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作者:村姑陈

《1》

前两日天气极好,迎着晚风回家的时候,自然而然的感受到了风中明快爽朗的气息。

估摸着是气温逐渐升高的原因,连这个潮湿的南方城市湿度也有所下降。

还听见从远处传来的蛙鸣,辨别声音可知,数量不多。

只是这一声两声的鸣叫,也足以令人想起夏天。

春花凋谢,树阴绿浓,正是出游的好时光。

于是在家喝茶的时间少了,有茶友瞅着那放在茶桌上的茶叶罐,就犯了难。

气温渐高,要说开空调,尚且早了一些。

不知道茶叶的品质会不会受到气温的影响?

《2》

白茶在温度过高的情况下,陈化会不会受到影响?

茶友会担心储存白茶的温度过高,而导致茶叶变质。

其根本原因和绿茶有些关系。

在中国绝大多数省份都有种植的绿茶,可以说是在茶叶市场中,最为常见的存在。

绿茶的饮用和储存方式,深入人心。

为了减缓绿茶的氧化时间,会将茶叶放置在专门储存茶叶的冰箱当中储存。

然而,那是绿茶的储存方式,作用在白茶身上,却会遭遇水土不服。

白茶的储存,只需要常温即可。

在温度过高的情况之下,茶叶当中的物质确实会在高温之下,被分解部分。

所导致最直接的结果,就是茶叶的滋味受到影响,不论是从香气还是滋味方面,都受到打击。

故而,在储存白茶的时候,茶友们担心温度过高而使得茶叶风味受到影响的担心,是完全合理的。

需要再次强调的是,白茶的储存最适宜的是常温。

《3》

在温度过低的情况下,也对白茶的转化有所影响

茶叶储存不宜高温,理解起来并不困难,那不适宜低温的白茶,究竟是由什么理由所导致的?

白茶和低温的爱恨情仇,要从出身说起。

身为六大茶类当中的一种,白茶最为人称道的,当属白茶的制作工艺。

在制作过程中,不经杀青,不炒不揉的制作方式。

使得白茶当中留下了绝大多数的营养物质,这也是白茶在江湖中拥有声名的主要资本。

毕竟,如今健康生活是大趋势,喝好白茶,就是为健康投资。

白茶的工艺,大道至简,还令白茶因此拥有了一项出众品格——能够长期储存。

大多茶类的储存时间不长,而白茶却卓然不同。

品质好的白茶,在储存得当的情况之下,风味内质,不减反增。

新茶时期的白茶,滋味大多鲜爽。

然而,在经历了长时间的良好储存之后,风味愈加。

唯有在时光的磨砺之下,白茶中才会陈化出独特的韵致。

原本外扩的香气,逐渐收敛下沉,而汤水的厚度逐渐加深。

时间于白茶,就像是砂锅与鸡肉。

接触的时间越是久远,香气滋味就越是美妙难得。

白茶之所以拥有如此能力,是因为在制作的过程之中,保留下了茶叶中的活性酶。

活性酶在合适的温度之下,能够保持活性,从而为茶叶谋取福利,生成更多的有益物质。

不过,请注意前提,合适的温度很是重要。

如果在温度过低的情况之下,会影响茶叶中的有益物质——活性酶的活跃度。

同样的白茶,在温度适宜的情况下储存,同样长的时间之下,能够陈化出更好的香气和滋味。

在白茶的储存过程中,定然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在极端的温度之下储存,让白茶平白遭受许多波折。

《4》

夏天的时候,储存白茶还要注意阳光直射的问题

现在正是暮春时节,也算是乱穿衣的时间。

在一些天气晴朗,阳光较好的地区,甚至已经有人穿上了短袖。

阳光明媚,光照时间渐长。

那么,就不得不注意天气晴朗时候,阳光照射对于白茶品质的影响。

从前到朋友的家中做客,见着他们用玻璃的罐子储存茶叶,就知道两人大概是不太喝茶的。

家中备有的茶叶,大抵是在待客的时候拿出使用,供一些长辈饮用。

不过,用这样的茶叶招待长辈,大概率讨不到欢喜。

茶叶在制作成茶之后,不能够继续在阳光之下长期裸露。

原本在茶叶中,就有多种的物质会和光照发生反应。

像是叶绿素一类物质,见光易分解,会影响白茶品质。

为将白茶储存得当,存放的时候,理应是避开光照才对。

让白茶置身于玻璃之中,大剌剌的接受全方位光线的照耀,那不是刻意将白茶置身于龙潭虎穴么?

所以,在储存白茶的过程中,一定不能够使用透光的材质单独包装。

若是执意如此,便是生生的将白茶往火坑里推,存不出好的老白茶。

想要将白茶储存妥当,最为稳妥的方式,是将白茶密封放置于干燥、常温、避光、无异味的环境之下保存。

《5》

很高兴在茶圈之中,能够看到这样的现象。

天气变化之后,茶友们竟然会将白茶列入关心对象。

天冷加衣,天热扇风,呵护自己一般,对待白茶。

看来对于茶友们来说,茶叶是很重要的,并非可有可无的存在。

而对于品质上佳的白茶来说,它也确实是茶中龙凤,值得珍惜和喜爱。

欢迎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村姑陈(cunguchen2018)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