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當一個王朝要滅亡的時候,往往會出現許多推動這些王朝滅亡的人,這些人,被當時還殘存的王朝稱爲造反分子。而這些造反分子中有一類人基數最大,這類人,就是古代的農民。

除此之外,中國古代的造反,還有一個奇特現象:那就是最先造反的是農民,最後當皇帝的,往往是當官的。

那麼,爲什麼會造成這種現象呢?別急,往下慢慢看,你就能理清裏面的邏輯了。

我們國家古代的封建王朝,從秦朝開始,到清朝結束,都可以說是一個靠農業稅收爲主的國家。因此,農民羣體基本上可以說是一個封建王朝最重要的羣體了。

我們都聽過這麼四個字,那就是士農工商,士就是當官的,農自然就是農民了。可以說,古代的封建王朝給了農民很高的表面地位。但事實上,古代封建王朝的農民,實際上過得是很艱難的。

造成這個表裏不一的原因,主要是有這麼兩點。一是古代的封建王朝往往很需要農業和農民的支持,在技術水平落後的古代,一年的糧食產量,甚至就決定了一個封建王朝的政權是否穩定。

如此一來,在農業稅收方面,古代就卡得很死,而地裏的莊稼,又並非是完全由人控制的,有時候洪水來了,乾旱來了,一年顆粒無收也是有可能的。

二是因爲古代的土地兼併制度。我們知道,古代有一個名聲非常不好聽的階級,這個階級叫地主階級。他們往往掌控中一個封建王朝絕大多數的土地,但是卻並沒有足夠的生產力來生產,因此,就需要僱傭農民來進行種植糧食。

而這種土地兼併,幾乎是決定了一個王朝的興衰。在剛開始的時候,農民也有着自己的耕地,但是隨着時代的發展,農民手裏的土地要麼被封建王朝給進行徵收了,要麼被那些有錢的地主給徵收。

也是,就有人問了,一開始農民手裏有土地,最後爲啥都會流失呢?其實,最根本的,還是因爲一個封建王朝隨着國力的衰落,所控制的土地流失。

當封建王朝的國力衰落以後,說明戰爭就會逐漸增多,當戰爭增多之後,封建王朝就更加需要來自農業的資產,因此,要麼這些封建王朝將土地徵收之後不還或者賞賜給有功之臣,要麼,經過幾次歉收交不上稅的農民,就會主動或者被迫地將土地賣給地主。

其實,只要稍稍翻一下古代的史書,就會發現,每隔個幾年,總會有地方出現洪澇乾旱。而出現這些災情的地方,農民就會失去收成。

又因爲農民往往家底薄,經受不起這些洪澇災害,在歉收的情況下,就會選擇將手裏的土地出手,以維持生計。

在古裝電視劇《朱元璋》裏,窮困的朱元璋一家,最後甚至連稻種都所剩無幾。

這些造成古代農民流失土地的現實原因,在王朝末年的時候,會膨脹到一個古代封建王朝無法承受的點,然後會像一個炸藥桶一樣,在某個時間點突然爆炸。

因此,古代最先造反的,往往是農民,因爲在封建王朝末年,農民流失土地之後,不僅喫不上飯,甚至還要交更多的稅,有的稅,甚至要交到幾十年之後。

在電影《讓子彈飛》裏,鵝城百姓的稅被上幾任縣長給收到了幾十以後了,在封建王朝的末年,還真是會發生的真實情況。

面臨喫不飽飯,各種苛捐雜稅,加上還要服徭役的情況,封建王朝羣體中人數最多的農民羣體,受到直接衝擊最嚴重的他們,終於忍無可忍。於是,便斬木爲兵,揭竿爲旗地開始進行造反,歷史上比較出名的有陳勝吳廣起義,黃巾起義,元末紅巾軍起義,清末的太平天國運動。

但是,最後的歷史往往會出現這麼一個情況,那些最後當皇帝的,往往是當官的,有的可能還是前朝的官員,比如唐朝的開國皇帝李淵,就是隋朝的重要官員,他和楊廣,還是表兄弟。

那麼,這又是爲什麼呢?

其實,從史書中,我們不難發現一個現象。那就是古代農民造反,往往侷限性很大。

這個侷限性在於,農民造反的根本是爲了有一條活路,最後能夠有個穩定的生活,能夠喫上飽飯。

但是,造反往往只有三條路可走,要麼造反失敗,被剿滅,要麼造反成功,但是被其他的起義軍給剿滅,要麼最後造反成功,消滅大部分敵人和同樣的造反者,奪得最後的政權。

當然,也有一些造反者最後加入了那些他們打不過的造反政權。

而農民起義軍,往往是迫於無奈進行造反,且不說造反失敗。就說造反成功,成功以後,可就不僅僅是一個喫飯問題需要解決,這個時候內部需要怎麼有效地去進行管理,該怎麼封賞有功的功臣,該怎麼去把那些同樣造反的人給消滅掉。

可以說在這些方面,農民起義軍的領袖,因爲缺乏見識,天生就比那些做官出身的造反勢力弱。

比如陳勝吳廣,最後被章邯剿滅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內部管理出了問題。而那些做官出生的造反勢力,往往有着比較系統的管理制度,應對如何獎懲,應當如何對付同樣的造反勢力,這些人往往比較有見識或者起碼有更多的智囊團爲他們出謀劃策。

比如底層起來能夠造反成功的劉邦和朱元璋,要是缺少了像張良,蕭何,李善長,劉伯溫這樣的人物,就是再能打,恐怕也守不住最後的勝利果實。

因此,僅僅從概率上來說,也一定是那些對造反做了充足準備,並且在不斷完善自身的造反勢力,能夠取得最後的成功。

而在農民起義軍中,他們天生就缺乏這樣的能人,又缺乏發現人才的見識,最後的路就越走越窄,最終就可能失去奪得天下的機會。

(如果您覺得筆者的文章寫得還行的話,就隨手爲筆者點個贊鼓勵一下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