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一部文藝作品

寫的是不真實存在的人性

探求生活價值、

傳遞人性溫暖的文化傳播品牌。

你有沒有發現,周圍的“三觀審查”越來越多了。

在網上看着看着電影,一排彈幕飛過來,

“這片三觀不正,怎麼還不封殺”。

搜索喜歡的電影評論,映入眼簾的是,

“1星,毀三觀。”

臺灣版《流星花園》前陣子重播,女主演的微博遭到謾罵,“一腳踏兩船”“三觀有問題”。這是18年前首播的時候都很少出現的情況。

結果,女主演不得不在微博裏安撫粉絲:“我承認杉菜是有點綠茶”。

就連一些經典作品也被攻陷了:



電影《英國病人》的豆瓣評論:



《查泰萊夫人的情人》也......



《霍亂時期的愛情》......

他們不僅僅是發表觀點,還正義凜然地“做點實事”…..

有人以離婚律師的名義,點明“舉報”某院線電影,並得到網民熱轉:

類似“這個作品三觀不正,跪求有關部門封殺”的言論時不時就能碰見。

如此照此標準,那些我們熟悉的偉大愛情,多數都要算是“姦情”了。



姦情的幾大範式

1、《飄》

“綠茶婊”斯嘉麗:

想說服即將訂婚的阿希禮和她私奔,遭拒後生氣打了阿希禮耳光。後來缺錢時,她又看中了妹妹未婚夫的財產,於是設計讓他迷上自己。

2、《安娜·卡列尼娜》

“不守婦道”的安娜

:她在婚中與英俊的軍官渥倫斯基相戀,拋棄丈夫與兒子,與渥倫斯基住在一起,還跟“姦夫”去國外旅行了3個月。



3、《泰坦尼克號》

“劈腿”的羅絲

:羅絲與母親及未婚夫一道上船,卻被船上的少年畫家傑克吸引,戴上未婚夫送她的名貴項鍊,讓傑克爲她畫裸像。

4、《卡薩布蘭卡》

“朝三暮四”的伊爾莎

:伊爾莎曾經爽約情人,後來再見時,她爲了幫助丈夫逃開敵人追殺又去求助情人,在幾番糾纏之中,兩人又重新生出情愫使她想離開丈夫,留在情人身邊。



5、《花樣年華》

學壞的蘇麗珍:

她的丈夫和他的妻子有了婚外情,她和他一起商量相應對策,本來應該一起打小三,結果居然愛上了對方。



6、《勇敢的心》

“一談戀愛就忘了國家”的伊莎貝拉

:威廉•華萊士揭竿而起,與英軍鬥爭。英王爲緩和局勢,派皇室女性伊莎貝拉前去談判,在戰爭與陰謀中,兩人卻發生了愛情。

7、《甜蜜蜜》

“插足者”李翹:

黎小軍告別女友後來香港討生活,期望有天掙到大錢和女友風風光光地成婚,卻愛上了在快餐店認識的李翹,無法自拔。



沒有一部文藝作品

寫的是不真實存在的人性

愛情裏,爲什麼有這麼多的“背叛”?



1、“出軌本身就像一臺慾望機器。”

人天生就有追求新異刺激的傾向。進化論專家指出,雄性動物天生就有通過更廣泛的交配擴散自己基因的衝動。而維持激情的神經遞質,只能保持18個月到30個月,這就是愛情的保鮮期。

在一段戀愛關係中得到滿足後,就會不自覺地尋找新的刺激。這是人的通病。

日本新聞網站News Post 7曾進行過的一項針對1000名已婚女性進行的調查結果亦顯示:超過兩成的調查對象曾經有過外遇經驗。

這個數字在逐年增加。



2、

再幸福的婚姻,也無法拯救一個個孤獨虛弱的靈魂

人很多時候的“不忠”,僅僅是因爲某種無法解決的缺失感。

金錢、壓力、生存、迷茫、自我懷疑,這是人只要活着就要不斷經歷的問題。而親密關係是一面鏡子,清晰地照見這些,厭惡、鄙視隨之而來。



而不確定的真實和人性,就是我們經常談論的,道德的灰色地帶。

戰爭、死亡、背叛、亂倫,之所以總是成爲文藝作品的母題,是因爲它們說出了主流敘事通常會忽略掉的地下部分。

3、

總要有地方放置我們人性的陰暗面

我們懷疑的無外乎是,故事中的道德,與人的真實生活的道德,到底有怎樣的聯繫?它是否真的能對現實生活施加影響,起到毀壞公共道德的作用?

想想看,有曾經有哪一個歷史時期,因爲猥褻書籍的流行,整個社會風氣差到不行的嗎?

