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戰爭後期,全國形成了六大解放區和五大野戰軍並存的局面

從秋收起義後井岡山根據地開闢起,紅軍在長江以南和陝甘寧地區建立了多個蘇區政權。當時的紅軍就如同解放戰爭的野戰軍,承擔主要的作戰任務,而由蘇區政府組織指揮的地方部隊以及民兵等羣衆武裝,則負責配合紅軍正規部隊作戰,承擔保衛和建設根據地任務,爲前線作戰的紅軍得到源源不斷補充兵源和物資,從而確保打破了蔣介石一次又一次“圍剿”。

八路軍在華北敵後建立晉察冀等根據地

到抗戰時期,以晉察冀抗日根據地爲開端,八路軍、新四軍如雨後春筍般在敵後建立多個根據地和游擊區。不過在全民族抗戰的大背景下,此時的抗日政權又增加了團結和組織根據地軍民甚至友軍共同抗擊日寇的統戰任務。隨着敵後抗戰形勢的發展,爲了保證主力部隊、地方部隊和民兵的緊密配合,八路軍和新四軍開始建立大軍區,統一指揮所在區域內全部武裝力量。

抗戰期間,八路軍共建立了包括由八路軍115師政委羅榮桓兼任司令和政委的山東軍區、賀龍領導的晉綏軍區、劉伯承鄧小平領導的晉冀魯豫軍區和聶榮臻領導的晉察冀軍區四個大軍區。其中,晉察冀軍區總面積達到75萬平方公里,人口3000萬,是華北敵後最大的抗日根據地,下轄4個軍分區;後來又增設冀中、冀晉、冀察和冀熱遼4個二級軍區。

新四軍在長江以南的根據地被主動放棄

新四軍則建立了蘇中、蘇北、淮北、淮南、皖江、鄂豫皖和蘇浙軍區等多個政權,在抗擊日寇的同時,還要經常防備國民黨軍隊的偷襲和摩擦。到1945年,八路軍、新四軍以及華南抗日武裝等中共領導下的抗日武裝已經在敵後打下了面積可觀的根據地,組建了數十萬久經戰火考驗的正規軍,還有大批地方武裝和民兵配合作戰,更重要的是在殘酷的敵後鬥爭中積累了如何建立並發展根據地的經驗。

抗戰勝利後,根據重慶談判及隨後達成的一系列協議,中共制訂了“向南收縮、向北發展”的戰略方針,新四軍主力暫時從長江以南的各根據地撤退,以集中兵力發展東北地區。隨着解放戰爭全面爆發,八路軍分佈在華北、西北地區的根據地也遭到圍攻。但與國民黨方面所預想的不同,中共領導下的軍隊憑藉根據地人民的支持,不但頂住了攻勢,還逐漸從游擊戰轉向大兵團正規化的運動戰。

國民黨軍展開兵團級進攻,解放軍也組建大軍區對抗

國民黨軍方面也迅速做出調整,從1946年初以旅、團爲單位的進攻,逐漸升級爲軍、師,直至最後組建10萬人級別的大兵團作戰,作戰和突擊能力不斷升級。在這種情況下,抗戰時期那種軍區統一管理正規軍、地方部隊和羣衆武裝的方式已經不太適應,需要組建更大規模的軍區,配合正規軍的大兵團作戰。很快,中共開始嘗試建立新型的軍區體制,以適應解放軍縱隊、兵團建制的大規模作戰。

1945年10月30日,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決定成立中原軍區,下轄第1、2、6、7四個縱隊以及江漢、河南、豫鄂陝、鄂西北四個軍區,整合力量一舉突破了國民黨軍鄭州綏靖公署20餘萬大軍的包圍,但完成中原突圍任務之後,中原軍區一度淡出了人們的視野。1947年1月21日,由陳毅任司令員的華東軍區成立;1948年5月9日,以聶榮臻爲司令員的華北軍區成立;1948年11月,賀龍任司令員的西北軍區成立。

六大軍區、五大野戰軍並存局面形成

1949年5月,中原軍區與第四野戰軍南下部隊共同組成華中軍區,後改稱中南軍區;1950年2月9日,由第二野戰軍領導機關與率領第18兵團入川的西北軍區機關一部於重慶合併,組成西南軍區。在建立軍區的同時,中共中央、中央軍委從1949年1月至1950年2月,將主力部隊統一整編爲第一、二、三、四野戰軍及華北野戰軍,從而形成了西北、東北、華北、華東、中南、西南六大軍區與五大野戰軍並存的局面。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