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全縣適度規模種植晚熟柑桔的業主已達 503 個, 種植面積在1 000 畝( 66.67hm 2 )以上的晚熟柑桔生產基地 80個,累計面積達 15.9 萬畝( 1.06 萬 hm 2 ),佔全縣晚熟柑桔總髮展面積的 95% 以上。同時,由縣農業農村局負責,聯繫西南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柑桔研究所等協作單位,編制《武勝大雅柑生產技術規程》《武勝大雅柑幼齡果園綠色生產技術管理歷》《武勝大雅柑成年果園綠色生產技術管理歷》等標準化技術手冊,將管護過程具體化,指導各基地按標準進行生產, 具體包括病蟲害防治、肥水管理、基礎設施修建等各個環節。

緊盯市場調結構,突出重點顯特色

以“大雅”爲主的武勝晚熟柑桔產業值得期待

武勝縣是我國中西部地區典型的傳統農業生產大縣, 農業人口占比高 ( 2015 年底仍超過75% ),經濟基礎相對薄弱。 如何幫助農戶脫貧致富奔小康,避免在全國上下齊心努力完成“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工作中拖後腿,是擺在歷屆縣委縣政府面前的一大難題。

武勝縣晚熟柑桔產業佈局示意圖

武勝縣人民爲謀求發展從來不甘落後。 新中國成立以來, 一代又一代的武勝人緊跟時代步伐,根據區域自然環境和社會經濟條件,不斷探索和奮鬥,大力發展以柑桔爲主的水果產業,產業規模不斷做大, 爲當地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提供了有力支撐。 截至 2015 年,全縣柑桔栽培面積約 1.17 萬 hm 2 ( 17 萬畝),產量 7.32 萬 t ,產值 2.94 億元,成爲農民創收的重要產業之一。然而, 由於以前發展柑桔產業沒有掙脫傳統小農生產模式的束縛,種植零星分散,單個農戶、業主生產規模普遍偏小,產銷脫節,勞動生產率低,經濟效益不高;同時,品種多而雜(包含甜橙、寬皮柑桔、柚、雜柑和檸檬等五大類 30 多個品種),熟期( 11 — 12 月成熟的中熟品種佔 85%以上)與省內外其他多數產區重疊,產品特色不鮮明,市場競爭力弱。

寶箴塞鎮小池口村 2018 年定植的“大雅”標準化果園現狀

2016 年初, 由四川省農工委調任至武勝的縣政府主要領導, 在詳細地調查瞭解武勝農業產業發展現狀之後指出, 傳統農業解決不了武勝農民的“錢袋子”問題,必須圍繞現代農業發展目標,從農業供給側改革入手,發展特色效益農業項目。

爲了尋找適合武勝的特色效益農業項目,縣裏組織相關部門和人員到四川省晚熟柑桔特色產業發展得較好的眉山市和蒲江縣等地考察學習。 由此受到啓發,認爲晚熟柑桔也應是符合武勝自然條件的特色效益農業。 進一步諮詢縣內外柑桔界專業人士, 並請有關專家進行認真研討,得到的意見是:武勝發展晚熟柑桔在氣候方面較眉山市、蒲江縣等地更有優勢,同時,武勝縣柑桔產業發展歷史悠久、體量大,當地農民種植柑桔經驗豐富, 武勝縣發展晚熟柑桔是可行的。

隨後, 縣委縣政府聘請四川農業大學編制完成了 《武勝縣現代農業發展規劃( 2016 —2025 )》, 並出臺了系列文件和配套政策, 調配人、財、物等各種資源,科學有序、快速推動全縣晚熟柑桔產業發展。 2016 — 2019 年短短的 4 年時間,通過老果園改造和新開發植種植等方式,武勝縣以新興優質雜柑品種—— — “大雅”爲主的晚熟柑桔產業快速成長。 截至 2019 年底,全縣晚熟柑桔種植面積已經超過 1.18 萬 hm 2 ( 16.8萬畝), 約佔全縣柑桔種植面積 1.67 萬 hm 2 ( 25萬畝)的 2/3 ,武勝晚熟柑桔產業發展大有後來居上的勢頭。 其中,“大雅”這一個品種的種植面積就達 1.05 萬 hm 2 ( 15.8 萬畝)。 武勝縣也因此成爲國內晚熟雜柑“大雅”栽培面積最大的縣。

武勝縣長灘河流域沿口鎮五一村基地果園一角( 2018 年定植)

