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锡爵

王锡爵(1534年——1614年),字元驭,号荆石,江苏省太仓人,大明王朝的第四十一位内阁首辅。

1534年,王锡爵出生于一个富庶的地主家庭。祖上曾在北宋真宗时期,担任过宰相,在元末明初时,为了逃避战乱才被迫南迁,王家来到了江苏太仓定居。

王锡爵降生时,一大群喜鹊飞入王家院中,久久没有离去。对此大吉之兆,王家上下全都称奇,因此为他取名“锡爵”,与“喜鹊”同音。

其父王梦祥,曾贡入南京的国子监深造学习,精通诗文,在当地颇有声望。其母吴氏,知书达理,颇有见地,是王家的贤内助。在这样的家庭出生,王锡爵自幼就开始接受系统的教育,为今后的政治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546年,十二岁的王锡爵便成为了秀才,丝毫没有辱没他的家门。之后,王锡爵先后拜在多位大儒的门下学习,精进不少。

1558年,王锡爵通过了南直隶应天府的乡试,名列第四名,成了一名举人,也获得了进京参加会试的门票。

1562年,二十八岁的王锡爵入京参加会试,高中头名会元。之后,参加殿试,被嘉靖皇帝点为第二名的榜眼,当年的同科状元是申时行。

从此,两人一同开始了仕途的生活,最终相继担任了首辅之职。王锡爵和申时行,两人同是江苏人,但性格和处事却截然不同,申时行能屈能伸,特别会做和稀泥的和事老,堪称一代柔性政治家。而王锡爵则刚直不阿,坚持己见,属于刚性的政治家。

《明史》在概括王锡爵的性格特点时,用了四个字,特别准确,那就是性刚负气。

1563年,王锡爵被授予翰林院编修之职,开始在这里熬资历,排队等候叫号。

1568年,王锡爵担任了翰林院的侍讲学士。之后,他又担任了国子监祭酒和詹事府詹事等职务。

1571 年,王锡爵因为为人刚直,太过方正,指责吏科都给事中言事不当,而内阁也疏于管理,从而得罪了当朝首辅高拱,被贬谪到了南京的翰林院任闲职。

1572年,张居正赶跑了高拱,成为新的内阁首辅。之后,张首辅开始推行一系列的改革和新政。王锡爵因任事勤勉,认真负责,逐渐得到了张居正的关注,一再被委以重任。

1575年,王锡爵成了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的掌院学士,参与编撰《世宗实录》和《穆宗实录》。

而且,王锡爵对于张居正所倡导的加强中央集权和变法强国新政,都予以了最坚决的支持和贯彻,越来越在明朝的政坛上斩露头脚。

1577年,张居正的父亲因病过世,按照大明祖制,老张必须要辞官归乡,为父亲守孝三年。

可是,当时的改革举措刚刚推行,而且遭到了很多顽固派的抵制。为了不使自己的改革中途夭折,张居正不愿意在此时离开内阁。无奈之下,他来了一出自导自演的“夺情大戏”。

结果,御史吴中行、赵用贤等人,以有悖礼制为由,带头上奏,反对张居正“夺情”。这些朝臣,自然引起了张居正的强烈不满,甚至使用廷杖等高压手段,来压制朝中的反对意见。

尽管,自己长期以来都支持张居正,甚至被认为是张居正的嫡系人马,但王锡爵却有自己的做人原则,他对于张首辅的过激行为,表示了明确的反对,遭至张居正的厌恶和排斥。

1578年,王锡爵以回乡省亲为由,毅然提出了辞职,远离了大明朝廷,退回到江苏太仓的老家闲居。这是明朝官场的特色,官员做官时,如果不顺心,可以辞职离开,过两年保不齐还能再次复出。

1582年,在张居正逝世后,上至万历皇帝,下至满朝文武,都开始对张居正展开了反攻倒算。完全否定了张居正的功绩,将他骂得一无是处,甚至不惜挖出来鞭尸。

王锡爵当时虽然在野闲居,但却保持着一贯的公正和客观,没有毫无底线的加入“倒张派”阵营,要求如实评价张居正的历史功过。

1593年,王锡爵被万历皇帝重新起用,入阁担任首辅。

上任后,王锡爵虽然在名义上没有恢复,但在实际上却延续了张居正之前的好多施政举措,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可惜!王锡爵的内阁还没有正式运行多久,就在“争国本”事件中,被万历皇帝和朝中众臣联合算计了。

万历皇帝表面答应王锡爵,同意尽快册封太子。但是,却迟迟不动,希望把这帮老头子们拖死耗死。而朝中的一大群朝臣们,却又不依不饶,天天逼迫王锡爵这个首辅。

1594年,左右为难之下,王锡爵创造性的提出“三王并封”的建议。结果,无论皇帝还是朝臣,都不答应。王锡爵两边都得罪了,里外不是人,只得宣布辞职。惹不起,我躲得起,不就是太子吗,爱立不立,我还不管了。

离职后,万历皇帝反而和王锡爵摒弃前嫌,对他恩礼日盛,加赠其为太子太保。

1614年,王锡爵在家乡过世,享年八十一岁。万历皇帝追赠其太保,谥号“文肃”并敕建专祠以供后人瞻仰。

原创作者:文史不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