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貴州,你最先想到的是……

不少網友第一反應都是茅臺和老乾媽

有網友表示當然是遵義會議

還有網友列出了一堆美食,看的小編都餓了

當然,還有今天小編要給大家分享的貴州‘頂雲經驗

“好個頂雲坡,肥田沃土多,生產搞不好,家裏不開鍋……”一句順口溜,道盡頂雲40年前的辛酸。“但是,頂雲人不服輸,大膽實行‘定產到組,超產獎勵’的聯產承包責任制,極大地豐富了人們的物質生活,更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來自“中國農村改革第一鄉”——貴州省安順市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頂雲街道辦事處的黨工委書記廖文建說,在改革開放40年的進程中,頂雲人“敢闖敢試、敢爲人先”的精神,讓現在的生活“既滿足也富足”。

40年前,頂雲人衝破各種阻力,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大膽推進農村土地產權改革,其最早實行的“包產到戶”被總結爲“頂雲經驗”,讓農村生產力得到解放,當地的老百姓也喫上了飽飯。自此,“北有小崗,南有頂雲”成爲我國改革開放之初農村土地制度變革的兩面旗幟,拉開了中國農村改革的大幕。

頂雲公社陶家寨生產隊確定實行“包產到戶”(資料圖)。關嶺縣委宣傳部供圖。

窮則思變 農村迎來重大改革

走進頂雲,一條條寬闊的柏油路交錯其間,一幢幢美麗的小樓鱗次櫛比,一排排果蔬大棚煥發生機……昔日的頂雲鄉,緊跟城鎮化發展的步伐,早已改爲街道辦事處,鄉村發生了大變化。唯一不變的“頂雲經驗”紀念園見證了這段歷史的變遷。

“頂雲經驗”紀念園是一個開放的廣場,中間矗立着的混凝土紀念碑,紀念碑的三個立面分別寫着“頂雲經驗紀念碑”“中國農村改革第一鄉”“敢闖敢試敢爲人先”的字樣,簡潔而大氣,碑座下面雕刻着當年領頭“包產到戶”的陳高忠、陶天雲、羅國明等五位老人形象。

頂雲經驗紀念碑。李宇 攝

熟悉頂雲的人都知道,陳高忠就是當年的“陳大膽”。作爲“頂雲經驗”的發起者和參與者,這位年逾八旬的老人,曾經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要在陶家寨生產隊實行“包產到組”

“40年前,我們每天考慮的問題是如何喫飽飯,並沒有想到能過上今天的好日子。”陳高忠說,當時自己是陶家寨生產隊隊長,經過慎重思考後提出三點:一是把生產隊30戶人家的田地和勞動力平均搭配分成三個組;二是把15頭耕牛和所有農具按三個組分下去;三是生產隊以前的老賬不管,要重新建立新賬。

“三個條件”一出,村民一片“譁然”。“這不是‘包產到組’嗎,如果被發現,那可是要挨批鬥甚至坐牢的。”然而,爲了改變食不果腹的生活現狀,村民們最終還是贊成了陳高忠的意見。各組定組長、定產量、定勞動力、定耕牛農具、定送糧人員……春耕時節,陶家寨的田間地頭一片火熱;幾個月後,他們迎來了第一次大豐收

“頂雲經驗”的5位創始人。關嶺縣委宣傳部供圖。

就在那一年,陶家寨生產隊的糧食翻了兩倍,人均喫糧從原來的不足100公斤增加到250公斤人均收入也由原來的50元增加到200多元

全面推廣 敢爲人先再闖致富路

經過第一年的“試驗”,村民們嚐到了“包產到組”甜頭。陳高忠並不滿足,而是在準備下一盤更大的“棋”:“上一年‘包產到組’能在公社幹部的眼皮底下‘矇混過關’,如果把土地分到每家每戶,大家生產的積極性肯定會更高,收成一定也會更好。”

“其實,那一年我都沒有睡好覺,心裏忐忑得很,生怕出事。”陳高忠至今仍心有餘悸。由於害怕暴露,當時劃分土地,村民只能在田地兩邊,埋下石頭樁子爲地界,用繩子拉直線劃分莊稼。收糧時,在口袋上作記號,先把糧食收進倉,晚上再悄悄扛回家。如此一年下來,陶家寨的糧食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大豐收,家家戶戶有了餘糧。

喜獲豐收。關嶺縣委宣傳部供圖。

看到陶家寨生產隊的豐收景象,周邊的生產隊紛紛效仿。當時,頂雲公社的28個生產隊中,就有三分之一悄悄搞起了“包產到戶”,且都實現了糧食增收。時任頂雲公社八角巖生產隊副隊長的伍正才明白,“躲着幹不是長久之計,要搞我們就公開搞。”

1978年2月,經過深思熟慮,伍正才寫了3封信,分別發給了當時的貴州省、地、縣領導,力推“包產到戶”並獲得縣委的大力支持,建議將“包產到組”改成“定產到組”,同時還得到了省級主流媒體的公開報道。

