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國內首起“毒跑道”公益訴訟案件,獲評“年度推動法治進程十大案件”!

點擊上方藍色字體,關注我們

15

2016年4月,位於北京市朝陽區的劉詩昆幼兒園,所鋪設的塑膠跑道被發現散發刺激性氣味。

公益組織中國綠髮會向法院起訴,請求幼兒園拆除塑膠跑道、對污染的土壤和大氣環境採取修復或替代性修復措施等。據悉,這是因“毒跑道”事件引發的全國首例校園環境公益訴訟案。

該案通過調解結案,幼兒園在拆除跑道的同時,捐出10萬救助基金保護生態環境。案件承辦法官介紹,審理該案期間,法院向社會公告30天,徵集與“毒跑道”有關的知情者和受害者。

案件回顧

▲▲▲

2016年3月26日至4月1日,劉詩昆幼兒園鋪設塑膠跑道。投入使用後,塑膠跑道散發刺激性氣味。

“部分家長找到中國綠髮會投訴,提供了孩子身體不適甚至流鼻血的一些症狀”。北京四中院主審法官馬軍介紹,綠髮會以“破壞大氣和土壤環境,對社會公共利益造成侵害”爲由,向北京市四中院起訴,請求劉詩昆幼兒園承擔拆除園內的塑膠跑道,對污染的土壤和大氣環境採取修復或替代性修復措施等責任。

2016年7月21日,法院正式受理該案。

在案件審理過程中,劉詩昆幼兒園承認確實鋪設了塑膠跑道,在出現問題後於2016年6月就動工拆除。並表示願意承擔相應的責任,彌補造成的損害。

雙方均有通過調解方式解決糾紛的意願,承辦法官多次從中調解。這一過程中,幼兒園主動拆除塑膠跑道,並鋪上草坪,雙方還推動劉詩昆幼兒園集團公司下屬其他幼兒園拆除塑膠跑道,並已實際執行。

2017年2月24日,雙方達成調解協議,內容爲:北京朝陽區劉詩昆萬象新天幼兒園拆除該園內鋪設的塑膠跑道,並鋪上草坪;劉詩昆幼兒園以保護生態環境爲目的,向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捐助10萬元。4月10日,北京四中院法院向雙方出具正式的調解書。

案件跟蹤

▲▲▲

環境公益訴訟複雜類型新,在審理過程中存在諸多“難點”。

“環境公益訴訟的調查取證比較困難。”主審法官馬軍介紹,我們所處的室外環境隨着天氣千變萬化,形成大氣環境污染時,可能隨着風雨天氣變化很快消散。

此外,當時國家沒有相應的兒童跑道標準,“同樣的塑膠跑道,成人可能沒有反應,但兒童個子矮,很有可能對塑膠地面產生不適。”

如何判斷塑膠跑道有沒有構成污染環境?如何及時保護未成年人身健康、恢復校園生態環境?馬軍說,這是審理案件中面臨的最大兩個難題。

“大部分公益訴訟要走鑑定程序,過程漫長,經過一審甚至二審,少說要一兩年,但這個案件中家長都很着急,在鑑定結論出現前,我們怎麼能先避免損害進一步擴大?”

法庭決定馬上啓動調解程序,同時向全社會公告30天:“誰願意參與這個訴訟?誰還有證據?”馬軍說,公益訴訟外並不“涉利”,而是維護全社會公衆在某方面的權益。

“我們將審理中遇到的問題告知有關部門,希望推動諸如跑道標準、建設等方面的問題解決。”馬軍說。

不久後,案件很快得到了推動。首先,幼兒園方面表示高度配合,“不僅拆除涉案一家幼兒園的跑道,將全國下屬8家幼兒園的塑膠跑道均作了拆除,同時替換了草坪。”

環保部門也作出回函,通報在全市中小學和幼兒園重視學生身心健康和安全,排查整改停止使用存在問題塑膠跑道。推動塑膠操場建設標準的制定。

“在調解過程中,我們也認爲被告除恢復生態環境外,還要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這近似是對破壞行爲的懲罰。”馬軍說,幼兒園決定以保護生態環境爲目的捐助10萬元。

“有時候,單純地判決賠償不能實現公益訴訟目的。”馬軍表示,公益訴訟是讓被告主動履行責任、恢復生態環境,讓全社會對事件引起重視,讓污染環境的單位或者企業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在首例毒跑道環境訴訟案中,我認爲,公益訴訟的目的實現了”。

前不久,改起全國首例‘毒跑道’公益訴訟案”從20個具有重大社會影響的候選案件中脫穎而出,在資深專家及數十萬網友的投票支持下,分別獲評“2017推動法治進程十大案件”“媒體關注的2017北京法院十大案件”。

你可能感興趣

塑膠跑道新國標明日起全面實施,這些要點你都掌握了嗎?

爲加強《中小學合成材料面層運動場地》落地實施,教育部發布四大管理通知!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