一、武勝晚熟柑桔發展條件與優勢

基本無凍害。 武勝屬亞熱帶溼潤季風氣候區,是多種柑桔品種的適宜栽培區。 發展晚熟柑桔的約束性生態因子是冬季凍害。 已有的相關研究和生產實踐表明,只要冬季無嚴重霜凍、極端低溫在 -3 ℃ 以上,或僅有短暫的低於 -3 ℃ 的氣溫,留樹柑桔果實可安全越冬。 根據已有的氣象記錄,武勝最冷月( 1 月)的最低溫爲 6.8 ℃ ,極端低溫爲 -2.7 ℃ ,種植晚熟柑桔,果實越冬基本無凍害之虞。 同時,適度低溫也有利於晚熟柑桔果實降酸。 武勝春季氣溫回升較慢,晚熟柑桔留樹果實外觀內質不會因溫度快速回升而迅速劣變,可以較長時間留樹延遲採收,拉開上市銷售季節, 而且也不會對下一季的正常生長與開花結果造成太大影響。 因此,武勝縣特別適合發展晚熟柑桔產業。

生態環境良好。 武勝縣位於四川盆地東部,屬淺丘地貌, 區域生態環境良好, 森林覆蓋率高,環境清潔安全,適宜綠色、優質特色農產品的種植和開發, 爲晚熟柑桔產業的綠色化和現代化發展提供了自然基礎。

無柑桔檢疫性病蟲害。 目前武勝縣尚不存在柑桔檢疫性病蟲害威脅。 在我國南方衆多柑桔產區,雖然冬季也無凍害之虞,但冬季溫度偏高不利於晚熟柑桔降酸, 春季回溫早而快果實不宜長時間掛樹;另外,這些地區大都還存在柑桔檢疫性病蟲害(柑桔黃龍病、潰瘍病)的嚴重威脅,病蟲害防治成本相對較高,而且晚熟柑桔春季花果同樹期防治病蟲害用藥很容易帶來極大的果品質量安全隱患。

武勝縣鳴鐘鎮龍鰲村老魏果園利用簡易機械對果園進行施肥與翻耕

二、武勝晚熟柑桔產業發展特色

集中成片,規模發展。 同一地域,相對集中成片,做大規模。 全縣晚熟柑桔產業發展重點鄉鎮 25 個,按照全域發展、全面推進的指導思想,推行“兩帶兩核兩區”空間佈局。 “兩帶”即沿 G350 線(國道)產業帶和沿嘉陵江產業帶。 “兩核”即飛龍—白坪核心區與寶箴塞核心區,其中,飛龍—白坪核心區包括白坪鄉、飛龍鎮、三溪鎮、鳴鐘鄉和 沿 口 鎮 , 規 劃 發 展 面 積 2.5 萬 畝( 1 666.67 hm 2 ),已發展 3.3 萬畝( 2 200 hm 2 )以上; 寶箴塞核心區包括寶箴塞鎮、 勝利鎮、新學鄉、萬善鎮、金牛鎮、龍女鎮、金光鄉、華封鎮和萬隆鎮,規劃發展面積 6.5 萬畝 ( 4 333.33 hm 2 ), 已 發 展 6.8 萬 畝( 4 533.33 hm 2 )以上。 “兩區”即太極湖片區和中心片區, 其中, 太極湖片區包括烈面鎮、八一鄉、賽馬鎮、高石鄉和禮安鎮,規劃發展面積 2.5 萬畝( 1 666.67 hm 2 ),已發展2.8 萬畝( 1 866.67 hm 2 )以上;中心片區包括中心鎮、清平鎮、真靜鄉、街子鄉、永勝鄉和舊 縣 鄉 , 規 劃 發 展 面 積 3.5 萬 畝( 2 333.33 hm 2 ), 已 發 展 近 3.7 萬 畝( 2 466.67 hm 2 )。 2016 年全縣晚熟柑桔發展面積爲 290.13 hm 2 ( 4 352 畝), 2017 年發展面積爲 2 090.27 hm 2 ( 31 354 畝), 2018 年發展面積爲 2 639.20 hm 2 ( 39 588 畝), 2019 年發展面積爲 6 157.07 hm 2 ( 92 356 畝)。 截至2019 年底,全縣有 25 個鄉鎮晚熟柑桔發展面積在 66.67 hm 2 ( 1 000 畝)以上,其中,清平和勝利兩個鎮的發展面積在 666.67 hm 2( 1 萬畝)以上(表 1 )。

