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作者:村姑陈

《1》

还在三月的时候,朋友寄来了她自己做的胭脂。

“宅在家里没事干,尽鼓捣这些物什了。”

老友的话,自然是客气。

那小盒用玫瑰调成的手工胭脂,一打开就着淡淡的天然花香。

香气特别好闻。

更为吸睛的是,盛放胭脂的盒子,特别精巧。

复古风的彩色玻璃盒,看起来完全就是艺术品。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赠人佳物,礼品包装上往往别出心裁。

聊回正题,白茶的茶礼,礼品包装同样五花八门。

陶瓷罐、木箱、木桶盒、礼盒茶饼……

收到茶礼时,如何处理这些礼品装的白茶?

这其实,需要不少经验。

《2》

聊到礼品包装的茶叶。

想起了过年前的一个插曲故事。

那会儿,刚好在朋友那喝茶,当时在座还有不少客人。

老友刚从架子上,取出一罐大红袍。

外层包装用的是柿红色的瓷罐,造型很别致。

看到这,身旁有位男士,发出了感慨。

“这茶看着很不错,包装很高级!”

呃,其实判断一款茶叶的好与坏。

最准确的方法,是通过形色香味衡量。

单看外包装来断定好与坏,那可是外行的想法了。

不过,无可否认。

市面上针对送礼的茶礼包装,精美考究。

光是看着包装的设计,就能让人觉得高级感满满。

收礼的人,在没有拆开喝茶之前,光是看着包装也不会觉得这茶不好。

然而,回到茶叶保存的实际需要上。

说一句泼冷水的话,市面上大部分精美好看的礼品包装,不适合白茶的保存。

长期储存白茶,最为适宜的包装是用三层包装法。

用瓦楞纸箱、塑料袋、铝袋等,三层逐次密封存茶。

对长期喝茶的老茶友们而言,处理这些礼品装的白茶经验老到。

但对不少新茶友来说,该如何处理礼品装的白茶,难免会有些犯难。

不久前,有位邻省的茶友,提了问题。

“客户送的福鼎白茶,是用礼盒包装的单个老白茶饼。

盒外有塑封包装,可以原装长期保存吗?”

《3》

礼品装的白茶饼,如何保存?

经过压制后的白茶,玲珑小巧,不占空间。

放置起来,十分方便。

近年来,随着白茶市场的火热。

不少人会选择老白茶饼,作为专门的赠礼。

礼品包装的茶饼,外层往往用的是礼盒。

但从存茶的效果看,礼盒装的白茶饼,不建议长期原装保存。

一,礼盒内单独放一个茶饼,数量少。

不能聚香和团队陈化,单个茶饼本来就不建议长期储存。

而是建议及时撬开喝,将其尽早饮用完毕。

二,礼盒装的茶饼,密封性不高。

将裸露的茶饼,包上白绵纸后。

放进大小配套的硬皮礼盒内,外层塑封后,直接用于送礼。

茶饼礼盒的包装,材质与常见的披萨盒类似。

它的整体密封性能,远不如三层包装法。

单独的硬皮纸盒,比不过标准的五层瓦楞纸厚度的纸箱。

更何况,在没有内袋的情况下(铝袋和塑料袋)。

放在礼盒内的单块茶饼,放置的时间越长,受潮变质的风险越高。

所以,当你在收到礼盒装的白茶饼时,不建议原包装保存。

建议及时喝茶,或者是用专门的标准三层包装,进行严实密封。

由于单独的茶饼,体积小巧,外层包装大小要配套。

不适合用过大的纸箱装茶,以免得内部拥有太多的多余空气,影响到实际存茶效果。

《4》

木箱/木桶装的白茶散茶,该如何处理?

此前的文章里,多次介绍过,木箱不适合存茶。

因为取材天然的木箱,材质本身难免会有异味。

不是天然的木头味,就是后期加工时沾染到的胶水味、油漆味。

这些气味对于香气纯正的白茶而言,完全是异味干扰,会导致茶叶串味。

另外,木箱也好,木桶也罢。

它们的密封属性不高。

原本上,木头本身的质地,就不是特别紧密。

内部分布着不少的“管道”,帮助树木生长运送水分和养分。

再加上,木箱/木桶的器型构造上,难以达到100%结实的效果。

所以,直接放在木箱内包装的白茶。

原封不动,放置的时间一久,肯定容易变味变质。

当你在收到木箱包装的白茶时,建议步骤如下:

首先,认真的分辨,茶叶有无串味?

