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00開戶,5000廣告費,600服務費。”

“男性保健品可以上嗎?”

“沒問題,除了個別行業不能上。現在祛斑,豐胸,減肥,生髮等推廣都可以,您有多少預算?”

筆者在諮詢了趣頭條的代理商客服後,不免有些疑慮,現在黑五類這麼好投放嗎?隨即收到客服發來的截圖:

這是趣頭條正在投放的保健品廣告,在考慮產品備案還沒完備時,客服表示:沒關係,發個加粉網站就可以了,換成你的網站和充值上去就可以投放了,爲方面宣傳也可以把購買的鏈接換成添加個人微信號。

事實上,黑五類的投放十分嚴格,《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十九條規定,“廣播電臺、電視臺、報刊音像出版單位、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不得以介紹健康、養生知識等形式變相發佈醫療、藥品、醫療器械、保健食品廣告。”

在今日頭條、微信公衆號引來監管(封號、鏈接屏蔽)的時刻,大批的黑五類廣告無處投放,這些黑五類品牌主們急需找一個被用戶承受和信賴的途徑開釋廣告投進的壓力。

2016年才上線的“趣頭條”,僅僅花了2年時間,註冊用戶已達7000萬,用戶增長達500%,作爲一款新生代內容資訊APP,憑藉大量的用戶羣體吸引着各類廣告主的加入,這位號稱資訊界的拼多多在資本市場大放光彩的背後,不經意間成了美白護膚類、黑五類的“避難所”。

黑五類的“避難所”開趣頭條的首頁,各種辣眼睛的獵奇標題,這些內容涉及倫理、八卦、異聞、養生等方面,打着低俗三俗內容的擦邊球,夾帶僞劣保健品、祛斑、祛痘、狐臭、化妝品、洗紋身/紋眉、捕魚等虛假廣告內容的水文。

在趣頭條的廣告中,極大一部分標榜着“42歲瞬變20歲”“20天減掉30斤”、“一天一次,狂減30斤”等字眼。

其中重點推薦的是一款名爲“花鮮肽鮮肌素顏水光霜”的祛斑美白產品,這款號稱可以“逆齡十年,輕鬆祛斑”的產品,可以輕鬆達到“祛斑”“美白嫩膚”“消皺”的效果,解決皮膚所有問題,請看下方宣傳圖。

光看圖片效果煽動力很強,在花鮮肽的產品介紹標示着“祛斑”“美白嫩膚”“消皺”等字眼,稱其經過國內化妝品成分檢測權威網站”“美麗修行網”的檢測、被《Vogue》、《ELLE》雜誌推薦,然而在上述網站中查詢後發現,均無記錄。

根據《化妝品衛生監督管理條例》第十三條,未取得批准文號的特殊用途化妝品,祛斑、美白等屬於特殊用途化妝品,化妝品經營單位和個人不得銷售,不得在生產銷售中使用相關廣告語進行宣傳。接着在食藥監局官網上查詢,發現“花鮮肽”並沒有取得特殊用途化妝品許可證,涉嫌虛假宣傳。

這樣的虛假宣傳現象在趣頭條上隨處可見。“20天減掉30斤”的減肥產品、“1分鐘全屋製冷,三天一度電!”的黑科技空調扇,隨處在趣頭條首頁推薦的各類新聞中縱橫;趣頭條作爲平臺作爲管理方,放任這些商家明目張膽的虛假宣傳,盲目追求轉化效果和廣告價值更大,甚至還爲其廣告引流。

趣頭條廣告展示

趣頭條對於入駐的廣告主資質審查並不嚴格,涉及品牌也很少會要求出具品牌授權書,而是引流到微商微信號進行售賣,黑五類在微信、今日頭條等平臺無處容身後,這裏則成了最大的避難所。

實際上,在趣頭條的廣告上纏雜着一條完備的微商引流鏈條,筆者在隨機檢查了出現頻率較高的減肥廣告,在這些廣告的背後,指向的是大批的“三無”類微商,例如這款在微商圈火了一陣的“纖纖減肥茶”在趣頭條又開始了大批的廣告轟炸,添加微信-通過微商朋友圈洗腦宣傳-介紹產品-發貨,一套完整的微商洗腦賣減肥茶過程在這裏做了開端。

