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藍,聽到這個名詞,第一反應就是貴,買不起,因爲在古代,只有皇宮和貴族纔有資格使用景泰藍,對於收藏家來說,自古就有“收藏若無景泰藍,藏盡天下也枉然”之說,在各大拍賣會上,景泰藍頻頻拍出千萬天價。對於老百姓來說,那是可望不可及的。

我們會好奇的問:

景泰藍爲什麼這麼貴?

它是怎麼製作出來的?

有沒有既物美又價廉的景泰藍可以讓老百姓也能收藏把玩呢?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景泰藍吧。

  古代景泰藍製作工藝

古代製作一件景泰藍要經過制胎、掐絲、燒焊、點藍、燒藍、磨光、鍍金等108道繁複的工序才能夠完成。它不僅運用了青銅和瓷器的製作工藝,而且把繪畫和雕刻技術也融入其中。

  第一步:裁料

裁料是制胎的一個前期工作,就是把成塊的銅板裁剪成需要部件的形狀,爲了便於後期制胎之用。

  第二步:制胎

將裁剪好的銅板經過敲打初步製作成需要的胎型,並燒焊起來。

  第三步:掐絲

俗稱掰花,就是將銅絲掐絲成想要的圖案。掐絲是製作景泰藍最爲講究的一道工序。掐絲師傅用鑷子夾着剪好的扁銅絲,蘸上稠的白芨戎漿糊,按照預先設計的圖案紋飾,粘附到銅胎上。由於白芨見火即化,還需要在粘滿銅絲的銅胎上篩一層銀焊藥粉,放在火裏高溫焙燒後,銅絲就牢牢地粘在銅胎上了。匠心獨運的掐絲師傅,能自由嫺熟的在銅胎上掐出四季花開、龍飛鳳舞等栩栩如生的圖案來。

  第四步:粘絲

將掐好的銅絲按照設計圖粘帖在胎體上。

  第五步:點藍

將琺琅釉料填塗在掐絲縫隙中。這個更是讓人拍手叫絕的工藝。點藍師傅用特製的“藍槍和吸管”,舀着不同顏色的釉料,慢條斯理地鑲嵌在銅絲界成的各種小格子裏。起初,這種製作方法開頭多用藍色料,因而也就約定俗成地稱爲“點藍”。

  第六步:燒藍

爲了避免銅胎上的色釉剝落,還要燒藍。色釉和銅絲的熔點不一,每個點完藍的成品都要經過三四次反覆點藍、燒製,纔會精美絕倫。燒藍的工序看似簡單,但控制好火中燒製的時間,使色料熔化恰到好處,全憑爐前師傅的眼力。

  第七步:磨光。

反覆燒製的成品凹凸不平,要進行“磨光”。磨光是景泰藍製作工藝中最苦、最累的一道工序,包括刺活、磨光、上亮等幾步。先用金剛砂石水磨,把成品表面凸出的釉料磨平,使其平整光滑。再用黃石磨去釉料上的火亮和黑絲。最後用椴木炭水磨,使成品的表面光潤。

  第八步:鍍金

古代景泰藍的製作都是採用火鍍金,顏色更加的鮮亮,厚重。

景泰藍的製作中,點藍、燒藍和磨光工序是要多次進行的,因爲琺琅釉料再燒製之後是會體積減少,導致在掐絲格子中會凹陷下去,在不斷的點藍、掐絲、磨光之後才能將凹凸不平的景泰藍工藝品表面變的光彩奪目。正因爲如此繁難複雜的純手工工藝,才造就了景泰藍的昂貴和稀有。

  景泰藍工藝畫

景泰藍工藝畫以金板、銀板、銅板、合金板爲胎底,鑲嵌以金絲、銀絲、銅絲,以純天然彩色的礦物質釉料點藍着色,在保留了傳統工藝技術的同時,使用現代高科技方法,解決了衆多技術難題。

景泰藍工藝畫主要由選圖—繪畫—貼圖—刷膠—掐絲—清絲—點藍着色—風乾—清色—燒烤—打磨拋光等工藝組成,其中繪畫、掐絲、點藍、烘烤最費時間,時間非常長,每個環節制作的好壞都會直接影響到作品的水準。

絲與釉的結合纔會有中國景泰藍,纔會有景泰藍工藝畫,所以掐絲是重點.絲掐得好不好,直接關係到產品的整體效果。

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於文化的個性追求越發凸顯,現如今,“收藏品”這個名詞已經被擴大化了,收藏,已不再是單純的財力體現,更多的是可以通過收藏來展現個人的品味、文化修養及與衆不同的獨特視角。景泰藍工藝畫是將傳統的景泰藍由擺件工藝發展成爲平面手工藝畫,是景泰藍在中國工藝美術發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景泰藍· 獸面紋提樑卣

  卣扁圓腹,器身上斂下闊

  有蓋,方提樑,圈足外撇

主題裝飾獸面紋,輔助裝飾夔龍紋

雙龍戲珠提樑上,牛眼圓睜舌心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