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11月17日期間的浙江國際青年電影周,我看了兩部電影,《莫扎特傳》和《四百擊》。特別感謝杭州百美匯和百老匯影城提供觀影支持。

《四百擊》是法國新浪潮電影代表人物弗朗索瓦·特呂弗的導演處女作,獲第12屆戛納電影節(1959)主競賽單元最佳導演。他的代表作還包括《祖與佔》《精疲力盡》《巴黎最後一班地鐵》等。

《四百擊》是1959年上映的法國黑白片,可以說是一部現實主義作品,真實記錄了那個年代的巴黎人生活。因爲風格如此寫實,甚至讓我認爲這是特呂弗在拍他的少年經歷。

可以看到,1959年的巴黎工薪階層生活挺窮困,一家三口住在狹窄的公寓裏。

十三四歲的安東尼在男校上學,因爲調皮被老師罰站,進行語言羞辱。回到家父母並不關心他。他是母親的私生子,某天和同學逃課,他在街頭髮現母親和一個不認識的男人接吻。

逃課,被罰,出走,父母責罵,偷父親辦公室的打字機,想賣錢沒成功而被抓……就這樣安東尼成爲學校和家人眼中無法管教的孩子,被送往少年犯管教所。

他曾和好夥伴說,自己從未去過海邊,所以大海是他最嚮往的地方。影片的最後,安東尼逃出管教所,一直在奔跑,奔跑,終於來到海邊。結尾就定格在他徘徊在海邊那迷惘的眼神中。

《四百擊》是部青少年犯罪片,更是關於少年的成長,讓人想到近期正在熱映的《少年的你》,想到楊德昌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是什麼讓安東尼滑向犯罪的邊緣?他只是迫於生計小偷小摸,卻被大人看成十惡不赦的壞孩子。影片將少年犯罪的根本原因指向學校教育問題和家庭問題。因爲沒有孩子是天生的罪犯。任何一個孩子成爲罪犯,首先要從他成長的環境來找問題。父母的教育以及學校的教育,是哪裏出了問題?

至於片名《四百擊》代表什麼?法國諺語說,一個淘氣頑皮的孩子要挨四百下打才能消除災難,祛除惡魔,變成健康聽話的兒童。

責打就能讓一個孩子變得聽話嗎?這多少有些反諷。但是苦難確實能增加一個孩子的抗壓性。這是一把雙刃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