品種集中,特色突出。 “大雅”是中國農業科學院柑桔研究所與丹棱中友優新柑桔母本園等單位合作, 從清見與新生系 3 號椪柑(與市場上知名的“粑粑柑”即春見的親本組合相同)的雜交後代中選育獲得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桔橙新品種, 2016 年通過四川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其綜合性狀優良,果大形美,無核,易剝皮,果肉脆嫩化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達到 16% 以上, 固酸比在 24 左右,風味濃郁,成熟期較晚,從 1 月下旬至 3 月中下旬果實均可維持非常優良的品質, 上市期恰逢春節等重要節日,市場前景好。 同時,該品種還克服了姐妹品種“春見”果皮過軟、貯運性差等不足,可以說是“春見”的“升級版”。 同時,作爲一個新近育成的品種, 目前各地種植數量相對較少,市場空間相對較大。 因此,武勝縣將“大雅”作爲該縣發展晚熟柑桔的主推品種,決定在所有規劃區內引導農戶和業主集中發展。 目前,全縣已新建(含高接換種改造的老果園)的晚熟柑桔園中,“大雅”的實際佔比達到 95% 以上。 這既爲全縣柑桔病蟲害的測報防控、 栽培管理技術的研發推廣、 標準化田間管護的執行等提供了便利條件,有利於安全、高效地生產綠色優質果品;又可發揮集約化優勢,在農資及科技服務的集中採購、品質管控、果品營銷和品牌建設等方面節省成本、提高效率,爲取得好的經濟效益奠定基礎。 全縣其他少量種植的晚熟柑桔品種包括春見、不知火、塔羅科血橙新系等,主要是2013 年後果農自發引進試種的,種植較爲分散,且規模較小, 約佔整個武勝晚熟柑桔種植面積的 5% 。

武勝縣清平鎮會雲村雷文輝果園“大雅” 2019 年結果情況 (2018 年定植 )

規模適度,總量控制。 根據規劃有序推進晚熟柑桔發展,並且實行總量控制。 至 2019 年底超額完成“十三五”計劃發展目標後, 2020 年全縣只安排市級現代農業園區發展任務 720 hm 2( 1.08 萬畝),原則上不再新發展基地,也不再組織基地建設驗收,只對原有基地管護進行驗收。各生產單位依勞動力供給和經濟實力確定經營規模大小, 做到既能靠政府的投入和支持建得了園,也能有在種後實施有效管理的經濟實力,避免無後續資金使得生產半途而廢, 損害產業發展。 一般情況下,鄉(鎮)的發展規模一般以333.33~666.67 hm 2 ( 5 000~10 000 畝)爲宜,村的發展規模以 33.33~53.33 hm 2 ( 500~800 畝)爲宜;個體業主種植規模以 2~6.67 hm 2 ( 30~100 畝)爲佳,最多不超過 13.33 hm 2 ( 200 畝);企業類業主的種植規模以 33.33~200 hm 2 (500~3 000 畝 ) 爲宜。 從 2020 年起,各鄉鎮原則上不再引進企業類業主發展晚熟柑桔, 引入業主均鼓勵創辦家庭農場(種植規模 2~13.33 hm 2 );確需引入種植規模在 33.33 hm 2 ( 500 畝) 以上的企業類業主的,由鄉鎮書面申請報告縣農業農村局後,再報縣晚熟柑桔領導小組審定。

業主經營,規模生產。 發展晚熟柑桔是落實四川省柑桔產業“雙晚”戰略的重要舉措,也是調整武勝柑桔產業結構的重大工程。武勝縣以柑桔爲主的水果產業也經歷了不同發展階段,實踐證明一家一戶的傳統小規模生產方式已不再適應現代農業發展需要。 爲此,縣委縣府制定各項優惠政策, 通過財政以獎代補和項目支持等方式,鼓勵機關、企事業單位人員、村幹部,返鄉創業成功人士、大學生、退役軍人、企業及房地產老闆等社會各界人士,以業主經營的形式有償流轉租賃土地發展晚熟柑桔產業。 目前,全縣適度規模種植晚熟柑桔的業主已達 503 個, 種植面積在1 000 畝( 66.67hm 2 )以上的晚熟柑桔生產基地 80個,累計面積達 15.9 萬畝( 1.06 萬 hm 2 ),佔全縣晚熟柑桔總髮展面積的 95% 以上。

