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12月4日,《人民日報》頭版刊登新華社記者採寫的《百名博士匯一市,千位教授同故鄉,東陽重教成風人才輩出》一文,苦教苦學、重教成風的東陽被譽爲“教授之鄉”。 20多家報刊紛紛刊發,“教授市”稱譽不脛而走。2003年統計,東陽有院士10名,博士600多名,教授副教授6000多名,平均130人中就有一名教授。是金華市博士、教授最多的縣市,在浙江省也居第一名,在國內同樣名列前茅。在東陽,有不少“黴乾菜博士”、“ 土布衫教授”生長於一個家庭或同一家族。
       爲何“東陽”能成爲 “博士,教授”之鄉泥?
       一、底蘊深厚
       唐宋時期,東陽遍建書院、學館、私塾,其中石洞書院、八華書院列爲中國名書院。朱熹、陸游、呂祖謙等名人都到過東陽講學論道,從而影響了東陽學子。
       東陽曆史上產生了馮宿、舒元輿、葛洪、喬行簡、馬光祖、何夢然、張國維等傑出人物。
       自隋大業三年(607年)始設士科取士,隔20年,唐貞觀元年(627年),厲文才中進士,其時進士科名額甚少,全國僅中4名。此後,東陽文武進士305名,其中祖孫、父子、兄弟進士者31戶78人。任縣令(知縣)以上官職者1086人(含正副宰相6人)。馮宿、馮定之祖孫三代九進士,人稱“兄弟兩尚書,祖孫九進士”。舒元輿、舒元褒、舒元肱、舒元迥兄弟同爲進士。俞葵與侄俞仲鰲二人分別爲宋景定三年(1262年)、鹹淳四年(1268年)武狀元。他們爲今天“東陽”文化教育發展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形成了“名人效應”。
        二、重視教育
        東陽自古就有“勤耕苦讀”之風,家長懂得讀書的重要性,無能如何要送孩子上學,要求孩子努力學習。東陽人重視教育的風尚、除了統治階級的倡導、有識之士的推動、社會輿論的牽引、地理環境的壓迫、晉身實用的需求之外,宗族公常對讀書人的評價資助作用也不可忽視。一個人的讀書成就,不僅僅屬於個人和家庭,也被認爲是整個家族和宗族的榮耀,因此,對讀書人的資助不遺餘力。凡讀書至一定學歷者,均能得到宗族精神和物質兩方面的鼓勵。這就形成強大而持久的推動力,促使宗族子弟一心向學。
       三、捨得投入
       因爲有了對教育的重視,纔會對教育捨得投入。古時富紳義士大力投資興辦教育的例子已見諸前文。改革開放以來,企業集團和企業家興辦教育成風。浙江廣廈建設職業技術學院、浙江橫店影視職業學院兩所高校,中天高中、順風高中、橫店高中、利民高中、人民高中、花園技校等中等學校,春蕾學校等民辦小學等應運而生。王惕吾、蔣恆鶴等設立獎學獎教基金。王惕吾還投巨資改善家鄉學校的辦學條件。前不久,郭廣昌爲其母校東陽中學捐款2000萬元人民幣設立獎學獎教基金。而政府也加大教育投入,改善教育環境,使得經濟與教育共同發展,相輔相成,比翼雙飛。
                     吳立梅2013.1.30

附:《人民日報》1989.12.04第1版報道

百名博士匯一市千位教授同故鄉 東陽重教成風人才輩出

     【新華社杭州12月3日電】 (通訊員盧賢松)浙江省東陽市人稱“百名博士匯一市,千位教授同故鄉”,現有1149名東陽籍的教授、研究員、高級工程師在全國各地工作,其中包括4位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現在這個“中國教授市”的尊師重教風氣日盛,正爲國家輸送更多的人才。
  地處浙江中部的東陽,素有“歌山畫水之鄉”的美稱。早在唐宋時期,這裏就遍建書院、學館,南宋理學大師朱熹、葉適都曾在這裏設壇講學,學風昌盛造就了一代代人才。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近十年來,東陽人弘揚這一傳統,尊師重教之風在這裏更盛。
  東陽市在1987年工農業總產值突破10億元。隨着經濟的發展,東陽年年集資辦學,僅1987年全市集資辦學投資就達200多萬元。全國恢復高考制度以來,東陽已向全國大中專學校輸送新生1.2萬多名,是建國前17年的3.7倍。近十年來,這裏平均每年都向高等院校輸送新生700多名,居浙江省首位。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