並沒有。

禁慾、壓抑的維多利亞時期,正是地下黃色書籍非常流行的時候。

人的陰暗面是客觀存在的。越是在公共生活中受到壓抑,私底下的報復性釋放就越強。

越是直面那些陰暗的角落,越可能光明磊落。



從另一個方面來說,

對於文藝作品中那些“不道德”“三觀不正”現象的不理解與批評,一直都存在。

一般來說,隨着社會的進步,這方面應該變得更爲包容,爲什麼現在反而又愈演愈烈了呢?

是誰在做“三觀審查”

作家韓松落在微博上調侃過這個現象,“這是一種初代人工智能的評論,只要幾個模板,幾個關鍵詞(小三、渣男、捉姦、出軌、閨蜜、前任、奇葩、屌絲、逆襲、撕X、窮、富、賺錢/不賺錢、三觀正/不正

)就可以輕鬆評價上至荷馬史詩,下至上週新片在內的所有文藝作品”。

它的原因多種多樣,下面幾項應該是你也有感觸的吧:



韓國電影《酒神小姐》,講述一名老年性工作者的故事

1、一定程度的反智傾向

日本管理學家大前研一曾到中國旅行,他驚訝地談到,這座城市怎麼遍街都是按摩店,書店卻寥寥無幾。“中國人均每天讀書不足15

分鐘,人均閱讀量只有日本的幾十分之一。



反智主義在中國有着漫長的傳統。歷史學家余英時就曾多次談到道家與法家濃郁的反智傾向。

在今天,不少人仍然過於依賴經驗而不是系統的思維方法去思考問題,強調實用而不是認知。

人們信奉各種厚黑格言,“我喫過的鹽比你喫過的米都多”。

與之相伴的,就是對代表“智性”的人羣和事務的鄙視乃至敵視。



電影《獨立年代》

2、“國家能不能幫我管管那些背叛婚姻的人?”

社會學教授戴慧思在2014年出版的《妻子、丈夫和情人:香港、臺灣和中國大陸都市裏的婚姻與性》中談到,中國大陸、香港和臺灣的婚姻已經“去制度化”。也就是說,一些過去被認爲無可爭辯的命題,比如婚前性行爲是否合適,在什麼條件下人們可以選擇離婚,甚至是婚姻本身的必要性等等,都已不再有標準答案。



電影《青梅竹馬》

早於臺灣和韓國60多年,大陸就廢除了“通姦”罪。而最新的婚姻法,也不再保障原配妻子的財產,似乎是一夜之間,有些人驚恐地發現,除了輿論,不再有其他有效的東西能“懲罰”這些傳統家庭結構的叛逃者了。

以此留下了巨大的道德真空,也帶來了新的焦慮。焦慮中的人羣,很容易結成“鋤奸隊”來達成新的秩序。



其實也是維護族羣利益的本能。

3、“人格一旦‘有污點’,那你就完蛋了”



我們也常常用道德僭越、道德泛化概括這個現象,即不分事由、不查事實、不辨事理,把道德問題看做是其它社會問題形成之源。

在傳統社會里,道德約束很多。在今天,也有不少回潮。

“別跟這個人談合作,他出過軌。”

“聽說你同學的媽媽當過小三?那你別跟這個同學交朋友啊。”

這樣的言論,熟悉嗎?



日本也在另一種程度上飽受道德泛化之苦。作家三島由紀夫對人們整天叫囂的那些公共道德非常反感。

他故意寫了本叫《不道德教育講座》

的書。寫的都是〈應當和陌生男人一起去酒吧〉、〈應當打從心底瞧不起老師〉、〈應當儘量說謊〉、〈應當利用貌美如花的妹妹〉……



三島就沒怎麼寫過“道德”的東西......

書裏,還把讀者來信摘出來,其中一篇《應當儘量多管閒事》裏面,就把一位讀者致信他的妻子,勸導她遠離三島這樣的“浪蕩子”,以及”不要和這種風流男子共度一生”,放了進去…….



針對“三觀審查”的現象,作家李海鵬寫了一段話,其中寫道:

"如果你不懂所有人都是可憐的,那麼你就什麼都不懂。那些指責包法利夫人的中國網民,就是不懂所有人都是可憐的人的人,就是什麼都不懂的人。……沒有這些,就不會有什麼文明。"



人活着,無論如何努力,都難免貧乏而狹隘。正是那些偉大的文藝作品,不斷把我們帶入他人的世界,帶入意外,帶入混沌,帶入不確定……

然後,讓我們對自己產生了疑問。

如果能度過去,我們就會更新自己,開更多的門和窗,見更遼闊的世界。

相關文章