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阮籍与嵇康都未想到,他们选择的玄游山水,后来成为名士风度的象征之一。不得不说,阮籍与嵇康的影响力极广。他们之后,凡是想成为名士的人,必然得去游山玩水一番。凡是已经成为名士的人,仍是必然去游山玩水一趟。

游山玩水成为名士的必做“功课”。

阮籍

或许不只是阮籍与嵇康的影响,走进自然,亲近山水,是魏晋南北朝名士们追求自然之性的表达。这样的思想,源自玄学。

玄学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很是盛行,它告诉人们,要“大道无为,顺其自然,万事万物均要顺其自然之本性”。要做到这点,就得到大自然中去吸收、去感悟。

嵇康

于是,从曹魏正始年间开始,名士们开启了游山玩水,感受玄学的游玩风气。“竹林七贤”率先示范,他们纵情山水,放荡不羁,淋漓尽致地展现着魏晋南北朝名士风度。大好河山,洒脱名士,游玩于山水间追求着自然之性。

要说名士,少不了王谢两大家族的成员。“山阴道上桂花初,王谢风流满晋书”。大名鼎鼎的东晋谢家,真正实现大红大紫的历史跨越,只因一个人——谢安。

谢安从小名气响亮,可称为童星。但名气、声望越来越红火的谢安,却选择隐居东山,在山水中抚育谢家一大帮孩子。闲暇时,谢安喜欢邀请朋友们在山水间游览,赋赋诗,再喝喝小酒。

谢安

有一次,谢安带着朋友们划船游览,几个人在船上边喝酒边吟诗,正在惬意兴头上,忽然刮起大风浪。谢安的朋友孙绰等人惊慌失措,吓得在船上又跑又跳。谢安却镇定自如,他不管环境变化,照样喝着酒,悠然地吟好诗。谢安轻轻放下酒杯,慢慢地说:“如此,将无归!”

谢安的镇定与胆识,安抚了惊慌失措的朋友们,他那一语中的提醒,更是让大家冷静下来。在谢安的影响下,经历灾难的一船人平安返回。

由此,人们得以知晓谢安的胆识。一场随意闲适的游山玩水,对谢安而言也是一场展现自我的考验场。

东晋大名士、书圣王羲之,和他的好友谢安一样,也是一位醉心山水的游客。

“与东土人士尽山水之游,弋钓为娱。又与道士许迈共修服食,采药石不远千里,遍游东中诸郡,穷诸名山,泛沧海”。江浙一带,青山绿水,风韵秀美,这片东土是王羲之最喜爱的名山胜水。

王羲之酷爱山水,辞官后更是沉醉于山水。除组织声名远播的“兰亭雅集”聚会外,王羲之更是巧妙地将天地灵气与书法艺术结合起来,将游览与艺术结为一家。

梁武帝萧衍评价王羲之的书法:“王右军书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唐太宗也对王羲之的书法赞赏有加。

龙盘虎踞,云舒霞卷,这便是人们眼中王羲之书法的形态。如此飘逸自然的书法字体,怎么看也包含着山水的灵气,显然与书圣酷爱大自然、钟情山水分不开。

南朝时期,名士们游山玩水的势头更足,也更随意轻松。

探索自然,寻求造化,不再是这一时期名士们游山玩水的主题。感官的享受,审美的舒畅,是秀美山水吸引住名士眼睛的原因。谢灵运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不只钟情痴迷山水,更将山水升华为诗歌。

出身于陈郡谢氏士族的谢灵运,从小家境优越、教育良好。优裕的条件与环境,使得谢灵运能在畅游山水中,收获其他名士文人中少有人能创作的山水诗。

谢灵运游山玩水,不一定会辛苦地前往大自然,衣食无忧的他,喜欢在自家庄园里建山引水。有时间,他也很喜欢带上大批朋友出门游览寻迹。

曾有一次在外游览山水,谢灵运带了浩浩荡荡上百人。这么大一群人伐木开路,爬山涉水,惹来旁人惊慌疑惧,纷纷以为山贼来了!

如此喜欢旅游聚会、沉醉诗歌的谢灵运,看起来似乎是一个没有志向的公子哥。其实,这是误会。作为名门世族,谢灵运也渴望在政治上有所作为,遗憾的是,谢灵运没能遇上赏识他才能的伯乐。

政治上失意,使得谢灵运继续流连于游山玩水。但在那样的流连中,他又忘不了有所作为的政治抱负,结果,让自己陷入两难,陷入矛盾的人生。

谢灵运的游风,可谓看似无所求,实则有所求,他渴望求得心灵的平静。

一言:《历史的风尚·魏晋南北朝》

编辑:浙江大学中国近现代史所研究生萧宸轩

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