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德 <wbr> <wbr>有才 <wbr> <wbr>有守 <wbr> <wbr>有爲

 有德 <wbr> <wbr>有才 <wbr> <wbr>有守 <wbr> <wbr>有爲

【內容提要】價值觀的核心是對人的價值的認識,其基礎是人生觀,有什麼樣的人生觀就有什麼樣的價值觀。人的價值分爲內修和外爲兩個部分,內修是使自身具備道德、品格、技能和才幹,積蓄能量;外爲則是將蓄積的能量釋放出來,奉獻於社會。內修的目標是提高升華自我,標準是有德有才、德才兼備。外爲的目標是奉獻社會,體現人生價值,標準是有守有爲。有守有爲,即有所不爲有所必爲。有所不爲,是堅守道德和法律的底線,珍惜生命,珍惜時間,不做背德違法虛耗光陰之事。有所必爲,則是有所作爲,有所貢獻,有所成就。爲和不爲都是爲了使人生的價值最大化。

    【關鍵詞】價值觀  人生觀  有德  有才  有守  有爲

按照通行的定義,價值觀是指一個人對客觀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義、重要性的總評價和總看法。價值觀一方面表現爲價值取向、價值追求,沉澱爲一定的價值目標;另一方面表現爲價值尺度和準則,決定人的自我認識,成爲人們判斷事物價值有無及價值大小的標準,對人們自身行爲起着非常重要的定向和調節作用。

價值觀的核心是對人的價值的認識

人活在世上,必然會對自身、自然和社會形成一定的認識,這就是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人生觀被認爲是對人生意義和目的的根本觀點。價值觀是指人對客觀事物的需求所表現出來的評價,它包括對人的生存和生活意義即人生觀的看法,涵蓋人生的基本價值取向及個人對具體事物的態度。世界觀是人們對世界總的、根本的看法,處於最高層次,決定一個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一個人的世界觀是否正確,將直接影響他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因此,這“三觀”有其統一的一面,有什麼樣的世界觀就有什麼樣的人生觀,有什麼樣的人生觀就有什麼樣的價值觀。據此,我們完全可以這樣認爲,價值觀的核心是對人的價值的認識。

正因爲如此,有人將人生觀和價值觀合二爲一,稱之爲“人生價值觀”。人生價值觀是人們在認識、評價人生活動所具有的價值屬性時所持有的根本觀點和看法。但人生觀和價值觀之間既有聯繫,又有區別。區別點在於兩者的內涵和外延不同,人生觀是對人的生存和生活意義的比較穩定而持久的看法,面對的是社會人生領域,主要內容是對人生目的、意義的認識和對人生的態度,具體指公私觀、義利觀、苦樂觀、榮辱觀、幸福觀和生死觀等等。由於人們生活環境、所受教育、文化素養、社會經歷的不同,導致認識的不同和人生觀的千差萬別。而價值觀則更進一步,指人在個人發展過程中的價值取向,主要內容是對價值的實質、構成、標準的認識,從而影響和決定一個人的理想、信念、生活目標和追求方向。認識不同,價值觀也有異。

正確的價值觀必以正確的人生觀爲基礎。正確的人生觀引導人走正道,將自己的才智奉獻社會,創造人生業績,成爲有益於社會的人。錯誤的人生觀使人背離正道,走向邪路,甚或成爲危害社會的罪人。   

人的價值分爲內修和外爲兩個部分

人赤條條來到這個世界,平均壽命不過七八十歲,兩萬多天。在這七八十年中,兒時懵懵懂懂,暮年渾渾噩噩,有用的年華須打個折扣。自青年時代開始,到法定年齡退休,不過三四十年。若減去求學深造的時光,真正工作的時間不過三十來年。

