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新聞的時候,發現茅臺經營範圍又變更,虎軀一震。

本以爲這個白酒行業的大佬能整點其他可觀性的東西,沒想到,它要涉足房地產、互聯網產業、教育,並且欲打造茅臺的金融帝國:基金、租賃、銀行、保險、證券。

並且,茅臺已經成爲雲上貴州大數據的第二大股東。

在互聯網方面,也是早就佈局了網上商城,早就開始了B2B 、B2C、O2O等營銷模式。

佈局互聯網,大家還想得通;涉足大數據,也在情理範疇之間;玩金融,也行,就算是融資方面的自給自足了;至於地產、教育,呃……

一、 爲何要玩跨界?

爲什麼中國的企業都忙着跨界,而當年的喬布斯忙着砍掉蘋果上千種類產品,最終只剩下iphone 、ipad、ipod以及MAC?

反觀日本的匠人精神,以及韓國、連一個不是他們的東西都被他們奉爲本民族的特產,

爲何我們不能像他們那樣,一個簡單的壽司、幾片生魚片、一盒小糕點,都悉心投入,奉爲精粹,讓它們面向全球,走向世界?向世界輸出承載中國文化的東西?

看美劇的時候,在美國人眼裏,日本壽司是很貴、一般人根本喫不起的奢侈消費;

而宮保雞丁、紅燒排骨等中國菜,則都是用麥當勞一樣的快餐盒裝着,被老美們用一次性筷子當不健康的垃圾食品一樣地喫,可事實上,中國美食文化博大精深,哪裏是一個壽司能匹敵的?

二、 不玩跨界的工匠精神

日本的很多東西都是從古代中國傳過去的,包括“匠人精神”,然而“匠人精神”卻漸漸淡出了國人的視野,爲何?

工匠精神在中國製造業間的缺失,這是不是太多國人過於追求眼前利益的痼疾?

日式的工匠精神,將古中國的匠人精神傳承併發揚光大,“追求每一個美的瞬間,追求每一份極致。以精純的匠藝之心去守護技藝和生活。”

一個日本的木匠,需要8年學藝,4年學徒助手,哪怕是一些手藝品製造流水線,也是全程需要有技藝嫺熟的老藝人作爲質量和工藝的監督。

他們自持驕傲的觀點是:“將靈魂注入作品之中。”

他們秉承着把一件事做一百年,做到極致的信念;而我們在一輪又一輪經濟週期的洗禮下、留存不多的國字號老品牌,則在忙着跨界。

三、 歷數國民老品牌的跨界

美加淨推出大白兔奶糖口味脣膏,

瀘州老窖出了同名香水,

周黑鴨和御泥坊合作的“小辣吻咬脣膏”,

老乾媽陶華碧進軍時裝界,

RIO銳澳六神花露水風味的雞尾酒

……

最後這款產品令我不禁想起《亂世佳人》中斯嘉麗第二次成爲寡婦、丈夫屍骨未寒時喝酒解悶、白瑞德突然來訪,然後她急忙用香水漱口……那香水瓶子,跟如今的六神花露水很是雷同。

說實話,除了那個大白兔奶糖脣膏,對後面的幾項、是沒有多大嘗試的慾望。

或許,這些東西能暫時喚起你的“情懷殺”、“回憶殺”,這些五十幾歲、六十幾歲的國民老品牌,利用懷舊情緒、創造一時的熱點話題,

但如何延續經久不衰的生命力?肯定不是靠熱點話題,根本還是在於品牌塑造和優質。

四、 一隻跨界的猴子

1、一個科幻小說家提出的定律

與阿莫西夫齊名的號稱20世紀三大科幻作家,亞瑟·查理斯·克拉克(《2001太空漫遊》作者),預言了太空旅行、人造通信衛星,影響了馬斯克的科幻作家,提出過三個定律,其中一個是:

克拉克定律二:只有一個方法能夠弄清什麼是可能的,什麼是不可能的,那就是:稍稍突破兩者的分界線,進入不可能的領域。

(Ⅱ.The only way of discovering the limits of the possible is to venture a little way past them into the impossible. )

這一定律,適時提出了人類認知的侷限性,告訴我們,如果想要創新,須大膽假設

從這個角度來看,跨界是有必要的。

2、跨界的本質

跨界的本質是什麼?我們先看兩個例子。

大名鼎鼎的米其林餐廳星級評比,究竟跟米其林輪胎有什麼聯繫?應該不僅僅是撞名這麼簡單。

米其林輪胎那會兒,想要提高銷量,如何提高銷量呢?

須提高汽車的需求量、引導人們遠行 →

所以就有了一本《米其林指南》,作餐廳酒店旅遊地推薦,類似現在的大衆點評、結果發現蠻有效果→

然後開拓了一批匿名調查→

最後演變成現在的米其林餐廳星級評比。

不得不說,米其林輪胎的這波操作,確實是腦洞大開,666。

還有一個更聳人聽聞的跨界案例:

《行屍走肉》和葡萄牙國家血庫的跨界案例,二者之間的聯繫是:喜歡看《行屍走肉》的人大抵都不排斥獻血。

具體經過就不深挖了,大家自行度娘。

另外還有飲料和遊戲的跨界,這更加耳熟能詳了,比如百事、可口它們瓶身上游戲人物的形象等,相比前兩個跨界,算是稀鬆平常了。

所以,跨界的本質是什麼?

