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在歷史中,還是在一些文學作品或者是影視作品之中,無論是在皇宮還是在民間,如果有病人得了什麼非常難以治療的病症時,那麼就會出來一些人指點病患家屬去某某處尋某某神醫。而且最重要的是,這些奇奇怪怪的病居然還真的能夠被這些神醫所治好,更重要的是,這些神醫除了能夠治病救人之外,通常還有着長生之藥。

當然,且不論所謂的長生仙藥是真是假,反正,如果遇到了棘手的病人,宮中的太醫從來不敢打包票。因此,人們便會將希望寄託到這些隱居起來的神醫身上,那麼,這些神醫既然有這麼大的能耐,爲什麼不靠着自己的這個本事去賺錢,反而要隱居起來呢?

這正是因爲對於中醫來說,並不是像西醫那樣對實驗非常依賴。中醫理論是在古代哲學理論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講究的是對於自然規律的順應。從中醫的角度來看,人一生的經歷其實就類似於大自然的榮枯,春發夏長,秋敗冬枯,從萌芽走向繁盛,最後變得枯敗。而人就應該順應大自然的四時變化,什麼時候該鍛鍊,什麼時候不該鍛鍊,什麼時候長出了什麼食物,那麼你就應該喫什麼食物。隨着四時與陰陽而變,人才能夠不生病。

比如很多人爲了養生,總喜歡隨意進補,反而導致了各種病症的發生。殊不知,進補也是需要根據四時變化的。春季是萬物復甦之時,這個時候植物抽條萌發,人身處自然界,人的身體當然也是在這個時候開始萌發的。所以到了春天,人就不能再進補了,如果非要進補,只怕身體會承受不住適得其反。到了秋天,萬物都開始變得衰敗了,人的身體也就在這個時候變得虛弱衰敗,所以在這個時候才應該開始進補。而所有的這些中醫理論,其實遵循的就是“天人合一”,中醫就是按照自然之理行醫救人的。

所以說,其實這些神醫都非常精通自然哲學,他們在對人的身體進行調理的時候,首先一定要掌握自然規律,這有這樣,才能向病人解釋身體機能所表現出來的各種症狀,之後再運用相對應的措施對病人進行診治。但是,中醫要想能夠摸索出最準確的治療方法,首先應該將自己的身體與自然調成一致的狀態。

然後,他們再經過對人的疾病仔細全面得研究,就能找到解決這些疑難雜症的辦法,從而對症下藥。所以說,爲什麼這些神醫往往會隱居呢?正是因爲他們要想讓自己的醫術得到精進,就必須走入大自然之中,對自然進行感知,所以他們通常不會選擇待在皇宮或是鬧市。

對於這些神醫來說,如果對財富地位產生癡迷和留戀,他們的醫術就會出現瑕疵,並對現狀滿足,不會再成長了。而如果身處寂靜安寧的自然之中,他們才能夠更加專注得精進醫術。而中醫的這種方法,其實對於我們做別的事也非常值得借鑑。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