搜索“纖纖減肥茶、黑科技空調扇、樂氏同仁育發黑科技”的關鍵詞,隨機百度一些,虛假宣傳的標題,內容只是換了產品和聯繫方式,充斥着大量的微商推廣信息,而趣頭條在這些廣告中充當的則是一個微商引流的角色,就如開頭所呈現。

防不勝防,你中槍了嗎?不同其他新聞信息平臺,趣頭條的廣告讓人“防不勝防”:每刷一屏,每3-5條內容就伴隨一個廣告,這些廣告通過換標題、換圖片方式,輪番給用戶進行轟炸,每個欄目下的廣告,實則是同一條廣告,只爲達到重複的給用戶洗腦……同樣一個廣告,在趣頭條上的滾動展示甚至可以達到5-10輪。

同一美白廣告在趣頭條不同欄目下輪番霸屏趣頭條的廣告覆蓋到了三線以下的廣告主,如此大張旗鼓的廣告能爲廣告主帶來更低的門檻、更實惠的價格以及更全面的用戶觸點;根據趣頭條創始人譚思亮在一個採訪中的回答:趣頭條三線以下用戶會偏多,超過80%,接近70%以上的用戶是女性,比較願意去分享。此外用戶是真的在閱讀,但對互聯網不是特別的熟練,小白用戶,40歲以上的用戶佔了35%

也因此,趣頭條提供的內容多爲娛樂新聞、婆媳關係、健康養生、獵奇等,契合三線以下用戶的同時,也順便過濾掉了一二線大部分用戶。

簡單的講,三四線這類人羣對於黑五類的抵抗力很低,對於三無微商的防範意識薄弱,如果趣頭條廣告突出了“便宜”“免費”等字眼,對三四線市場的消費者來說,無疑是個巨大的誘惑,由於不具備充足的品牌知識和消費選擇,可能轉化效果更好,因此帶來的廣告價值更大。

趣頭條的聰明之處在於,在今日頭條、一點資訊、天天快報等資訊類產品廝殺成一片紅海時,趣頭條卻以返現補貼的方式,迅速殺入下沉三四線市場,佔據了一席之地;然而其中摻雜的大量虛假廣告以及趣頭條對廣告的放縱,讓人不禁想起“屍骨未寒”的內涵段子和年初遭遇整治的今日頭條。

近年來,網信辦對各大內容平臺的整治一直持續,在2017年末,今日頭條由於內容平臺上的低俗、廣告氾濫,遭遇監管當頭重棒,內涵段子關停,很長一段時間頭條進入危機狀態。

無論從獲客方式還是內容本身上,趣頭條像極了早期的今日頭條,也許他會走今日頭條的老路,完成初始積累後,投入重金去做內容和完善推薦機制。相比今日頭條,趣頭條對自身新聞流程的審覈把控、廣告的監管以及算法技術本身,仍然存在較大差距,目前趣頭條採取的是“放任”政策也逐漸暴露出了其新聞聚合的真實面目:追求流量、賣廣告纔是正事。

以“讓用戶的閱讀更有價值”爲Slogan、標榜新聞資訊價值的趣頭條,實際則是藉助大批四五線城市用戶的廣告媒介。依託於百度廣告聯盟和平臺廣告兩種形式,大批電商、網遊、醫療、減肥、美白等有待審覈的廣告肆意氾濫,趣頭條儼然成爲一個利用底層流量吸引高付費廣告、投放渠道有限同時又面向四五線城市用戶的廣告主的流量池-即廣告媒介。

隨着趣頭條平臺影響力越來越大,相關政策及監管勢必會來到,趣頭條不可能成爲法外之地,其廣告氾濫成災、虛假宣傳問題不斷,在追求短暫“快樂”的同時,腳下的陷阱也將越掘越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