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是,父母因爲存了一輩子錢,這時候他們哪怕只投資保本的理財產品,或許收益也會比年輕人要高,這,便是本金的作用。我們換個角度想想,父母投資保本理財產品,至少沒有風險,年輕人甚至是不用擔心,這,遠比像小胖媽媽那樣天天追求高收益要好得多吧。

相信理財的人都知道,對於不同的年齡階段來說,對理財收益的需求也是不一樣的。年輕的時候,或許因爲我們有着穩定的收入,所以便可以追求高收益的理財產品,哪怕虧了,也還是有着源源不斷的工資進賬,所以虧本沒什麼大不了。

但是,對於年齡較大的人來說,或許虧損便是無法接受的,畢竟,他們因爲年齡限制而收入越來越少,是經不起這種虧損的。近日,小胖在社區看到一則理財方面的提問:父母理財方式太過於保守,每月的收益慘不忍睹,自己想着讓他們買一些收益更高的產品,但又不知道該如何進行干涉。

那麼,對於父母的理財方式,年輕人該不該干涉呢?不同年齡階段的理財思維,又真的能夠強行灌輸嗎?理財,到底該求收益,還是求風險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理財那些事兒。

一、父母理財太保守,該不該干涉?

正如小胖所說,因爲不同年齡階段對於風險的認知有所不同,所以年輕人並不應該干涉父母的理財方式。因爲,或許在年輕人看來他們的收益過低,甚至是可以用慘不忍睹一詞來形容,但是,說不定父母更喜歡這種低風險的產品呢?

畢竟,我們還沒有到達那個年紀,加上沒有生活在他們那個年代裏,所以對於金錢的認知肯定是沒有他們深刻的。換句話說,父母因爲經歷過真正的貧窮,所以對於他們來說,收益哪怕再少,但勝在穩定,這,或許是年輕人所不能理解的。

誠然,年輕人因爲具備更多的理財知識,甚至是投資的產品也更多,所以會有一個非常適合自身的理財方法與計劃。但是,這種方法適合年輕人,卻未必適合老年人,這,便是差異。所以,你投資你的,父母投資他們的,互不干涉纔是最好的。

二、有些時候,干涉是必要的

當然了,並不是所有的父母對於風險以及本金的認知都如此深刻,所以,有些時候我們年輕人的干涉是必須的。因爲,只有這樣,或許才能給父母敲響警鐘,讓他們意識到風險的嚴重性。

例如,小胖的媽媽平時沒有什麼理財的習慣,更是不喜歡通過看書來獲取一定的理財知識,在她的思維裏,所想要的便是今天投資1萬塊錢,過兩天能夠變成2萬甚至是4萬等等,這種思維,弄不好真的會出大問題。

所以,小胖會時不時的給她灌輸一些風險方面的理論,例如國家所規定的最高利率是多少,超過多少便有可能收不回本金等等。只有如此強行干預,她纔會認識到原來自己所想要的收益,壓根就不可能達到。哪怕真的有這種好事,也是不會落到她的頭上,只有清楚了這一點,纔不至於做白日夢,如此,也纔不會損失本金。

三、理財,該求收益還是求風險?

誠然,我們在年輕的時候,收入有可能會越來越高,畢竟,當人生達到40歲的時候,算是一個收入的頂峯。那時候,或許是我們賺錢最多的時候,而與此同時,或許因爲賺錢太多,所以我們想要投資風險更高的產品,以此來獲得更高的收益。

但是,我們卻忽略了一點,那便是高收益與高風險是並存的。舉個簡單的例子,一款產品如果能夠給我們帶來50%的收益,那它就會有50%的可能讓我們本金全無,這種風險,試問真的能夠接受嗎?

很多時候,保本其實更重要。因爲,我們組建家庭之後纔會明白,只有錢在自己兜裏,纔是真正的幸福。不然,哪怕你今天收益賺得再多,明天也有可能全部賠進去,如此大起大落,沒有哪個普通人真的能夠接受。

當然了,年輕人追求高收益的理財產品,或許還有一個原因便是他們的本金不多。在這種情況之下,便只能追求高風險,如此才能用最低的本金去撬動高收益。但是,父母因爲存了一輩子錢,這時候他們哪怕只投資保本的理財產品,或許收益也會比年輕人要高,這,便是本金的作用。

所以,很多時候不能以年輕人的思維來評判父母做得對還是不對。我們換個角度想想,父母投資保本理財產品,至少沒有風險,年輕人甚至是不用擔心,這,遠比像小胖媽媽那樣天天追求高收益要好得多吧?

那麼,您覺得父母理財太過於保守,且收益慘不忍睹的話,年輕人該不該加以干涉呢?在您看來,父母的年紀應該追求高收益嗎?您在平時理財當中,更看重風險還是收益呢?歡迎一起在留言區聊一聊!

(打字不易,看完請幫忙點個贊哈,如果您喜歡小胖的文章,也請關注一下,小胖先謝過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