3、一隻跳來跳去的猴子

下圖來源於知乎,從science雜誌上摘取出來的圖,該論文題目是:《產業結構空間對國家發展的制約》(The Product Space ConditionsDevelopment of Nations, Science, 2007),請看這張由核心向四周擴散的樹狀圖:

這張圖呈現的中心思想在於:

1、每個產業間都存在連接線,連接線表示兩種產品間的關係;

2、顏色相同、相近的產業具有更多的同質性。

比如梨和蘋果的相似度,即一個地方適合生產梨,往往適合生產蘋果。因爲生產它們時需要相似的勞動、技術、土壤等。

越聚集於中間的產業,往外跨界的可能性和成功率越大。例如:紡織,跨界到林業造紙、製衣等比較容易,農牧跨界到水果也容易,但蔬菜行業想要跨界到汽車製造,99.9%不可能。

所以,一隻猴子,從一棵樹跳到另一棵樹,是產業升級,那麼結果至少取決於三點:

猴子自身的跳躍能力;

猴子所在的位置是中心還是邊緣;

猴子的初始位置和它選擇的跳躍方向。

所以,跨界的本質是,找交叉,求相同。

4、跨界失敗的例子

所以,如果“這隻跨界的猴子”是一個國家、一個企業的話,那麼最好的跨界方式,找與自己交叉更多的,和跟自己有很多相同重合之處的。

比如,一家連鎖書店,在網絡時代初期,就不能試圖以提高書店內部設施來抵禦網購,而要藉助自己以往的品牌價值,在互聯網上開闢新的觸角,以獲取更多的流量,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比如柯達,如果在數碼電子衝擊來臨初期,就意識到自己的最大價值在於對色彩,成像的深刻認識和技術功底,快速遷移到數碼領域,也就不會那麼迅速被日本競爭對手所席捲。

這都是跨界失敗的例子。

5、跨界的必然性

菲利普·科特勒在《水平營銷》一書中指出:未來的營銷模式是以非競爭關係企業間的合作模式爲基礎的品牌模式。

所以,一個企業真正意義的發展,取決於核心能力要素的拓展,即邊界的拓展。

在日新月異的經濟週期大輪交互時,跨界是必須。需要大膽創新,需要找交叉、求相同;但前提是,在可跨區間內。

五、 茅臺跨界的經濟價值

不得不說,茅臺的跨界有其可圈可點之處:

整體來看,茅臺跨界是對品牌價值的再利用,也是對企業資源、團隊優勢的再發揮。

涉足雲上貴州大數據,能很好地利用茅臺以往的銷售數據,併爲未來的銷售擴寬局面,提高精準銷售能力;

開始玩金融,是爲打造千億茅臺做準備,需要金融板塊的大支撐。茅臺將這一融資手段緊緊抓在手中,的確爲一高招。

2020年,茅臺的目標是實現千億銷售,其中酒的銷售計劃在700多億,那麼剩下200多億,都要靠這金融板塊。

只是,相比陶華碧的不上市,面對金融這把雙刃劍,茅臺這一手,希望不要忘了初心,不要玩金融玩過了頭。

至於互聯網,這是OK的。名牌,口碑,線下都如此火熱,線上的廣泛鋪墊,一來有利於消費者更容易買到合理價位的茅臺酒,二來有利於茅臺後續業務的拓展、大數據的收集等。

而房地產……每次寫到這裏,就不得不打上省略號,着實不太敢作過多論述。

在如今,地產巨頭們都紛紛在高喊活下去,不管一手市場還是二手市場,地產行業似乎迎來的銷售下滑。

10月深圳新房成交量環比下降18.37%,二手住宅過戶環比下跌23.53%,創下除2月份以來近20個月新低的情況下,在沒有任何先發優勢的情況下,涉足房地產益處何在?

不過茅臺已經在三亞海棠灣建設了項目,所以我們耐心等待吧。

六、腦洞大開,茅臺跨界的前景迷思

最後,不要忽略一點,茅臺有錢。

俗話說,手中有糧心中不慌。不知茅臺的底氣是不是就來源於此。

對於茅臺跨界的前景,我們不妨猜想一下:

比如,可以對喝茅臺、買茅臺的客羣進行縱深開發;

對白酒市場進行拓寬,不僅僅停留在父輩交際的高檔酒,也可以打破白酒品牌歷來穩重、傳統的固有藩籬,走時尚路線,開發更接地氣一點的時尚品牌;

也可以從白酒輻射到快消行業進行跨界,畢竟擁有的品牌價值、以及諸多忠粉,這些方面值得一拓。

最後,在酒文化、品牌傳播以及包裝上做文章,實現中國白酒的國際化,因爲從數據上看以茅臺爲代表的白酒所面對的消費者結構過於單一,市場佔比較低。

或許可以國學+白酒+醉拳的文化輸出形式,塑造個性化、人格化的品牌,走情感營銷、故事營銷的路線,更多地滿足人們對商品的精神價值和情感訴求,不知是否會碰撞出不一樣的火花。

領導說了:

你點一個贊

我的工資立漲五毛!

更 / 多 / 精 / 彩

IG奪冠!恭喜網友喜提表情包

股王跌停,還可以有那些機會?

十月圍城|萬科的多事之秋

崔永元,你“有得一拼”了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