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吳三桂,很多人恨得咬牙切齒,如果當初沒有吳三桂帶清軍入關,恐怕我們也不會被異族統治近三百年,也有可能避開近代百年以來的屈辱,吳三桂本是前明重臣,其父吳襄世受國恩,因組織團練有功被朝廷封官嘉獎,而吳三桂自然也就成爲了官二代,吳三桂本是遼東人,後來跟隨袁崇煥鎮守山海關,成爲了明朝的一員虎將。

崇禎皇帝即位後,吳三桂更是嶄露頭角,連崇禎皇帝也沒有想到有朝一日吳三桂竟成爲了自己的救命稻草,公元1644年,李自成圍攻北京城,崇禎皇帝將最後一點希望寄託在了吳三桂身上,吳三桂聽說京城被圍,心急如焚,快馬加鞭率軍馳援京城,結果剛剛走到唐山一帶聽說崇禎皇帝已經自縊身亡,結果吳三桂便返回了山海關,在各種勢力中虛與委蛇。

李自成本想招降吳三桂,吳三桂也將城池交給了前來交接的唐通,結果沒想到半路上又聽說自己的愛妾陳圓圓被劉宗敏霸佔,自己的父親吳襄被關押,一怒之下,吳三桂返回山海關,殺掉唐通,發誓與闖賊勢不兩立,後來吳三桂寫信給多爾袞,希望向清朝滅兵爲先帝復仇,但沒想到清軍趁虛而入,一路上燒殺搶掠,吳三桂此時已經知道鑄成大錯,只好將錯就錯,率領手下一起剃髮,向順治帝稱臣,被封爲平西王,此時的吳三桂成爲了明朝降將中的楷模。

後來令清王朝統治者沒有想到的是南明王朝在南方崛起,尤其是桂王永曆政權更是聲勢浩大,在大順軍和大西軍餘部的幫助下,攻克了南方大部分地區,順治皇帝甚至想與其劃江而治,被永曆朝廷拒絕,後來吳三桂南下平定桂王政權,將桂王朱由榔在雲南昆明用弓弦絞死,世人因此痛恨吳三桂背主投敵,爲求主子的恩典竟然下手如此狠毒,但是歷史總是有着很多迷霧,然而在貴州省遵義市境內的餘慶縣城附近,有一座小山上的一座七級佛塔疑似南明永曆皇帝的最終歸宿地。堂堂的大明皇帝爲何會在佛塔中圓寂?吳三桂不是親自殺掉了永曆皇帝嗎?永曆皇帝爲何又會出家爲僧?

在“能戒師塔銘”中我們進一步確定了身份。“能戒師塔銘”中記述直言不諱:本師和尚非所謂道德者乎,和尚乃一皇上家子也,時值兵戎,適我黔邦,識世途之險惡,知生死之沉淪……因古老之義而題成名曰古佛山圓覺堂也……通過《餘慶縣志》的記載和當地挖出的許多永曆年間的錢幣,再加上佛塔中許多奇怪的皇家規格,專家們推測這座佛塔其實就是永曆皇帝的葬身之處,那麼永曆皇帝爲何會出家呢?有專家就推測吳三桂當年其實並沒有殺掉永曆皇帝,因爲他早就知道兔死狗烹的道理,因此就留了一手,萬一清朝統治者要除掉自己,那麼吳三桂就將推出永曆皇帝,繼續扛起反清復明的大旗,因此他將永曆皇帝藏了起來。

可是令吳三桂沒有想到的是永曆皇帝死在了自己前面,結果到了康熙削藩的時候,吳三桂只好揹負罵名自己稱帝,而後世將殘忍殺害永曆皇帝也當成了吳三桂的一條大罪,實際上我們確實冤枉了他四百年,康熙十七年(1678年),吳三桂在衡州(今衡陽市)登基爲皇帝,國號大周,建都衡陽。建元昭武,同年秋在衡陽病逝。追諡爲開天達道同仁極運通文神武高皇帝。其孫吳世璠支撐了三年之後被清軍攻破昆明,三藩之亂遂告結束。

參考文獻:《南明史》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