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互聯網、移動互聯網,走到物聯網、泛在物聯網,以及現在的智能物聯網(AIoT),其中,AIoT可以說是AI和IoT二者的融合,將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到物聯網中。AI時代,IoT連接的設備數比移動互聯網時代大十倍以上,而IoT+AI+5G,可以令未來所有設備無縫連接在一起。

5G商用元年,剖析當前5G+AIoT生態

前沿篇

IoT成功的關鍵在於硬件、軟件、網絡、雲端能否全部AI化。

AI時代,IoT連接的設備數比移動互聯網時代大十倍以上,而IoT+AI+5G,可以令未來所有設備無縫連接在一起。AIoT是科技巨頭爲人們描繪的美麗未來,但不同發展階段,AI和IoT的融合程度、作用亦不相同。

AI與IoT結合初期,兩者運作模式相對較爲分離,該階段的作用類似於傳統“遙控家電”。用戶通過語音、手勢或移動終端來進行IoT設備控制,AI 的作用是讓 IoT 設備能夠理解用戶的直接語音指令,目前大部分IoT 設備仍然處於這個階段。

5G商用元年,剖析當前5G+AIoT生態

5G,全稱第五代移動通信網絡(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嚴格的講它並不是一個或者一套具體的產品,而是指代一套技術標準。

5G 不再是一個手機網絡,而是真正面對所有設備的高質量移動互聯網。5G 讓移動網絡從以手機爲中心,進化成了適配全維度的網絡,搭配其前所未有的技術指標,5G 的目標是成爲未來一切設備的互聯網接入口。

基於5G的連接質量和連接成本,質量更高、更細分化、更便宜的移動網絡連接將會變成一款類別豐富且適用性高的基礎產品,它將代替有線寬帶成爲大部分互聯網連接的主要入口,爲無數的商業帶來可能性,真正的改變世界。

5G商用元年,剖析當前5G+AIoT生態

20世紀的信息技術革命催生了互聯網,立足當前5G技術在我國領域中的發展現狀與使用前景,重點分析以人爲本的智慧家居+智慧社區的建設與應用。

2019年是5G商用元年的開啓年,從下半年開始5G商用深化進程正式拉開帷幕。從政府到企業,從企業到個人,自上到下,產業鏈的每個角色都在專注一致的5G目標——更好的連接,更美的生活。

在互聯網基礎上不斷延伸和擴展,將各種信息傳感設備與互聯網結合起來形成一個巨大網絡——物聯網。

物聯網就是實現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人、機、物的互聯互通。隨着5G、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的推動,智聯網(AIoT)概念應運而生。

從信息通信技術的角度,AIoT涉及物理世界的感知和智能分析,再加上5G、邊緣計算等技術,構成了當前最重要的賦能技術體系,驅動着全球範圍內影響深遠的數字化轉型和數字化革命,AIoT也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關鍵技術基礎。

4G到5G的革命

遙記上世紀80年代開啓的1G,從1G/2G/3G/4G走向5G,僅僅用了三十餘年的時間,每一次連接的突破,都是人類文明的一次飛躍,給人類生活帶來了顛覆性的變化,現在我們又開始不斷憧憬5G時代的新變革。

除掉手機,其他任何設備連入這個網都是一種非主流性質的應用。究其原因,前四代移動互聯網,都是圍繞着“手機的網絡”這一主題進行的技術的漸進,它們的設計出發點就是默認消費者使用手機這一設備接入這個網絡。無論如何升級,1G 到 4G 的設計出發點就是爲手機而服務的。

之前四代的移動網絡技術,並沒有認真考慮其他設備連接這個移動網絡的可能性。換句說話因爲這些移動網絡的目標客戶一直是消費者手中手機,也導致連接成本始終處於高位。

從原有的Wi-Fi技術,窄帶物聯網技術,到現在的5G技術,隨着網絡技術的進化,整個物聯網技術體系有怎樣的變化?尤其5G的到來,爲AIoT的應用帶來了怎樣的機遇和挑戰?

5G、AI、IoT的深度融合

從互聯網、移動互聯網,走到物聯網、泛在物聯網,以及現在的智能物聯網(AIoT),其中,AIoT可以說是AI和IoT二者的融合,將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到物聯網中。以人工智能、5G、雲計算爲主導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所帶來的改變,正在改變各行各業,推進智能世界加速到來。

AIoT是IoT的發展方向,IoT需要AI來提升其價值。而5G是連接AI與IoT的橋樑,其高帶寬、高可靠低時延、大連接特性開拓了AIoT更廣闊的應用領域。

隨着5G技術的飛速發展,5G 正在引領IoT標準的演進,但也要注意到,IoT標準主要解決數據傳輸技術問題,而AIoT關注新的IoT應用形態,強調的是服務,特別是面向物聯網的後端處理及應用。

5G商用元年,剖析當前5G+AIoT生態

IoT解決底層連接和數據傳輸問題,AIoT關注的物聯網的應用形態,強調應用服務,強調後端處理能力。

AI和IoT相輔相成,IoT爲AI提供了深度學習所需要的大量訓練數據,IoT場景化互聯也爲AI快速落地提供了基礎;AI將連接後產生的海量數據經分析、決策轉換爲價值,反過來指導IoT的正確應用和效率提升。

5G是將AI和IoT連接起來,成爲一個可靠的高帶寬、大連接、低時延的通道。通過5G將IoT提升到人工智能的層面,體現IoT的價值;同時,5G幫助AI與IoT結合,產生落地效應。

生態篇

5G商用元年,剖析當前5G+AIoT生態

5G的建設速度

5G時代我國運營商市場格局不會發生根本性變化,既有優勢將保證中國移動處於三大運營商領頭羊的位置,但5G也會給運營商發展帶來一些新的變化。

中國移動的優勢主要體現在基站數量、資金投入和用戶規模方面。5G網絡需要強大的基站建設能力和鉅額的資金投入,在這兩方面,中國移動具有顯著優勢。截至2018年12月31日,中國移動4G基站數達到241萬個,比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總和還要多4萬個。

中國電信的優勢主要體現在頻段和區域業務方面。經專家的計算,5G最合適的頻率在3500MHz左右,是成本和效率最佳的頻率。

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恰好位於3500MHz兩側,獲得了最成熟的頻段,而中國移動的5G頻段則相對不佔優。同時,就中國通信業的勢力劃分而言,中國電信在比較富裕的南方區域有主幹網優勢,也有利於5G商用服務的拓展。

中國聯通的優勢主要體現在頻譜和產業鏈落地方面。一方面,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一樣,獲得了國際上最成熟的5G頻段;另一方面,作爲第一家央企集團層面的混改試點企業,中國聯通擁有衆多股東盟友,既包括互聯網領域的BATJ,也包括中國人壽、用友、中金車證等行業巨頭,形成的“智慧聯盟”可協助推動5G建設、促進5G產業鏈落地。

5G商用元年,剖析當前5G+AIoT生態

5G加速人人互聯向人機交互、萬物智聯升級,催生全屋智能、無人駕駛、虛擬辦公等新業態,提供數字生活新體驗。

與此同時,外部經營環境日趨複雜嚴峻,宏觀經濟存在下行壓力,同質化競爭、跨界競爭更趨激烈並逐漸向生態競爭演進。產業鏈各陣營推動5G終端應用創新和落地驗證,爲早日實現終端泛在化,爲大衆提供5G時代生態全場景服務,構建終端產業鏈新生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