這三十來年,如果對家庭、對社會無所貢獻,則和動物無所差別,行屍走肉而已。若想不枉到世上走一遭,使人生有價值,必須提高升華自我,使自身具備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奉獻社會的知識和才能。在此前提下,有所爲有所不爲,愛崗敬業,樂於奉獻,讓人生的價值最大化。換言之,也就是重視自身的內修和外爲。

內修和外爲,如果粗略地看,似乎存在一先一後的關係。但人的自我提高和品德修養的完善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甚至伴隨終身。所謂“活到老,學到老”,就是這個道理。而人的才智也在奉獻社會的過程中不斷得到提升,俗諺“喫一塹,長一智”和早年流行的“實踐出真知,鬥爭長才幹”均具有相當的合理性。

內修和外爲兩個方面所能達到的高度,決定了人生價值的大小,從而決定了一個人的歷史地位。所謂“人死留名”,具有一定的社會貢獻纔能有一定的歷史地位,有了一定的歷史地位才能留名後世。——當然,必須排除開歷史倒車、危害社會、遺臭萬年的釘在恥辱柱上的反面人物。

好名並非壞事。好名聲是人追求的目標,也是人生價值自然而然的體現。孔子尚且說:“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論語·衛靈公第十五》),意爲君子耽心死後沒有好的名聲被人稱頌。欲使“沒世而名稱”,在個人的道德修養和社會貢獻方面就需有值得稱道之處,即《左傳·襄公二十四年》中所寫的“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德者,道德,品格,精神;功者,功業,功績,事業;言者,言論,思想,著述。有人這樣來比喻這“三不朽”:立德,猶如一棵樹的主幹;立功,好比一棵樹的花和果實;而立言,就像一棵樹的種子。三者當中,立德屬於內修,立功立言屬於外爲。

內修的目標是提高自我,標準是有德有才

人生的價值體現爲對社會的貢獻。實現這一目標的前提,就是使自身具備相當的道德、品格、技能和才幹,概言之,即是“內修”。

如果將內修涉及的內容加以分類,我們不妨將道德、品格、精神之類屬於意識層面的形而上的東西,簡括爲“有德”;將知識、學養、技能、才幹之類相對具體的形而下的東西,簡括爲“有才”。

內修,也即古人說的“修身”,它關乎對自身的審視。人的成長必須重視道德的完善和思想的成熟,明豁的智慧離不開高尚的道德和成熟的思想。無數事實證明,真正能使人幸福的是德行而非金錢。修身養性,完善自我,匯百家之長,養浩然之氣,是人生最可貴的起點。於個體而言,只有建立內心的價值系統,“小我”的個體在精神開拓中找到人生的“大我”價值,才能具備生命的張力。這也是立身處世,服務社會,貢獻社會的基礎。

“德”在人生價值中的崇高地位是毋庸置疑的。《易 · 乾卦》曰:“君子進德修業。”“德”的本意是人的“本性”、“操守”、“品行”。“德”的字形由“心”、“彳”、“直”三個部件組成。“心”表示與情態、心境有關;“彳”表示與人與人的關係有關;“直”,正直、合宜之義。“德”字的構型告訴我們,在人際交往、社會生活中要遵從一定的思想和行爲規範。 

中華文化是內省的文化,也是一種修身文化。與別的文化相比,它更強調人的主體性、價值性、道德性,更強調人的價值自覺,更強調“人人皆可成爲堯舜”的君子人格的培養。所以中華文化從先秦以來,一直以價值自覺、道德建構、人格操守修持作爲最基本的特點。“仁、義、禮、智、信”就是“德”的具體化。自孔子提出“仁、義、禮”,孟子延伸爲“仁、義、禮、智”,董仲舒擴充爲“仁、義、禮、智、信”,其後被稱爲儒家“五常”,幾千年來對我國社會生活產生了深刻而廣泛的影響,成爲傳統文化中非常重要的內容。“五常”中雖然也包含了部分封建內容,但它體現了中華文化關於社會價值取向的主要內容,而且概括得十分精煉,因此,其主要內容對當今的道德建設仍然具有積極意義。在當今時代,剔除部分封建色彩的解釋後,“仁、義、禮、智、信” 依然應該成爲德治爲核心的倫理性社會的基本準則。

