mw光伏發電項目已順利併網發電。即使在12月份,冬季光照時間短、雨雪天氣多的環境下,電站每日發電依舊高達8.7萬餘度。作爲一種可再生清潔能源,光伏在節能減排領域發揮着重要作用,該光伏發電站每日可節省近30噸煤,大約減少二氧化碳氣體排放78.6噸,二氧化硫0.25噸。光伏扶貧與綠色發展的有機結合,爲精準脫貧實踐了一條光明之路。

據悉,梅河口“光伏+三產融合” 示範基地項目已獲得梅河口市脫貧攻堅辦公室批覆認可,並通過兩種方式進行扶貧,一是通過光伏發電站的運營,農牧業的種植、養殖,項目基地充分吸納就業人員,爲當地百姓增加大量就業機會;二是中城銀信按照1分錢/度電的標準從項目上網電價中提取收入,用於補貼當地無勞動能力、患有疾病的居民,助力精準扶貧。

此外,在分佈式光伏發電方面,中城銀信目前的戶用分佈式光伏扶貧合作項目也已在安徽、福建、海南、湖北省黃岡市浠水縣等地運作中。截止到今年10月底,中城銀信戶用分佈式光伏扶貧合作項目已成功併網的總髮電量近13萬千瓦時。

中城銀信表示,因一些貧困地區多地處偏遠,交通基礎設施落後,本着務實求精的態度,中城銀信選擇與華爲、天合光能等光伏類行業領先品牌達成戰略合作,力求爲光伏電站建設提供優質的設備與系統,以減免交通不便帶來的影響,降低用戶後期電站維修成本,實現更好的扶貧效果。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