定植苗木標準化。 全縣各鄉鎮及有關項目單位、部門所用晚熟柑桔苗木全部標準化,不盲目引苗栽植。 要求種苗爲桶裝容器苗, 高度在60 cm 以上, 2~3 個分枝,無病蟲害,長勢健壯。杜絕從柑桔潰瘍病和黃龍病等疫區調入苗木。縣農業農村局組織專業人士對各非疫區育苗單位的實力、技術及苗木質量進行考察,編制苗木生產單位白名單,推薦給業主。 所有的苗木調入均在縣農業農村局植保部門申請登記並實行檢疫。 爲了把好苗木關,縣裏還制定了專門的苗木獎補政策, 凡按要求從列入白名單的苗木生產單位購苗, 一般種植戶和業主每畝 ( 667 m 2 )按500 元的標準進行補助,貧困戶按 1 000 元的標準進行補助。

技術人員在武勝縣萬隆鎮石欄村果園指導業主解決生產中遇到的實際問題

生產建園標準化。 有項目投入的果園,按照“大窩、大肥、大苗、深溝、窄廂、高壟”要求進行規範化建園, 株行距標準爲 3 m × 4 m , 每畝( 667 m 2 )定植 56~60 株,並配置好道路、水池等生產基礎設施。 一般的果園,堅持合理密度,改造土壤,依地勢條件而建園;新建千畝示範園,由縣水務局、 交運局對果園水利和道路基礎設施進行合理規劃; 對已經實施完成基礎設施配套且達到竣工驗收條件的千畝示範園, 也由縣水務局、 交通局對其水利和道路設施實施竣工驗收。 各鄉鎮加強統籌與安排,負責過程監督與質量監管,指導業主搞好基礎設施配套建設。 縣農業農村局負責搞好協調與配合, 保證千畝示範園基礎設施配套建設有序推進。

果園管護標準化。 爲提升新型經營主體的生產經營水平和能力, 縣農業農村局聯合中國農業科學院柑桔研究所(西南大學柑桔研究所)有關專家,編寫了《大雅柑綠色生產與現代化經營》教材,提供從種到收、從生產決策到產品營銷全過程所需的知識技能。 同時,由縣農業農村局負責,聯繫西南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柑桔研究所等協作單位,編制《武勝大雅柑生產技術規程》《武勝大雅柑幼齡果園綠色生產技術管理歷》《武勝大雅柑成年果園綠色生產技術管理歷》等標準化技術手冊,將管護過程具體化,指導各基地按標準進行生產, 具體包括病蟲害防治、肥水管理、基礎設施修建等各個環節。 爲確保標準化技術落實到位,層層加強技術培訓。 縣一級由農業農村局負責, 晚熟柑桔產業協會配合 , 邀請中國農業科學院柑桔研究所專家,開展包鄉技術員和業主的集中培訓, 每年不少於 3次;鄉鎮一級,由各鄉鎮牽頭,包鄉技術員負責,晚熟柑桔產業協會配合,以鄉鎮爲單位,每兩月開展一次業主技術培訓,全年不低於 6 次;各種植基地,由包鄉技術員進行技術指導,每月不低於 20 天。 同時,推行管護激勵機制,組織專業人員對各基地每季度的管護技術落實情況進行集中驗收考覈,並進行量化打分,其得分計入年終管護考覈,並與管護獎補掛鉤。

返租倒包,聯農帶農。 爲使產業發展最終惠及廣大農民, 促進縣域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致富, 武勝在晚熟柑桔產業發展過程中大力推廣以“返租倒包”爲主的聯農帶農利益聯結機制。 以每畝每年補助 200 元的激勵政策(基地完成種苗栽植即可返租倒包, 返租期限要達到 3年以上),鼓勵大業主將規模化種植基地按照 2~5.33 hm 2 ( 30~80 畝) 爲一個單元的標準進行分解,返租給本地農戶。 這既可以切實減輕大業主因勞動力的缺乏在管理上可能存在的失控,提高管理水平和生產效益, 又能有效拓寬農民羣衆的增收渠道,豐富增收方式,切實增加農民收入,大業主和農戶責任共擔、利益共享,有利實現產業興旺和富民增收。至 2019 年底,全縣已成功對接返租倒包業主 10 個, 受益農戶 43 戶。 至2020 年 底 , 可 望 實 現 規 模 超 過 500 畝( 33.33 hm 2 )的業主 80% 以上推行返租倒包模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