對德的內涵和外延加以準確的界定很難。連孔子都感慨“知德者鮮矣”,《論語》中孔子解釋“德”用了十多個字。據北大教授李零《喪家狗》一書所述,分別爲:仁、義、孝、友、忠、信、寬、恕、恭、敬、謙、讓、敏、惠、中、庸。對於“德”,不同時代、不同層面、不同角度都會有不同的解釋。“仁、義、禮、智、信”不過是先儒從某些角度所做的詮釋,《論語》中稱揚孔子待人接物的五種美德“溫、良、恭、儉、讓”,也不足以囊括“德”的內涵。在家庭生活中,昔人要求男女應各以“八德”爲做人的規範。男子“八德”爲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女子“八德”爲孝、順、和、睦、慈、良、貞、靜。每個家庭自老而幼,各正其本,各行其善,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途徑之一。但這十六字也僅僅是“德”的不同側面的要求而已。

新中國成立以來,不同時期提出過許多口號,所倡導的集體主義、愛國主義、大公無私、整體觀念、大局意識、愛崗敬業、無私奉獻、拼搏務實、五講四美、正直誠信、趨善臻美,其實也是我們一貫傳承的中華美德。各地在“我們的價值觀”大討論中提煉的詞彙,如忠誠履責,頑強拼搏,無私奉獻;不負重託,矢志不渝,奮力前行;愛國,厚德,誠信,創新,奉獻;敬業,責任,寬容,感恩,樂助;務實,守信,崇學,向善等等,雖用詞有所不同,但都可以從傳統美德中找到基因。在當前形勢下,愛國、操守和誠信尤顯得重要。

如果將“德”比成人的大腦,是一個人的“精、氣、神”,那麼,“才”就是人的手腳,是備而未用的知識、經驗、智力和能力,是立身處世、服務社會、貢獻社會的工具和手段。孔子云:“君子病無能焉”,“能”就是才,才能、能力、本事,意爲君子只耽心自己沒有“才”。沒有“才”,何從爲社會作貢獻?

關於“德”和“才”之間的關係,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曾有精闢的論述:“夫聰察強毅之謂才,正直中和之謂德。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他也曾給聖人、君子、小人下定義:“是故才德全盡謂之聖人,才德兼亡謂之愚人,德勝才謂之君子,才勝德謂之小人。”因此,我們在要求德才兼備的同時,必須強調以德爲先。正因爲這樣,在學校教育中,上世紀50年代提出德智體全面發展,上世紀80年代又提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均將“德”放在首位。幹部考覈,有德、能、勤、績、廉五個方面,也將“德”排在第一位。

德才兼備爲修身的目標,古人關於修身步驟的論述甚多,最有代表性的莫過於《禮記·大學》,其文說:“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這裏的格物是指接觸事物;致知是指通過接觸事物掌握知識和經驗;誠意是指通過對知識經驗的分析,明白何謂正確的道理,進而分清是非曲直;正心是指明白是非曲直,公正平允地爲人處事;修身是指人的修養達到一定的境界。

  外爲的目標是奉獻社會,體現人生的價值,標準是有守有爲

如果說內修是夯實基礎,積蓄能量,提升自我,那麼,外爲則是將蓄積的能量釋放出來,奉獻於社會。封建時代有“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之語,撇去其封建意識,將“帝王家”看作國家和社會,古爲今用,這十個字在某種程度上昭示了內修和外爲之間的關係。前者是基礎,後者是目的,前者的價值要通過後者才能得到體現。

外爲,又分有守有爲,即有所不爲有所必爲。有所不爲,則是堅守底線,不做不當爲之事。“操守”一詞,說明節操、德操在於有所堅守,有所不爲。有所必爲,即有所作爲,有所貢獻,有所成就。

