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個捷達VS5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其它合資品牌也效仿,可怕的是一大波類似合資車型與國產SUV搶佔市場。捷達VS5的快速成功,可以說是又給國產SUV上了一堂課,值得每個人深思。

離開大衆光環,捷達還有什麼?這是捷達品牌獨立之初,很多人對其提出的質疑。也就是說很多人並不看好獨立出來的捷達,甚至還有很多唱衰的聲音。

事實勝於雄辯,銷量纔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捷達VS5於9月成都車展正式上市,上市當月銷量8140輛,因爲涉及到市場鋪貨,所以首月銷量並沒有太大參考價值。10月銷量破萬,達到了11088輛。一個全新品牌,在渠道完全沒有健全的情況下,上市第二個月就取得了破萬的好成績,說其是個奇蹟,可能有些誇大,但能達到這種水平的品牌或者單款車型,都是比較少見的。

那麼捷達VS5快速成功的因素到底有哪些?

第一,離不開大衆強勢、懂人心的營銷策略

捷達雖然是全新品牌,但很多人都知道它與大衆的關係。事實上,在捷達成立之初,德國大衆就一直稱捷達是德國大衆集團的子品牌,而不是一汽大衆的自主品牌。這樣做的目的就是告訴消費者,捷達是純種德系品牌,因爲消費者很重視這一點。

然後緊接着就宣傳捷達旗下所有車型將與大衆共享平臺、共享三大件、共享零部件。這樣做的目的就是告訴消費者,捷達旗下的車型與大衆車型本質上沒有區別,只是掛着不同的車標而已。因爲消費者除了喜歡大衆品牌,對其品質、產品力、機械素質也比較青睞。

第二,售價8.48-11.28萬,性價比直擊人心

捷達VS5長寬高4419/1841/1616mm,軸距2630mm,定位A級SUV,空間基本可以達到A級SUV的中上游水平,稱得上寬敞。這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因素,沒有空間的支撐,所有折騰都是白費。

然而捷達VS5的“攻心術”還不止於此,起步就搭載1.4T高功率發動機,最大功率150馬力,峯值扭矩250牛米。要知道作爲同級的探歌1.4T高功率版本起步價爲16.08萬,而VS5 5MT版本的起步價僅8.48萬,VS5 6AT版本的起步價僅9.58萬。僅憑動力這一項,就能吸引很多人的目光,道理很簡單,就是便宜。

再看匹配的變速箱,沒有采用自家的7DSG,而是採用愛信AQ250 6AT。其實大衆很清楚7DSG在消費者心中的地位,採用愛信6AT的用心可想而知。其實現在的消費者並不是糾結7DSG與愛信6AT之間的性能差別,而是很在意這一份態度,顯然捷達VS5又一次“攻心”成功。

第三,年輕消費者的理性選車觀

捷達目標客戶羣鎖定年輕用戶,現在的年輕用戶其實對品牌的忠誠度遠不及老一輩人。相對而言,更看重核心產品力、性價比。顯然,捷達很明白年輕一代的消費心理以及選車觀念。

當然,捷達VS5的目的還是賺錢,只是凸顯了年輕一代最看重的幾個點,在內飾用料方面就是能省就省。滿滿的硬塑料,不能說低廉,但確實談不上檔次與質感,唯一能做的只是通過顏色搭配,讓人看起來沒那麼寒酸。年輕一代不在乎這些嗎?肯定在乎,但這是一次抉擇,要性價比?還是要高級內飾?要核心產品力?還是要高檔質感?顯然,捷達替他們做了一回感動人心的選擇。

很顯然,捷達VS5已經觸碰到國產A級SUV的價格底線。與同價位的國產A級SUV相比,捷達VS5在用料、配置、內外顏值、車身尺寸方面均不佔優勢。但捷達VS5比拼的不是這些,而是它的出處、機械素質。一個捷達VS5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其它合資品牌也效仿,可怕的是一大波類似合資車型與國產SUV搶佔市場。捷達VS5的快速成功,可以說是又給國產SUV上了一堂課,值得每個人深思。

這只是個信號,不久的將來,會有更多合資車去做類似的操作,合資車價格下探已成必然趨勢。那麼國產車應該何去何從?再拼價格?似乎拼不過捷達VS5,因爲VS5賣的不是材料、配置,而是對其並不值錢的技術。再堆砌配置?只能加重成本,從而喪失價格主導權。很顯然,這些都不是最好的應對策略,而是應該注重最根本的技術,除此別無他選。

瞭解更多資訊請下載易車APP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