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献夫(1485年——1544年),字叔贤,广东省南海人,明朝的第二十八位内阁首辅。

方献夫是个遗腹子,不幸的身世并没有影响他的聪明上进和勤奋好学。自小,他就对于读书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和天赋。

1504年,年仅二十岁的方献夫就高中进士。之后,他并没有像其他首辅一样,从翰林院编修做起,在北京苦熬资历等待空缺。方献夫选择从基层做起,被任命为地方干部,成为广西的一名知县。

1505年,当时的太子朱厚照巡视广西,夜梦自己头戴白巾,是吉是凶难以分辨,于是惶惶不可终日。

当时,身为广西的地方官,方献夫主动请命为朱厚照释梦,指出王上加白实乃“皇”字。大喜之兆!朱厚照对此解释,非常满意,至此开始对方献夫有了深刻的印象。

同年,明孝宗驾崩,朱厚照登基称帝,就是明武宗,建号正德。他算是明朝众多奇葩皇帝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好在,当了皇帝的朱厚照依然记得,曾在广西为他解过梦的那个方献夫。

于是,一纸调令下达广西,方献夫被召入北京任职。从此,经过地方锻炼的方献夫,又成了一名京官。

可惜!或许是明武宗以为方献夫只会释梦,没有什么真正的才学。亦或认为他颇具才干,需要多加历练。再或者,明武宗忙于嬉戏玩乐,很快就把他给忘了。

总之言之,言而总之,在明武宗时期,方献夫并没有被朱皇帝予以重用,担任的一律都是虚职。他真正的起势,还是到了明世宗嘉靖时期,尤其是在“大礼议”之争期间。

由于明武宗没有子嗣留下,在他驾崩之后,大明江山只得交由藩王朱厚熜来继承。按理说,你继承了人家的家产,过继给人家也是理所应当。更何况,你继承的还是大明朝的万里江山。

因此,内阁首辅杨廷和在上疏之前,认为这就是一件水到渠成,顺理成章的事情。可是,他想错了!

嘉靖皇帝朱厚熜,明确拒绝将自己过继给明孝宗朱祐樘,只同意尊朱祐樘为皇伯考。而且,还坚持要将其亲生父亲兴献王,尊为“献皇帝”,同时移入皇室宗庙进行供奉。

以杨廷和为首的内阁,自然是坚决不干,带领朝臣们纷纷上书论礼,逼迫嘉靖帝遵从祖制,乖乖就范。就此,双方拉开架势,你来我往地开始了“大礼议”之争的帷幕。

方献夫敏锐的察觉到,如果此时自己特立独行,敢于站出来支持嘉靖帝,或许会成为自己实现逆袭的一次机会。有时,你得承认,官场如战场,站队最重要!

恰巧,有更善于把握机会的人已经提前出手了,这个人就是张璁。他冒着极大的政治风险,公开上疏,表示明世宗登基是属于“继统”,而绝非是“继嗣”。作为朝臣,他旗帜鲜明的支持处于困境中的嘉靖皇帝朱厚熜。

方献夫一看,已经有人捷足先登了,再晚了该没有自己的表现机会了。于是,他也赶紧上疏:

“兴献帝止生陛下一人,别无支庶,乃使绝其后而后孝宗,岂人情哉。今孝宗有武宗矣,未尝以陛下为子。为是议者,未见其合于《礼经》之言”。

啥意思?就是说,人家兴献王也不容易,自己就一个独生子朱厚熜,如果将独生子过继给了孝宗朱祐樘的话,人家的那一支不就绝嗣了么。这么做,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嘉靖皇帝一看,不错,自己终于有了源源不断的援军出现了。朱皇帝很快下旨,命方献夫署大理寺事。之后,又升任了礼部右侍郎,成为了六部的高官。

伴随着持续了数年的“大礼议”之争继续进行,双方都陷入了焦灼状态。两边都累了,争不动,也吵不动了。

至此时机,为了试探朝臣们的底线,嘉靖帝决心暂时搁置争议较大的问题,能否先将自己生母的灵位移入太庙。

但是,之前的争论太过激烈了,一时间也没有合适的朝臣主动上奏此事。于是,权谋奇高的嘉靖帝开始一次次暗示朝臣们。有的人,压根没有听懂暗示。有的人,听懂了暗示,但假装没听懂。只有方献夫,听懂了,也决心去做。

当方献夫将恭请陛下生母的牌位移入太庙的奏折上呈后,嘉靖帝笑了,他认为,孺子可教也。于是,方献夫被封为武英殿大学士,入阁参预机务。

初入内阁后,方献夫显得非常低调,与张璁、桂萼等阁臣,从不争执。虽然是一团和气,但他却不尽与之附会,多有自己的见解。这些,都被嘉靖帝看在眼里,越来越赢得了宠信。

不仅如此,方献夫并没有一味地顺从嘉靖帝拍马屁。对于这个有性格的朱皇帝,方献夫也敢于直谏,多次请求嘉靖对于宦官和外戚的行为予以约束。

1532年,张璁离任后,方献夫接任内阁首辅一职。

或许是之前压抑的太久了,方献夫开始在朝政上恃宠放恣,不纳谏言,被朝臣们不断上疏弹劾。而之前坚决支持自己的嘉靖皇帝,也显得阴晴不定,恩威难测。

1533年,在这种前后夹击之下,方献夫称病请辞,被朱皇帝准许归乡退养。

1544年,归家安享晚年十载后,方献夫过世。明世宗闻讯后,下旨追赠其太保,谥号“文襄”。

纵观方献夫的一生,受益于“大礼议”之争。他在这场历史闻名的事件中,所起到的作用,虽不及张璁和桂萼两人,但其发挥的效力却是极其巨大,绝对不能忽视。

嘉靖皇帝神鬼难测,玩弄内阁和朝臣于股掌之间,在他执政期间为官为臣,而且还处于内阁的中枢,可谓是难上加难,如履薄冰。

在这波谲云诡之中,方献夫以他圆润的性格和高超的权术,积极周旋,履行了自己的职责,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当时的弊政。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居然还能功成身退,实属不易。

原创作者:文史不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