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的认知分为深度和广度,读航天专业图书,是热爱工作的必然要求,跟自己专业相关的书籍我都喜欢第一时间购买和阅读。读书好比是跟作者对话,如果你想了解一个人,就去看看他的文字和他的书。

原标题:读书是思想的旅行,写书是意志的修行

我的业余爱好不多,读书和写书坚持得最好。

读书是一场思想的旅行。

刚参加工作时,每天忙着学习型号设计文件,忙着参加靶场发射任务,除了专业书籍没读过其它闲书;工作逐渐上手稳定后,又每天忙着行政事务和业务工作,还是没时间读书;这两年工作轻松后,我的爱好又回来了......

我读的书分为三类:一类是航天专业图书,一类是天文学和心理学图书,还有一类是英文原版图书。

人的认知分为深度和广度,读航天专业图书,是热爱工作的必然要求,跟自己专业相关的书籍我都喜欢第一时间购买和阅读。得益于科技进步,这10年各类航天专业图书的出版量我感觉是过去的总和。读书好比是跟作者对话,如果你想了解一个人,就去看看他的文字和他的书。钱学森的《星际航行概论》是我认为的经典中的经典,百读不厌。

读天文类科普图书,能让人的眼界变得开阔。我们所熟知的宇宙、太阳系、地月系,实际上还有很多的未解之谜。每时每刻从深空探测器传回的数据中,都有新的发现,无时无刻不让人感知到宇宙的广袤和个人的渺小。

读心理学科普图书,能让人认识到自我的内心。纵然外界事物变化纷然,很多人都去追求的不一定是自我也要去追求的。对自我的真实感受的认知,对自我内心世界的探索,让人能够理解人的伟大。在自我的世界里,自我才是主宰,其它不过是过客。生命短暂,时光匆匆,当下的每份感受才是真意。

最近这两年我开始阅读英文原版图书,一是航天专业类图书基本看的差不多了,但往外看,天地甚广;二是无论天文学还是心理学图书,国内基本上都是翻译类科普图书,理论源头也在国外。这正好说明我们尚处于发展中国家的状态,科技创新和理论建设都还需要一段很长的路要走,可做的事情还很多。

写书是一场个人意志的修行。

最近十年我参与了5本书的编著,写书最大的好处就是能让人忘记烦恼、转移痛苦。当身边很多人为职位之争、人际之争苦恼时,我选择在电脑前码字,内心充满宁静和喜悦,那些现实生活中烦恼似乎也与我无缘了。

写书需要先构思好主题和大纲,然后围绕主题撰写内容。为了写清楚写明白,需要查阅大量同类书籍和国内外相关资料。一本书写得是否用心,看看它列出的参考文献数量和质量就能判断的差不多了。

写书是一个人的狂欢,更是对一个人意志力的考验。深夜时文如泉涌的妙曼,后半夜梦中灵感激发,凌晨披衣而坐诉于文字的欣喜,都是一种回馈和恩赐。

写书也是非常消耗时间的工作,没有充分的时间是很难有质量保证,很难把头脑中的涓涓细流整理成像样的文字。

我的心愿

书籍是知识分子给社会的回馈,是人类传承知识和经验的必然环节。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情,留下曾经的所思所想,也是一种慈悲。

我希望自己能在有生之年,再多为中国的读者翻译几本好书,再多写几本好书。在推动科技进步、增进国际交流方面再做点儿事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