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綠馳汽車於今年3月完成股權變更,河南省屬國有企業——河南省國投企業管理有限公司認繳20億元入股60%,成爲綠馳汽車的實際控制方,深圳九州匯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由持股100%變爲40%,這也是造車新勢力中第一家被國資控股的企業。2019年5月,綠馳汽車與長安汽車簽署協議,利用已經退出中國市場的長安鈴木工廠進行代工生產綠馳的第一輛量產車型,這款新車將於2020年下半年上市,續航里程爲420公里,配備L2.5級自動駕駛技術。

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雖起步較晚,但發展迅速。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我國目前經營範圍含“新能源汽車、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燃料電池汽車”的企業超過14萬家,超過83%成立於5年之內。

但在車市持續下滑的趨勢中,新能源車也未能倖免,近幾年湧現的這些造車新勢力們,除了愛弛、小鵬、蔚來、威馬、理想等已實現量產交付的頭部企業情況稍好外,大多數新能源車企在國家補貼退坡和資金壓力下,都處於困難的邊緣。再加上了今年意外的疫情影響,部分造車新勢力不得不直面生死存亡。

截至目前,有超過1.6萬家企業相繼註銷或者吊銷(佔比約12%)其中還有不少當年雄心勃勃要闖出一番天地,而現在早已銷聲匿跡的車企,綠馳汽車就是其中之一。

綠馳汽車於今年3月完成股權變更,河南省屬國有企業——河南省國投企業管理有限公司認繳20億元入股60%,成爲綠馳汽車的實際控制方,深圳九州匯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由持股100%變爲40%,這也是造車新勢力中第一家被國資控股的企業。這次股權變更後,公司註冊資本由約13.47億元增至33.66億元,企業類型由有限責任公司變更爲其他有限責任公司。公司全稱也由綠馳汽車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更名爲綠馳汽車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綠馳汽車創立於2015年底,註冊資本爲人民幣12億元,創始人是曾任福田汽車集團副總經理、華泰汽車集團總裁的王向銀。成立之初的投資方爲中能東道、中能資本和中能東道(北京)投資管理有限公司,2018年變爲深圳九州匯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100%持股。

2018年初,綠馳發佈首款轎跑概念車和首款量產SUV產品,首款轎跑概念車是與意大利I.DE.A公司合作推出的天王星,計劃2018年日內瓦車展首發。但隨後開幕的日內瓦車展上,綠馳汽車並沒有出現。而原計劃2019年6月上市首款緊湊級SUV車型,至今也未見蹤影。

2018年6月,綠馳汽車開始籌劃自建廠,與江西省九江市政府簽約,投資55億元在九江建生產基地,規劃產能年產20萬輛,一期建成後年產10萬輛。不過,後來九江的自建工廠情況也鮮有音訊。

2019年5月,綠馳汽車與長安汽車簽署協議,利用已經退出中國市場的長安鈴木工廠進行代工生產綠馳的第一輛量產車型,這款新車將於2020年下半年上市,續航里程爲420公里,配備L2.5級自動駕駛技術。但長安鈴木位於重慶的工廠均爲燃油車生產線,現在改生產新能源車,其生產情況還是令人擔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