在各方力量的支持下,1978年春,“定產到組,超產獎勵”制度在頂雲公社公開試行。16個生產隊完成定產到組後,每隊都制定了一套獎懲制度,還同步開展勞動競賽和定期評比。幹部羣衆苦幹實幹,溫飽問題解決了,生活也變得輕鬆了起來。

關嶺縣70年代主要運輸工具。關嶺縣委宣傳部供圖。

1978年秋,頂雲公社組織人員對試行的生產隊進行交叉驗收,結果16個生產隊每隊至少增收30%以上,有的超過50%,還有的達到了100%。看到成效後,“頂雲經驗”於1979年得以在關嶺全縣推廣,1000多個生產隊開始實行生產責任制;1980年,以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爲主要形式的農村經濟體制,在關嶺縣基本建立

1980年7月15日,中共貴州省委發佈了《關於放寬農業政策的指示》討論稿。隨後,中共中央在正式發出的《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和完善農業生產責任制的幾個問題】的通知》,明確指出在邊遠山區和貧困落後地區可以實行“包產到戶”“包乾到戶”,並在一個較長的時間內保持穩定。

實行“包產到戶”,頂雲敢爲人先,不僅能夠真正體現按勞分配,能最大限度調動農民積極性,提高生產效率,加快生產進程,同時還讓生產的深度和廣度進一步延伸,極大地促進了農林牧漁等產業的發展。“包乾到戶落了心,三者利益得兼顧,勤勞致富有決心。”陳高忠確信,頂雲的這條路,算是走對了。

“關嶺牛”產業。關嶺縣委宣傳部供圖。

同步小康 推進城鎮化發展步伐

40年過去了,站在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和旅遊產業化的新徵程上闊步前進,曾經貧窮落後的頂雲早已今非昔比。一個富裕、文明、和諧的新頂雲,正以百姓富和生態美相統一的姿態,呈現在人們的眼前。而作爲“頂雲經驗”的發源地,關嶺縣石板井村也成爲了全國文明村。

頂雲石板井村旅遊新貌。陳志浩 攝

‘頂雲經驗’和‘頂雲精神’一脈相承,反映出貴州人敢想、敢幹、敢擔當,勇於探索、善於創新的精神。”關嶺縣委副書記、縣長韋朝虎認爲,改革是頂雲的基因,已深深融進每個頂雲人的血液裏。“頂雲經驗”是治窮的靈丹妙藥,但不是致富的法寶,要解決好“三農”問題,還需要用“頂雲精神”繼續去創造

修建“頂雲經驗”紀念園,正是要將這種精神傳承下去,讓這片土地迸發出持續活力。石板井村通過成立生態種養殖專業合作社,集中土地、抱團發展,改變單一的種植模式,已實現產業多元化發展,收入逐年增加。“10年來,石板井村累計減少貧困人口1028人,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400元提升到 9800元,年均增長840元,是2008年的7倍。”石板井村村支書吳興倫說。

關嶺縣港澳蔬菜基地全景圖。關嶺縣委宣傳部供圖。

“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頂雲精神’已經成爲加快農村改革的不竭動力。”40年的發展表明,頂雲羣衆喫穿問題已完全解決,並且踏上了同步小康的的新徵程。頂雲公社的這場農村改革,不僅改變了安順地區,還改變了貴州省乃至中國農村的面貌。

頂雲街道辦以“村社一體合作社”爲主體,流轉6000餘畝土地發展種養殖產業,讓10000餘人從農民徹底轉變爲“市民”,日子越過越好。此外,依託滬昆高鐵關嶺站開通和頂雲新區的建設優勢,頂雲正不斷加快當地的城鎮化發展進程,城鄉面貌煥然一新。

如今,一場振興農村經濟的產業革命正在貴州展開。關嶺縣積極搶抓機遇,除了通過易地搬遷將貧困農村人口向城鎮轉移外,還石板井、新城、八角等27個村寨納入頂雲新區城市規劃範圍,通過就業培訓、建設產業新村、扶持創業等措施,培養建築施工、旅遊表演、家政服務等專業隊伍,增強人民脫貧致富的信心和底氣。

頂雲石板井鄉村旅遊點。陳志浩 攝

“未來,頂雲還將保持‘敢闖敢試、敢爲人先’的精神,繼續依託新城開發和脫貧攻堅的契機,立足現狀,因村因地制宜求發展,做好農村三產融合文章,通過基礎設施建設、教育醫療、就業培訓等舉措,帶領羣衆增收致富,推動鄉村振興戰略早日‘開花結果’。”廖文建說。

改革開放40年,總有一些故事

讓人每每重溫都心潮激盪

貴州“頂雲經驗”的故事今天就講到這裏

您還可以點擊瞭解:

四川向陽鎮武漢漢正街內蒙古中灘公社

福建國企“信”廣西平果“鋁”海南“闖海人”

山西平朔煤印臺明秀精神黑龍江元寶村

雲南翁丁佤寨安徽“銅陵模式”北京地鐵

浙江台州藏富於民
吉林紅嘴村生產小隊
未完待續

掃碼瞭解

更多改革故事

↓↓↓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主編:唐嘉藝

編輯:曾 帆

大家都在看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