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60年代,肌肉車圈內的“鄙視鏈”大多集中於各款車型的動力表現,參數一旦跟不上便極有可能迅速淪爲車迷口中的“跛腳貓”,於是各款肌肉車V8發動機所爆發出的扭矩與功率正以不可思議的速度探尋着極限,後驅模式讓她們在直線賽道有了抬頭起步的完美姿態,循跡能力上的微妙缺失度也讓她們在漂移中颯爽英姿,然而高速飛馳的肌肉車卻因剎車技術的跟進乏力而事故頻發,這曾引起美國各州政府的密切關注,後來在各種條條框框的限制之下,肌肉車的市場熱度有所下降。”由於排放標準日益嚴苛而被拖慢了更新換代節奏的Hellcat和Demon版,或許將成爲道奇旗下最正統肌肉車的“終場戲”——根據此前FCA CEO Mike Manly“Challenger 2020年前後將實現部分電氣化”的描述,汽勢Auto-First猜測,Challenger或將使用搭載渦輪系統的V6發動機匹配混動系統實現“部分電氣化”,屆時著名的Hemi V8發動機,以及高性能版本上兼具進氣功能的大燈組,也許將徹底成爲歷史。

汽勢Auto-First丨劉冀然

作爲曾經“美國夢”精神的最佳代言人,美系肌肉車(Muscle Car)/小馬車(Pony Car)正在全新的時代迎來生存考驗,爲了活下去,她們必須重新定義自己——棄掉V8,擁抱新能源。而在全球車企巨頭範圍內,福特的電動化轉型進程雖然相對緩慢,但至少在其最負盛名的肌肉車領域佔得了先機。

11月18日,福特將在洛杉磯對電動版Mustang SUV車型MACH-E進行全球首發。新車已在北美地區開啓預售,最高續航里程可達483公里,共推出四驅/兩驅在內共計7款產品,售價區間約爲4.4萬-6.05萬美元(約合人民幣30.8萬-42萬元)。

作爲全球首款純電驅動的量產“肌肉版SUV”,MACH-E將引領肌肉車文化進入全新的賽道。無奈也好,激進也罷,性能再升級也好,失去原有的靈魂也罷,她的到來至少能讓肌肉車不退出歷史舞臺,善莫大焉。

命運多舛的肌肉車

雖然龐蒂亞克GTO這樣搭載V8發動機的大號肌肉車纔算得上真正意義上的Muscle Car,但這並不妨礙擁有同等魅力,甚至更受當時美國年輕一代追捧的Pony Car與肌肉車概念齊肩。廣義上來看,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美國肌肉車的黃金時代中,福特Mustang絕對是最具市場活力的代表車型。

由於性能強悍加之售價親民,僅用兩年時間銷量便突破百萬的Mustang,不僅在1965年登上了美國標誌性建築紐約帝國大廈86層的觀景臺,甚至還因過於暢銷出現過不少“美妙的失誤”,比如經銷商在1964年4月15日提前兩天售出了展車,使得Mustang首位車主提前產生;比如生產線趕工壓力過大,將一批Mustang的外飾件和車標裝錯,然而那一批卻成爲了收藏價值頗高的“另類限量版”。

然而市場熱度並不能挽救肌肉車的多舛命運。

肌肉車的第一次“失速”,原因在於鼓式剎車。在60年代,肌肉車圈內的“鄙視鏈”大多集中於各款車型的動力表現,參數一旦跟不上便極有可能迅速淪爲車迷口中的“跛腳貓”,於是各款肌肉車V8發動機所爆發出的扭矩與功率正以不可思議的速度探尋着極限,後驅模式讓她們在直線賽道有了抬頭起步的完美姿態,循跡能力上的微妙缺失度也讓她們在漂移中颯爽英姿,然而高速飛馳的肌肉車卻因剎車技術的跟進乏力而事故頻發,這曾引起美國各州政府的密切關注,後來在各種條條框框的限制之下,肌肉車的市場熱度有所下降。

而後,石油危機再次大幅降低了肌肉車的魅力。石油輸出國組織決定從1973年10月到1974年春季對美國停止石油供給,雖只是短短數月的停油令,卻對美國汽車行業產生了長達十餘年的影響。在此期間,美國政府制定清潔空氣法則要求主機廠生產抑制排放的車型,V8肌肉車也迎來了集體漲價,同時大排量汽車的保費不斷上漲,這使得肌肉車的購買和使用成本大幅增加,於是大批美國消費者轉而購買小排量的家用車,只留下少數對肌肉車精神情有獨鍾的擁躉堅守着她們。

受到市場認可的小型車大行其道,也對肌肉車的設計語言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上世紀90年代到21世紀初葉,便也成爲了肌肉車看起來最不肌肉的時代。這樣的設計風格,即便對那些忠實擁躉也造成了不小的打擊,加之經濟危機對美國車企巨頭的強烈衝擊,肌肉車的集體沒落令人唏噓。2010年10月31日,通用汽車宣佈了龐蒂亞克的倒閉,這個有着84年曆史、肌肉車基因最爲純正的傳奇品牌,終未撐過着第三個寒冬期。