先說有所不爲。人生苦短,有用的年華極爲短暫,而需要做的事情又實在太多,若無周密的安排,無明確的主攻方向,眉毛鬍子一把抓,學無專攻,術無專長,勢必空耗時光,虛度年華。因此,必須對人生有所規劃,有所放棄,當爲則爲。人生旅途,充滿了“舍”和“得”的選擇,當舍必舍,有舍纔能有得,有所不爲方能有所爲。也只有這樣,才能提高人生的效率,提高生命的質量,讓生命的價值最大化。武俠小說中有“米粒之大,也放光華?”之語,反其意而用之,米粒之大,也當放光華。一個人,不管其地位和能力多麼微不足道,但只要將人生的價值最大化,就值得肯定和讚揚。

上面這段是就時間安排的角度而言。若就不當爲之事而言,則需堅守道德的底線,堅守法律的底線,不幹背德之事,不做違法之行。而這只不過是成爲一個合法公民的基礎而已,是人之所以爲“人”的必備條件。這看似容易,但做起來未必容易。如果個個講道德,人人遵法紀,堅守道德和法律的底線,那麼,假冒僞劣的產品就不會出現,漠視生命的現象就不會存在,人命關天的食品安全、藥品安全問題就不會成爲困擾人們的話題。

說到“有所必爲”,似乎無需多說,它要求愛崗敬業、勤勉不懈、踏實奉獻,在所處的崗位上發光發熱,將自己的知識、才華、經驗和智慧毫無保留地奉獻於社會,書寫人生的美麗篇章。

如果回到《禮記·大學》上來,它在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之後,緊接着就是齊家、治國、平天下。齊家,就是要教育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的和諧也是社會和諧的基礎,連自己的家都管不好,還侈談什麼治國平天下?治國,就是要爲政以德,權爲民用,利爲民謀,在你的轄區內百業繁榮,政治清明。平天下,就是以德爲本,舉賢任能,以義爲利,使人民安居樂業,國家繁榮昌盛,臻天下於太平。

結    語

開展“我們的價值觀”大討論,讓全體社會成員在處理人與人、人與自身、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係中,形成的正確科學、高尚健康、積極向上的價值取向和普遍認同、適用和遵循的價值標準,可以說是當務之急。毋庸諱言,在改革開放三十多年後的今天,道德和誠信的缺失,嚴格意義上來說,是價值觀的模糊和缺位,已經成爲制約社會發展和前進的短板。市場經濟不單單是財富經濟、資本經濟,更是法制經濟、契約經濟、誠信經濟、道德經濟。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不僅僅要關注GDP的快速增長,更應該關注社會成員的道德修養,關注社會整體的道德水平和整體的文明程度,因爲一個國家和地區的發展水平最終取決於這個國家和地區的道德水平。人類社會發展的大量歷史實踐證明,與道德整體滑坡相對應的必然是社會的混亂無序和經濟的停滯不前。

傳統文化對我們當下價值觀的建設,是最重要的基礎性元素。任何社會的發展都不可能脫離、割裂與傳統的血脈聯繫,更不可能將傳統完全拋棄。當今價值觀的建設也應該充分汲取傳統文化中的優秀元素,作爲當前構建價值觀的最基本參照。這不僅僅是傳承,更是弘揚。傳統文化應該成爲中華民族每個成員最基本的精神內核和生活守則。

理想、信念、道德、品格、操守、精神,是人生不可或缺的支柱,也是價值謎底的基因;知識、智慧、能力、才幹、堅守、奉獻是人生價值的要素。人人確立有德、有才、有守、有爲的價值觀,不斷地提升自我,超越自我,奉獻社會,造福社會,使人生的價值最大化,那麼,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將快馬加鞭。

                        2012.5.6初稿,5.8定稿

              本文獲"我們的價值觀”徵文第一名

              原載《八面風》2012·2(總第42期)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