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經授權轉自公衆號FindingSchool

  (ID:findingschool)

  原文/TheAtlantic

  翻譯/FS-Icy

  今年春季,耶魯向超過35,000名申請人發送了最後一輪拒絕信,這些申請者在爭奪1,550個新生名額中被淘汰。與其他頂尖大學一樣,進入耶魯大學的人也是鳳毛麟角:2022屆申請者中,只有6%的學生被錄取。

  9月26日,《華爾街日報》報道稱,美國司法和教育部門正在調查耶魯大學涉嫌歧視亞裔申請人一案。這一聲明發布的前幾周,哈佛同樣面臨種族偏見的指控。這些都是川普政府加強打擊美國頂尖大學涉嫌種族歧視的舉措。

  調查結果尚不可知,但哈佛和耶魯都強烈否認這些指控。無論如何,有一點不言而喻:美國精英大學的招生需要改革,這些頂尖學府需要對以往的招生標準進行徹底的反思和轉變,最終,它們的招生方式將受到公衆和法律的監督。

  美國的頂尖大學從來都只屬於少數人。在美國人口持續增長、大學入學率不斷上升的大環境下,哈佛、耶魯、普林斯頓、布朗等頂尖名校的錄取率始終低於10%。這些高等學府在直接或者間接地推動着一種風氣:對名牌大學的癡迷。

  近年來,一些學校的申請人數飆升,美國Top 50大學的錄取率從2006年的36%左右一路跌至23%,藤校的錄取率更是不斷創下歷史新低,哈佛的2018年錄取率接近10年最低點

  背後的原因是申請人數和錄取人數之間的供求不均。美國高中畢業生人數從2009年的310萬增長到2016年的360萬,然而耶魯和其他常春藤的錄取人數幾乎停滯不前:2005-2006學年,耶魯招收了1,321名本科生;而在2016-2017學年,這一數字僅略微上升至1,367名學生。 也就是說,申請人數在增長,而錄取人數不變,那麼錄取率就會相應下降。

  爲什麼精英大學不願擴招?部分原因是這些學校本身就希望設立高門檻,因爲錄取難度會影響它們在USNews的排名。“頂尖大學的入學率直線下降,這意味着今天進Top 50大學的難度和1980年進普林斯頓一樣難。”The Atlantic雜誌供稿人Matthew Stewart如是說。

  但排名也不是唯一的罪魁禍首,在申請人心目中,這些頂尖名校的高門檻,這是他們爲之神往的原因之一能進的去,就是優秀的證明。耶魯大學的學生爲自己在6%的錄取率中脫穎而出而有優越感。正如前哈佛大學法學教授Lani Guinier所說,美國式精英概念裏認爲“高門檻代表着卓越”。

  耶魯大學校長Peter Salovey今年6月在Aspen Ideas Festival的一個小組討論上提出了這一現象: “美國公衆普遍認爲,即使全美有3,500多所大學,但只有8所大學值得去。這種思維是我們作爲教育界領袖,所應該反對的。”

  Salovey補充說,耶魯希望能通過擴招,來調和這一現象,預計來年錄取新生規模將增加200人。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