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早的傳統薑餅並不是餅乾,而是一種「麪包」,從英文或拉丁原文就可以窺見淵源,也有薑汁蛋糕的形式,會將麪糰用生薑、丁香、肉豆蔻、肉桂調味,再加入蜂蜜或砂糖,後來發展出各種造型,並在表面擠上「皇家糖霜」裝飾。薑餅人常會用一種白色糖霜裝飾,它有特別的名字叫作「皇家糖霜(Royal icing)」,質地堅硬,以蛋白、糖粉(糖粉)、檸檬汁製成,有時會加入甘油避免太硬,並在被裝飾物上灑上杏仁粉防止糖霜變色,多半用於裝飾聖誕蛋糕、婚禮蛋糕、薑餅。

導讀:歐洲傳統不喫“薑餅人”?盤點各國的聖誕薑餅“Gingerbread”!
美好的聖誕節,少不了要品嚐些應景美食,除了烤雞、鹹派、熱紅酒,還有不可少的「薑餅」,繪上可愛圖案,包裝送禮或搭配暖暖熱飲一起喫,非常有節慶氣息。中國一般熟悉的都是畫有彩色糖霜的甜甜「薑餅人」,但其實各國的聖誕薑餅都不一樣。
薑餅Gingerbread
用薑餅製成的人形餅乾,又被稱作「德式薑餅」,爲聖誕節的代表美食。最早的傳統薑餅並不是餅乾,而是一種「麪包」,從英文或拉丁原文就可以窺見淵源,也有薑汁蛋糕的形式,會將麪糰用生薑、丁香、肉豆蔻、肉桂調味,再加入蜂蜜或砂糖,後來發展出各種造型,並在表面擠上「皇家糖霜」裝飾。
薑餅上的糖霜
薑餅人常會用一種白色糖霜裝飾,它有特別的名字叫作「皇家糖霜(Royal icing)」,質地堅硬,以蛋白、糖粉(糖粉)、檸檬汁製成,有時會加入甘油避免太硬,並在被裝飾物上灑上杏仁粉防止糖霜變色,多半用於裝飾聖誕蛋糕、婚禮蛋糕、薑餅。
最早的「薑餅」其實是一種香料麪包,這也可以從拉丁原文裏窺見淵源。
薑餅的故事!
據說薑餅最初是於西元992年,由一名亞美尼亞僧侶從希臘帶至歐洲,傳授給法國的基督徒,這也是將秉人和耶誕節關係緊密的原因。13世紀時,薑餅被歐洲移民傳入瑞典,於15世紀開始在德國穩定生產。
16世紀時,出現將餅乾製成人形的習慣,最著名的故事是英國伊莉莎白一世曾命人將薑餅製成貴客的樣貌,以表示歡迎。民衆也跟隨皇宮的流行,還出現了未婚女子喫下薑餅人,就能找到白馬王子的傳說。
後來薑餅人漸漸成爲受歡迎的美食,甚至衍生出描寫薑餅人的童話及電影〈The Gingerbread Man〉、歌曲〈Sweet Gingerbread Man〉。近代產生變化,會製作各種形狀的薑餅,在表面畫上白色糖霜。
各國薑餅大不同!
英國 Ginger Snap/Ginger nut/Ginger biscuit
英國據說是薑餅被製成「人形」的發源地,通常以蛋糕或脆餅的形式呈現,並和多數國家一樣使用皇家糖霜裝飾,現今成爲該國的聖誕傳統,以稱作「Ginger Snap 」的酥脆堅果薑餅爲大宗。
另外,英格蘭北部的約克郡等地區還有一種獨特的薑餅「帕金(Parkin)」,是用燕麥片和糖蜜製成的軟薑餅蛋糕,在當地很受歡迎。
美國Gingerbread cake/法國 Pain d'épices
美國一般流行「薑餅蛋糕」,喫起來像鬆軟溼潤的磅蛋糕,帶有清新的生薑香氣。法國的「薑餅」與美國相似,在法文中是「香料麪包」之意,喫起來較幹,會加入蜂蜜提香。
荷蘭、比利時Peperkoek/Ontbijtkoek
「Ontbijtkoek」荷蘭文直譯爲「早餐蛋糕」,「Peperkoek」譯爲「胡椒蛋糕(用剩餘的烘焙材料製成)」,是當地別具特色的薑餅,質地柔軟易碎,爲早餐的常見品項,通常會切成薄片,抹上奶油,像吐司一樣品嚐。主要原料是黑麥,並搭配丁香,肉桂調味,各區有自己的食譜,最著名的是流行於荷蘭北部的「Oudewijvenkoek(老婦人的蛋糕)」。
德國 Lebkuchen
德國的薑餅有軟硬兩種形式,特色是都會加入葡萄酒。柔軟的稱作「Lebkuchen」,是一種薑餅蛋糕,可辣可甜,除了生薑還會加入蜂蜜、茴香、豆蔻、堅果、蜜餞等,表面會附上結冰狀的糖霜,經常出現在狂歡派對的街頭,如慕尼黑啤酒節。
另一種則是質地堅硬的薑餅餅乾,用糖果和皇家糖霜裝飾,與普遍所見的薑餅人無異;在德國還會製成心型薑餅,用糖霜寫上「我愛你」的字樣,送給心愛的人。
北歐
通常是薄而脆的薑餅餅乾,出現在耶誕節前後,在挪威(Pepperkaker)、瑞典(Pepparkakor)的薑餅相對較厚,會用來裝飾窗子,丹麥(Brunkager)、冰島(Piparkkur)、芬蘭(Piparkakut)、拉脫維亞(Piparkūkas)、愛沙尼亞(Piparkoogid)大多相似。
瑞士Biber
是約2公分厚的薑餅蛋糕,一般會夾入杏仁蛋白醬,並在表面用模具或手工雕刻出繁複的裝飾(傳統小鎮阿彭策爾Appenzell熊、聖加侖大教堂的圖像等) ,或附上結冰狀的糖霜。
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Pryaniki
俄國薑餅「Pryaniki」原文爲「香料」之意,用黑麥粉、蜂蜜、糖、奶油、雞蛋和各種香料製成,表面刻有浮雕裝飾、文字或皇家糖霜,形狀自由,有時還會填入甜餡。
波蘭Pierniki
在波蘭,各城市有自己傳統的薑餅風格,例如託倫薑餅(Pierniki toruńskie)自中世紀以來就在託倫市生產,是音樂家蕭邦最喜歡的美食之一,在當地甚至成立了「託倫薑餅博物館」,爲填餡的薑餅餅乾。
克拉科夫薑餅(Krakowski piernik)則是前波蘭首都的傳統風格,將辛辣麪團(pierne)加入大量香料,或裹上巧克力醬,製成薑餅蛋糕,有些還會用木製模具壓出精緻圖像,烘烤後可以保存許多年。
保加利亞 меденка
在保加利亞文裏意爲「用蜂蜜製成的(made of honey)」,爲手掌大的薑餅餅乾,通常爲圓扁狀,會加入蜂蜜、肉桂、生薑、幹丁香,並裹上一層薄薄的巧克力。
巴拿馬 Yiyinbre/Queque
主要有兩種不同的薑餅,一個是用生薑、糖蜜製成的薑餅蛋糕(Yiyinbre),另一種是另外加入椰子製成的薑餅餅乾(queque),口感更有嚼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