如果說之前的三次只算寒冬,那麼如今汽車行業的動能轉換浪潮則極有可能是肌肉車的浩劫。

肌肉車集體大秀求生欲

肌肉車能否完成新能源轉型,正在決定她們的生死——當然是選擇求生存。

一個有趣的巧合是,當《變形金剛》系列和獨立電影《大黃蜂》斬獲不錯的票房成績,將大黃蜂角色扮演權拱手讓給雪佛蘭科邁羅的甲殼蟲在今年正式停產,沒有混動版、沒有電動化,大衆集團不準備用新能源轉型來挽救她。相比之下,肌肉車卻集體展現出了強大的求生欲。

於是我們看到了借1971年高性能Mustang MACH-1之名,力爭開拓純電動市場的Mustang MACH-E SUV。對電動化遲緩的福特而言,這足以說明兩個問題:福特的電動化轉型已勢在必行,Mustang這樣的圖騰車系也絕不可以消失。畢竟在全球範圍內,依靠單車型實現銷量突破1000萬的例子掰着手指頭都數的過來,而Mustang就是其中的一個,所以無論福特怎樣瘋狂地削減開支,Mustang也絕不會是被放棄的那一個。

於是我們看到了FCA集團對道奇Challenger和Charger的新能源轉型投了贊成票,只是如FCA集團北美地區負責人Tim Kuniskis所說:“我們堅信高性能車型一定會走向電氣化,但這也帶來一個問題,對於Charger和Challenger來說,哪種電氣化形式更符合市場需求。”由於排放標準日益嚴苛而被拖慢了更新換代節奏的Hellcat和Demon版,或許將成爲道奇旗下最正統肌肉車的“終場戲”——根據此前FCA CEO Mike Manly“Challenger 2020年前後將實現部分電氣化”的描述,汽勢Auto-First猜測,Challenger或將使用搭載渦輪系統的V6發動機匹配混動系統實現“部分電氣化”,屆時著名的Hemi V8發動機,以及高性能版本上兼具進氣功能的大燈組,也許將徹底成爲歷史。

於是我們也看到了雪佛蘭科邁羅的電動化轉型意圖,在2018年的SEMA展館中,一臺用作測試電動動力總成的eCOPO版科邁羅概念車正式亮相,正值通用官方改裝品牌COPO Camaro成立50週年之際,一項最大膽的改裝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將V8發動機更換成兩臺來自博格華納的永磁交流電機後,其最大馬力可達710匹,最大扭矩也提升至813N·m,這意味着觸電的大黃蜂已經將性能參數再度提升至更高水準。

然而,求得生存之後,更大的難題是肌肉車如何才能保住靈魂。

肌肉車的靈魂還在嗎

好看的外表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在汽勢Auto-First看來,肌肉車的集體新能源轉型有着一些得天獨厚的生存優勢,比如吸睛的外觀不曾改變,比如電氣化會讓她們擁有更可觀的動力參數,再比如電動肌肉車細分市場的真空狀態下她們當仁不讓的原生魅力。但不得不說,當最具標誌性的V8大排量引擎不再,一條新的“鄙視鏈”或將誕生。

“搭載大排量V8發動機、具有強勁馬力、外形富有肌肉感的美式後驅車。”這是百度百科對肌肉車下的定義,顯然在V8發動機被電機取代後,這個定義將把“靈魂受損”的她們拒之門外,肌肉車迷們最原始的機械崇拜終將覆滅,而其特有的迷人聲浪也將萬馬齊喑。

當然,車企也在不遺餘力地保住肌肉車的靈魂。

於是我們看到了Mustang的純電車型選擇用相對討巧的全新SUV車型“試水”,而血統更純正的電動Mustang Lithium則出現在2019年SEMA展上,爲了照顧車迷對駕駛激情的追求,雖是電動車,Mustang Lithium依然裝配了六速手動變速箱,以及戰鬥感十足的駕駛模式開關撥片。純電動車的變速箱技術雖是謎一般的存在,但實際上特斯拉早期的Roadster車型、東風俊風ER30以及榮威 Marvel X都使用着類似的技術,在只有2擋可用的前提下,這些電動車的最大爬坡度、最高車速、百公里加速以及耗電量都更有優勢。所以,更加強悍電驅六速手動變速箱也許正是Mustang Lithium保留靈魂的絕招。

於是我們看到了FCA對“部分電氣化”方案的偏愛,機械崇拜者依舊可以津津樂道地探討肌肉車的發動機與渦輪增壓技術的匹配度,聲浪也得以保留。雖然這可能只是Challenger在“徹底電氣化”前最後的狂歡,但這樣的機會彌足珍貴。

於是我們也看到了eCOPO版科邁羅的堅持與良苦用心——當直線加速專用輪胎和車尾減速傘包等改裝件悉數亮相,當後驅模式下後輪撓胎泛起青煙而後抬頭出發,當漂移過彎依舊賞心悅目,新能源技術加持下的肌肉車,彷彿靈魂依舊。

無論如何,對於喜愛肌肉車的所有車迷而言,她們將繼續生存下去已是天大的好消息,後續能將傳統肌肉車靈魂的魅力保留下來多少,都已只是加分題。

(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