先观察外包装的木箱,是否有明显气味。

再嗅闻、分辨茶叶是否有串味痕迹。

如果发现茶叶已经串味,那么证明这款茶的可饮用价值,已经不高。

其次,检查包装内的茶叶,茶香是否寡淡?

如果闻到的干茶香,比较弱,接近于无。

那证明茶叶有跑气的风险,需要换三层包装,将白茶的香气聚一聚。

最后,换包装后,再继续保存一段时间。

如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后,茶叶的香气表现有所改善。

那么可以继续用三层包装法,继续保存下去。

《5》

陶瓷罐、陶瓷缸包装白茶,能够适宜?

答案是,不妥。

瓷器,堪比玉石。

瓷质的盖碗、公道杯、品茗杯、茶盘、茶盂、花瓶……

自古以来,都是茶桌上受欢迎的茶器。

但,任何瓷质的存茶器皿,都不适合保存白茶。

原因在于,囿于瓷器本身的特殊属性。

陶瓷易碎,所以罐口的密封性不高。

市面上大部分的陶瓷茶罐,罐口常用的是软木塞、软橡胶一类的设计。

罐口的设计处,很难达到严实密合。

常见传统的古法酿酒里,为了保持酒体的密封,常用陶瓷罐封存。

不过在罐口处,往往在合盖过后,还会用专门的黄泥覆盖密封。

等到开启时,需要将外层的黄泥撬碎,才能启坛。

但是,这样的罐口密封设计。

显而易见,不适合干燥的茶叶的保存。

基于实际存茶的需要,任何易碎的罐子。

陶瓷罐、粗陶罐、玻璃罐、紫砂罐等,它们都不建议用于保存茶叶!

《6》

铁罐装的白茶,可以保存吗?

白茶散茶的送礼,有不少的选择。

一套精致铁罐装的白毫银针或白牡丹,送礼效果不错。

不过,在受到这类铁罐装的白茶时,可以原包装保存吗?

答案是,看具体的情况定。

短期存茶,可以用铁罐原装保存。

长期存茶,则需要更换包装。

马口铁的材质,本身的密封属性出色,延展性高。

罐口处的密封性,要比陶瓷罐高。

但要逊色于三层包装。

一般情况下,铁罐包装的白茶,适合短期临时存茶。

不建议长期储存。

因为白茶在长年累月的仓储过程中,包装材质需要绝对的密封,才能万无一失。

再加上,铁罐装的散茶,往往容量有限。

最常见的,不过是几两装的茶,数量不多。

白茶的长期储存,为了更好的后期陈化效果。

建议是尽可能数量多的茶,放置在一处。

三层包装密封后的白茶,存放时最好能三斤、五斤的仓储。

这样茶叶内的芳香物质可以不断聚集,整体的茶味可以发生良好的陈化。

最终转化出来的香气、滋味,品质更高。

铁罐装的白茶,建议及时饮用。

几两装的茶,一到三月内饮用为宜。

适用于短期存茶的铁罐,内层需要套上专门的食品袋装茶。

取茶过后,袋口需要用专门的封口夹,进行密封。

这样才能让铁罐内的白茶,远离外界的水汽和异味干扰。

《7》

喝茶,讲究的是味觉审美。

换言之,一款茶要达到好喝,滋味感达到极致。

方才不负好茶的称谓。

茶礼,往往注重视觉审美。

很多时候,设计精美的茶礼包装。

不仅设计繁琐,且还不大环保。

抛开层层叠叠的包装,茶叶本身的实质,才是喝茶的重点。

喝茶,喝好茶。

茶叶的外包装,不贵在华丽,而贵在实用。

华而不实,密封性不高的礼盒包装。

收到手后当然不能直接原装保存。

要不然,放到后面,茶叶悄无声息的变了质。

那,可就太可惜了!

欢迎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村姑陈(cunguchen2018)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