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同樣髂前上棘是人體骨盆四個重要力學支點之一,是人體淺前表線,螺旋線,側線的交匯處,對於治療人體一側和下肢膝關節痛都有效果,該患者針刺此處時,針感酸沉到患側足跟處,這就是古人所說的“針響”(就是針感到病所的意思)。中醫經絡認爲“骨會大杼”,大杼穴是足太陽膀胱經重要穴位,是足太陽膀胱經和手太陽小腸經交匯穴,有舒筋活絡作用,對骨方面和頭頸部,關節痛都有效果。

梁愛紅醫師

今天中午五十多歲的老鄭因右腳跟痛求診,拍片檢查有跟骨骨刺。老鄭承包五個大棚種蔬菜,長期在大棚裏幹活。曾經因腳跟痛口服中藥效果不太好,遂求針刺治療。

取穴右側大杼穴,右側髂後上棘處,右側髂前上棘處針刀治療。術畢,老鄭腳後跟痛大爲緩解,後口服中成藥善後。

討論:中醫認爲足跟痛和肝腎陰虛有關。中醫經絡認爲“骨會大杼”,大杼穴是足太陽膀胱經重要穴位,是足太陽膀胱經和手太陽小腸經交匯穴,有舒筋活絡作用,對骨方面和頭頸部,關節痛都有效果;髂後上棘是解剖列車人體淺後背線的重要“車站”,是人體力學重要支點,對腰背下肢痛疼有很好療效;同樣髂前上棘是人體骨盆四個重要力學支點之一,是人體淺前表線,螺旋線,側線的交匯處,對於治療人體一側和下肢膝關節痛都有效果,該患者針刺此處時,針感酸沉到患側足跟處,這就是古人所說的“針響”(就是針感到病所的意思)。

既往痛疼醫師多取足跟骨刺局部注射或扎針有一定效果,但是痛苦較大。本療法所取部位比較精簡,有針出痛止的效果。這是使人體紊亂的肌筋膜張力重新分佈的結果。

另外足跟痛可以在小腿腓腸肌上尋找肌筋膜激痛點,手法或針刺都對治療足跟痛效果確切。本人已經有其它文章介紹,這裏不再贅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